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誰在國民教育中閹割香港?(張銳輝 陳景輝對談)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5-22 07:01 AM 編輯 公仔箱論壇& Q2 \8 f! k% P  m0 k/ m( K! r
5.39.217.76% ^0 z8 i' O/ j  c
誰在國民教育中閹割香港?(張銳輝 陳景輝對談)
# K9 X1 d+ m$ s! |5.39.217.76
+ s7 s& }) `2 l/ ytvb now,tvbnow,bttvb陳:陳景輝(社運人士) 張:張銳輝(中學通識教師) 李:李志榮(記者)
+ H; X6 c+ N7 E5.39.217.76

' j0 C% h% z( a0 t( T* g$ R公仔箱論壇
" r( E, ?2 c1 _5 V2 @tvb now,tvbnow,bttvb這是一個邏輯匱乏的世代,濫用司法程序的惡人先告狀,犯法的威脅要上街遊行反咬一口……當下一代更需要判斷能力,新推出的國民教育科框架卻刪去「批判」二字,難道反邏輯言論將蔓延下去?
! U* T' H* z/ _9 A
: g% ]3 P: I! J/ W7 K/ U
這框架暫未定案,教育界正秘密磋商。條文爭拗尚且擱置一旁,國民教育本質更應趁早釐清。今次請來兩位嘉賓,陳景輝和張銳輝。雙「輝」組合純為偶然,兩位的言論卻能互相輝映。陳景輝從反高鐵事件開始讓人認識,是八十後知識分子,亦是本地社運的年輕核心;張銳輝是中學通識教師,其中負責「今日中國」部分,每年都會帶領學生返中國大陸交流,上年考察團探訪許志永律師,回程後學生就許志永被逮捕一事,上書公開信《請用文明來說服我》予胡錦濤,此事成為各大報章頭條。陳景輝主力探討原則性問題,張銳輝則從經驗和教學環境出發,審視國民教育的優劣前景。文字整理:李志榮
$ L$ h5 |4 M+ C" ?3 e) Ptvb now,tvbnow,bttvb

- j* e  \7 L' d: C% Q4 G" R& N  A5.39.217.76一.Bad taste 國民教育讓品味淪陷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V0 k9 N2 S8 l! U

+ E( p) x: O/ F+ C; p% J3 Z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 j( q$ g( p) P, Y3 K
李:坊間反對國民教育建議的輿論,大部分都認為是變相洗腦教育,兩位對這個說法有何意見?tvb now,tvbnow,bttvb- Y+ ^7 c4 J) w8 S4 p2 q6 x$ m! K
公仔箱論壇7 \9 V% _9 F6 O2 Y, W/ n7 O* P
張:其實,在香港,教育大概不能洗學生的腦。因為香港資訊流通,除非一個人在這言論自由上做了手腳。公仔箱論壇7 p2 E! G& R% q& v9 V" ~+ g! Y
" x7 v6 r, D) H. \( ~, [
陳: 「洗腦」一詞,其實是侮辱國民教育。我認為,國民教育應該是「快樂教育」,不須硬塞,提起六四事件學生的絕食書,學生自然會被感動。為什麼要將之弄得這樣核突?君不見從來洗腦教育在香港都沒取過成功,那些填鴨式、不容其他見解的教育,學生總會忘記得一乾二淨。如果國民教育希望令學生心中建立一種「理想」的國民形象,首先,它一定能吸引學生眼球。山河大地、世間萬物很多都很漂亮,但前提是你要告訴學生,他們是可以選擇的。和談戀愛一樣,你不能要求別人愛上你。這樣的國民教育是很bad taste,它只會令傳授和接收的人品味淪陷。
6 B9 ]1 ~' L* P& l, M& g3 J& c, g7 Y
( m# a0 p, _& O* h- a( \6 b; Ntvb now,tvbnow,bttvb張:這些是明眼人都覺得戇居的做法,政府夾硬要學校做,老師不能不做,不能不badtaste,這會給學生很差的印象。這樣學生會認為,原來有權的人就能為所欲為,老師亦無可奈何。老師敷衍了事,虛應、犬儒、不講真心話,這會塑造了一個被動的國民素質。虛偽的教育油然而生。
5 j# `3 x* [! Y$ E3 {- o/ P% e0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 B5 x5 d4 ^8 k0 w' V)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二.偷換概念,製造倒模效果?0 q6 I* d$ R! x
5.39.217.76! E3 o2 ?1 B5 i3 `* C* S" c* `' G4 L# ~
李:當然,坊間亦有支持國民教育的意見,例如黃均瑜校長曾撰文道:「內地的制度和生活模式,有別於香港人所熟悉的西方模式,讓學生加深對中國模式的了解,也是理所當然的。」陳:香港明明是一個資訊流通的地方,我們對中國的認知就算不比內地居民多,至少也和他們一樣。因為有很多新聞只是香港才可以報道。政府要我們去認識國情,其實是要透過認識,產生對現今政權的認同。

