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蘋論:香港須頂住內地政經社強勢壓境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5-18 08:49 AM 編輯 * Z. a, L/ I! ~8 H; o8 A9 q
公仔箱論壇( \% N: @7 L8 K& o
蘋論:香港須頂住內地政經社強勢壓境8 c, B9 @/ \8 C) D) V
) @, c' {8 ^; b! w" X9 F
日昨〈蘋論〉提出遏制內地客來港炒樓,有朋友認為儘管有新加坡和澳洲的先例,限制外來者買樓仍有違自由市場原則。從純理論去看,這意見是對的。只是今天香港面對的,不是過去東南亞富人來港炒樓,不是一些地方的資金尋出路,而是大陸畸形發展下,數以百萬計富起來一代,包括洗錢在內要走出去的問題。這需要特區政府除自由市場之外,多一層考慮。而不是甚麼事都不做,任由樓市受衝擊。
: o- f, A2 l  q. \&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9 {. t) }# a
樓市之外,另一個備受市民關注的問題,就是內地孕婦大量來港產子,這也同大陸與香港的發展不均衡有關。內地人尋求一個港人的身份,除了考慮子女未來教育與醫療的福利之外,更重要的,如內地《南方周末》所說,「是為了香港作為法治社會的安全感」,「為了逃避因為貪腐可能受到的懲罰」。但香港除了產科服務出現爆炸危機之外,每年平白多了好幾萬新生兒成為永久居民,也大大增加香港的福利負擔。對此,特區政府至今未見提出或表示考慮任何應付措施。經濟學者何濼生和雷鼎鳴認為,向內地來港孕婦開徵特別稅項的做法最直接可行。雷鼎鳴表示,嬰兒取得居港權,無異買了一份日後可以行使權利的認購期權,讓嬰兒得享香港福利,他估計居港權值數十萬元,建議向私家醫院徵特別稅,他強調這樣做不算干預本港自由市場。
$ M5 b9 X# ~. O7 S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o- p: G4 D5 e6 a/ n8 p
另有人建議修改《基本法》第 24條,取消給予所有在香港出生人士永久居留權的規定。談到修改《基本法》,許多人都擔心會開了先例,以後怕保不住一國兩制、高度自治。但過去中央屢次釋法,尤其是對《基本法》附件中關於改變選舉辦法的程序的釋法,其實已等同修改《基本法》。那麼,因應中港兩地情勢變化而修改24條又有甚麼大不了呢?
& A' ^, X6 D8 o4 I" `"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V" L) ?! \0 ?
全面審視香港回歸後的種種問題,除了中央直接插手干預香港民主進程之外,其他社會問題也大部份與「一國兩制」下內地與香港的關係有關。
03年的沙士,因特府不敢及時嚴厲檢查內地旅客而使疫情在香港擴大化。23條立法是在中央壓力下,特府要強制上馬而引發 50萬人大遊行。近如高鐵的不顧效益硬要推動導致80後青年的奮起,港珠澳大橋的環評司法覆核,無不源於香港要與內地接軌有關。大陸的經濟崛起及一小部份人暴發起來,不僅讓香港人見識了內地大款的暴發戶嘴臉,也帶來了零團費對香港旅遊業的扭曲。
& E3 N9 g. Y$ j& ~
公仔箱論壇2 ]+ o. V) N6 M9 g) x
特區政府面對中央和內地社會對香港的政治、經濟、民生的強勢壓迫力,不但沒有以《基本法》所賦予的權力去維護自主,或想法化解與紓緩內地壓力,反而採取刻意奉迎的態度。即如最近將「德育與國民教育」列入中小學必修課程,無疑是迎合中聯辦部長所提實行「要聽中央」的「國民教育」的做法。在內地政經社的壓力下,加上特區政府的配合甚至迎合,香港能否守住固有的價值觀?能否不會倒向內地權錢是尚的意識形態?是我們最感憂慮的事。

1 H9 x1 ~6 M; ^; |tvb now,tvbnow,bttvb

4 M  t' I$ t5 s5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因此,我們對新一屆特首的期待,不是得中央歡心的人物,也不是獲香港較多民意支持於一時的人士,更不是能提出一些零敲碎打發展願景的政客。以香港的處境,我們最需要的特首,是一個能固守香港利益和價值觀,能頂住內地排山倒海的政經社勢力和價值觀強勢壓境的人士。香港須與大陸有所區隔,而不是接軌。守住香港,其實是符合中國整體利益的,儘管中共高層未必有這樣的認識。
1

評分次數

  • aa00

遏制內地客來港炒樓刻不容緩  李怡
9 L' L- O( K+ i8 C8 Q1 |1 M9 {tvb now,tvbnow,bttvb3 I7 m6 Y3 W" C5 a