3 P7 Z$ h2 {- y; {! D% S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6: c$ v  ]; F( t5 s. U
張:一向的論調也是這樣!所謂「認識國家」的「國家」,其實就是要在今天這樣的政治制度、人民現有的自由空間上的境況。而「理解國情」的「理解」,就是要接受現實,不要質疑,亦不得以其他制度來比較。如果我們作出質疑,就代表我們破壞遊戲規則,其潛台詞就是我們要做一個被動的國民,而非主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6 S3 d: o/ a& q5 J3 r9 \
tvb now,tvbnow,bttvb- `& B( Z9 z6 d( |( W% t2 `) `
陳:這個國情觀念是一個政治觀念,而不是認知觀念。他們說香港人對中國不滿,是因為對中國不認識。這令我想七十年代的國粹派。當時大陸很多人避難來到香港,因為大家都覺得內地情況不妥。但香港一些民族主義者仍覺得大陸不是其他人所說黑暗墮落,他們不斷組織大陸探訪團,參觀一些預先安排好的景點。這類操作在今天重現!
  Q2 x6 f7 C1 k
公仔箱論壇2 P- @0 C1 \3 Z* }$ O% A
最弔詭的是,我們似乎不能從七十年代的錯誤中學習。文革的路是錯的,但當時人們覺得只要宣傳社會主義文化大革命政權正面的一方,人們便會相信這美好的政權會帶來好的未來。當時的國粹派鼓吹以洗腦式的探訪、對話作國情教育方法,讓下一代覺得資本主義的美好都是假象,負面新聞是西方抹黑偉大祖國的陰謀。當然四人幫倒台後,所有社會主義的浪漫想像通通幻滅。錯過一次就不能再錯。
3 p3 H* m7 q& p' N5 ^tvb now,tvbnow,bttvb

4 }! o* `' o$ C( I8 x1 [4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李:我知道張老師每年都會帶領學生往中國參觀,但行程皆是學校自己設計。
" {+ Q; k2 s, p3 |公仔箱論壇

' e: Z0 B9 ]& Q8 g! q張:當學生到內地參觀,看見上訪者遇到制度上阻礙而申訴困難的情形,生活上不受保障的情況,然後回想在報章雜誌網絡資訊得到的印象,其巨大落差都會給學生帶來巨大震撼。當然,親身體驗國家發展的正面印象,也會為學生帶來同樣的巨大震撼。但問題是當學生看見這些負面印象,會否減低他們的認同感?事實是不會的。無可否認學生在看見所謂國家較立體的一面時,已經長大,早在小學初中教育他們已經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身份認同。所以,當學生看見內地的負面情況,不會抗拒,反而會有更深入的思考,研究自己能貢獻什麼?即是說,學生的身份認同不單沒有降低,更被提高。當然,這種反思就不是官方所希望學生走的一條路。tvb now,tvbnow,bttvb/ E9 Y. L. K, x+ R$ R% s

% y3 @; n9 Z- X, _1 y: O. _tvb now,tvbnow,bttvb陳:政府對「國民」定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國精神之間是有所矛盾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國精神「共和」,是指「政治是眾人的事業」。共和國的國民是自由的,國民的關係是平等的。在共和國裏,國民通過一種政治生活來實現我們的自由。這些東西都沒有在政府的指引內寫出來。  f  G, q8 V5 P

$ }' J$ R+ |% V, Y,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張:每個國家都有公民教育,正正是政府拿來偷換概念,每人都做,我們不得不做。但外國的國民教育都是由個人出發,了解不同人物的事迹,他們如何塑造今天的國家模樣,是一種由下而上的國民教育。但今天政府的做法,正是由上而下,由政府畫一個公民生活模樣,然後我們老師便跟着這模樣去教學生。0 C% n& N2 L$ m5 w- [3 \, ~: s. i; v7 n

6 D2 s. @7 e7 s# j, H: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三.圈定框框難以突破
# g  T  A. P9 S7 j* t: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_; U0 T# O) F% a
李:現在的國民教育有什麼問題?陳:我們會在政府的指引中發現,香港在國民教育中被閹割,香港的公共空間叫「社群」,這是很「小學雞」的。我們要學習的「公共生活」只包括學校裏要守規則,返工要守時,要遵守基本法。香港的公民生活被局限到辦公室和尊重基本法,但香港實在有他自己的公民傳統。由
1966 年天星小輪加價引起的暴動,七十年代的火紅時期,八十年代議會內爭取民主,1989年百萬人上街抗爭。至今天的保育發展、新界運動。這公民傳統在國民教育應該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4 B( W9 g3 e( x3 J  M, ]; H

# t% A3 [; v)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張:在國民教育裏淡化香港角色,其實正在逃避責任。我們在
2018 由自己選特首,香港市民的權責轉變得很厲害,但這個課程沒有為下一代做好準備。如果我們是負責任的中國公民,我們是否應該先着重香港的權責,然後將經驗帶回中國。
民教育為政治而設,香港的老師已習慣了這個情況。所以我們會偏向說山河大地,只有這個情況才能突破政治限制。
國.民.教育﹕我們不要粉飾的假愛國  中四學生陳金莉、王凱麗、謝曉雪5.39.217.763 z3 O5 @3 ~! p4 c6 }6 [
2 v2 s1 n. k# {2 d$ j7 D+ P
公仔箱論壇& |, v" m! G' z; ^0 P% ?
圍牆下的人都是可憐的,牆內的人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牆外的人也不知道牆內發生了什麼……
9 S2 S3 A+ x* }0 g  a%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a: r# i# P3 L5 v& r! ~公仔箱論壇增設「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在香港論壇社會上引起了不少的迴響,「洗腦論」?「課程重疊」?「健腦論」?「同化香港」?作為普通中學生的我們,既沒有資格投下決定性的一票,亦沒有機會坐在立法會據理力爭。我們還能怎樣?唯有發表我們的微言,抒泄我們的不忿。+ c" d4 h* t. I& N3 H' x

; N& g7 Q& P9 f, R- ]  [3 A( n我沒有三頭六臂% p$ h% S! f6 }3 n4 E" V* g  g/ o
新學制的課程已把我們壓得無力喘息,課後補習班已是家常便飯,六、七星期的暑假都已打了折。千萬分的抱歉,我們不是聖人,不是天才,也沒有過目不忘的超能力。我們連原本的課程也應付不了,更莫說再增添一科國民教育。而諮詢文件中提及「並非取代任何學科」,那不取代就代表可以重複?課程重重複複多此一舉!又何必呢?教授者與受教者的時鐘每天也只有24小時,要照顧一個花園的園丁照顧兩個花園,後果只有兩個,不是園丁積勞成疾,就是花園的花不再妍麗。
, P. g2 ~1 Z. N4 i8 K.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m7 D0 J6 R; r4 S0 }7 v
香港的通識教育科主張學生要有批判理性思考,不止站在自己國家城市中,而是以多角度的方式,從現今普世價值上思考。現在學生算已有自己的獨立思維,國民教育對正受通識教育的這一代學生尚且影響不大,那小學生呢?局長口口聲聲說這並不是「洗腦」,只是加強港人愛國的意識,但一個小小孩童能擁有新高中通識科訓練出來的批判思維嗎?恐怕有點難度,局長說這句話的時候應該是把手放在心口上的吧。國民教育難免為小學生預先設立一個立場,「愛國」的立場。
: ]7 Y: `+ N1 r: T/ L(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M. C7 B, R' ^, x; ~; d1 P- h
親愛的爺爺,我該是誰?
3 Z+ L0 G2 D# I! ?0 u4 @/ v. j那不知未來的香港會是何等光景?失去全方位思維的香港人會否高舉愛國的口號,抨擊覑外國人的好管閒事,理直氣壯地罵覑外國人插手干預中國內政的那班人是「小丑」的愛國人士?是把民主照下來,放在博物館展覽,抑或買回家「收藏」?我是誰?察顏觀色的偽君子,還是被抓去批鬥的智者?增設「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真是一個好的抉擇嗎?香港人要這樣的將來嗎?
4 d! v- [% g  J( v$ xtvb now,tvbnow,bttvb

) Z2 r4 q& Y, y2 [9 C) s, c3 Y& z公仔箱論壇現在才回歸不過十四年,這麼早便要開始想植入香港人的愛國意識,更令我們質疑中國在1997年對香港回歸時所作出「50年不變」的承諾,如今躲在哪兒?現在就想潛入香港人的自由思想中,未到五十年,或者我們已被以文字犯罪之名,從此「被」列入失蹤人口。
: j/ W( o, r' ~% L3 c5 |" Ltvb now,tvbnow,bttvb' K7 Y9 S! g, M0 g8 y9 y: z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旨在「引領學生探討國家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做出情理兼備的判斷」,我們最大的疑問是﹕為何不是使我們認識中國,從而決定自己是否認同國民的身份呢?還說什麼培養我們的多角度思維,如今卻自相矛盾。中國難道沒有信心在往後的日子裏得到港人真正的人心回歸和認同?泱泱大國竟然如此不信任自己的人民,為了同化香港這彈丸之地,甘願被冠上不義之名。
/ N5 t. C( R8 ]% _' m

' T& u4 [$ W. R2 s# t$ G' ntvb now,tvbnow,bttvb愛國不愛國?
! {) Q6 f' ]6 N1 l" b1 C! L% H香港人真的不愛國嗎?港大的2010民意調查反映,過半數香港人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我們愛國,愛中國的山河水秀,愛中國的風土人情,愛中國五千年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因為我們同是黑頭髮,黃皮膚的炎黃子孫。與其杞人憂天,借「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包裝自己,不如面鏡自省。
7 R* g' V" D- X' _( _5 `* ?
/ g# z' r7 w7 T( y' ^2 i5.39.217.76如今,改革開放了,但只在經濟、科技上,但民主的改革開放在哪裏?中國最原始用以傳達知識的文字,就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見到什麼,就勾勒什麼,從而發展為一種表意文字。若中國是一幅畫,人人都可以是畫家,但只有能兼顧國家國情的人才能在畫上揮筆。而那些民主追求者呢?他們不被賦予國家的那支畫筆,唯有用自己的鮮血,繪畫不見天日的冀望。中國民主仍是停滯不前,難道長城被下了蠱咒?中國永遠只能做披覑綢緞的市井,內裏不也是類同與緬甸。8 X* z- o( B$ {3 P% u) h' y+ R. u;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S" L# n4 _: r( t( r
恐怕黨中央如此急於提升香港人的國民身分認同,是因為香港人對追求民主自由的熱忱,將會是操控香港的一大絆腳石吧!香港是一向重視民主自由的國際都市,如今要這粒明珠自動放棄自己的光芒,簡直是癡人說夢。橡筋扯得愈緊,反彈力就愈強勁,這個基本常識還要人教嗎?
7 j5 W: Z9 \5 Y9 u#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A. H. \. l  U  n
「奉之彌繁,侵之愈急」。增設「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會否是「馴服」香港的第一步?若現在接受了「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會否把我們的思想自由雙手奉上?就像是一個正打開門的監獄,你自己走進去般自投羅網,然後使你一直困於牢籠中,沒有自由。這只會是中國那得寸進尺限制之淵的第一步,若這次接受了,相信將會是香港教育上重大的轉折點,永久地改變香港的教育,甚至歷史。
& O0 t) p; h6 M8 U5.39.217.76

- n. G% ]! Z( \. l%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把思想自由雙手奉上?$ _2 P, v# J3 {
我們理性地深愛覑這片國土,同時也不可自拔地愛戀覑這個小漁港的自由。自由是邁向民主的基石,連我們香港最珍貴也是僅剩的資產也沒有了,我們還有什麼?因為我們愛國,所以我們憤怒。因為我們眼中真正的國民教育,不是以提高港人國民素質做幌子,而是要國民全面地了解國家,正面的,讓大家一起保持,反面的讓大家知道,一起面對,改進,讓國家更加團結,那認同感將不需要特地國民教育,而會是由心的,民間的。但現在的國民教育,只是黨中央的政治手段。我們不要經過粉飾的假愛國,假自由的假諮詢報告,不要空有經濟華衣,缺乏內涵的次等祖國。有效率的官員們指摘我們說來說去也不過如是,為何不想想每個人都看到的問題全是空談嗎?
+ E; A4 X; U  i  V. h
5.39.217.76, h9 C! d1 v& c8 A6 n( l1 ~
把磚堆起來,是圍牆。
% \3 e* p& R+ }%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M  ^4 K; a9 D( l" F4 A5.39.217.76把拳頭湊在一起,是擊垮圍牆的力量。
$ ]8 v  d0 a5 d  d5.39.217.76

  j2 O  B2 K2 N2 d$ I無知?「小丑」?無知。「小丑」。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