7 i, S4 }& \5 t公仔箱論壇特區政府上周公布,首季全港整體樓價按年上升 9%,今年 3月樓價更較1997年高位再高 3%。換句話說,現已達香港樓價最高時期,而且升勢不止。不要說一般上班族難以置業,中小企也因樓價租金的飆升而經營困難。樓價上升如脫韁野馬,已引發香港市民的集體焦慮。
% ]6 ~7 r# @* w6 v2 atvb now,tvbnow,bttvb香港約有一半市民自置居所。對於有屋階層來說,樓價是他們的部份身家,自然是望升不望跌。但對於無屋階層,特別是年輕上班族來說,目前樓價已成為他們永遠無法追逐的夢想,薪資上漲幅度遠遠不及,產生的絕望與憤怒自不待言。
+ b1 D# T1 k) s( F+ c公仔箱論壇
5.39.217.76# z, A3 f# j2 o; A
因此,最好的情況,是樓價平穩而輕微上升,使有屋無屋的人都可以放心。) e' F2 t+ W6 M

% w; x( d9 z6 E9 K' o  L港府先後「出招」壓抑樓價,但無助遏止上升勢頭。近年,重建居屋已成為熱門話題。上周六,行政會議成員兼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張炳良表示,增加土地供應不一定能壓抑樓價,當局應加強公營房屋供應,甚至考慮不同形式復建居屋。
# x6 q. D! [# S+ w8 ~/ D

) Q0 \) W; T7 U8 B- _! s2 T3 V* G, H5.39.217.76但也有人認為,居屋可能造成對自由經濟的干預,有「八萬五建屋計劃」的教訓,政府曾揚言「永遠不再建居屋」。此外,居屋從決定復建到入伙,需時數年。對於樓市的升勢,似乎遠水不救近火。港府去年推出「置安心」計劃,最快也要在 2014年才有 1,000個單位入伙,數量少而耗時久,也是救不了近火。& p  y  F. E6 c7 @) l& Q5 S4 r% C
公仔箱論壇) P& S+ k0 e& a9 ^; u
樓市的「近火」是甚麼?不斷飆升的底因是甚麼?許多人都已指出,主要是內地人來港炒樓,推高了樓價與樓市。張炳良日前指出,香港物業已成為「全國性市場」,可說一語中的。上月身為行會與立會成員的劉皇發說,「內地人來港買樓炒樓問題,如不及早制訂有效針對措施,相信不用多久,問題就到達臨界點。」又說,「多多供應都『頂唔順』內地市民無窮購買力
……樓房是港人必需品,不少地區都有限制外地人買樓措施。」

% }5 @# f$ ]" I3 v* m公仔箱論壇
5 u! E; |; E( Y& H5.39.217.76據業界資料,現時香港樓市交易,內地客佔
15%,一手樓更佔 40%至 50%,逾一億元的豪宅市場,內地客超過一半。高中低物業市場是環環相扣的,豪宅創新高帶動整體樓價。香港彈丸之地,卻要面對「全國性市場」,買家遠至內蒙鄂爾多斯。中國經濟發展貧富懸殊,但1%貪官、富二代和暴發戶,湧來香港買樓,香港人也吃不消。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z/ F( b1 G
tvb now,tvbnow,bttvb4 [: i- y6 [8 Y
內地人大批來港置業的原因,一來香港有穩定的法律保障;二來香港樓市不會受突如其來的政策衝擊,能保持上升態勢;三來為自己及家人尋一條出路,尤其是去年政府將房地產剔除於投資移民項目之前,共有
16,600宗資本投資移民申請;四來是將內地資金(尤其是貪款)抽離出境的最方便之路。香港受到的正是內地經濟畸型發展的衝擊。
tvb now,tvbnow,bttvb" e( Q( ]) t- ^3 }

( A0 Q2 O* c,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香港可以怎樣應付?港府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前主席楊汝萬多次呼籲港府應盡快研究限制內地人來港買樓。張炳良日前提出,可考慮限制非本地居民購入特定種類房屋。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李永達表示,可把豪宅和一般住宅市場分割,只准境外人士購買豪宅,以保障本地居民的住屋供應。張和李分別表示,對樓宇買賣施加限制,有新加坡和澳洲的先例,未見會影響其自由市場地位。也有人提出可仿效中央的買「一套房」和買「二套房」實施不同按揭成數的做法,以遏止炒風。另外,還有人提出要對非本地居民買屋抽以重稅。
tvb now,tvbnow,bttvb" h- ]6 U, v0 _) Z) `, S
& O3 u4 ^( S0 b2 M; ]
所有這些提議,都有執行上的技術困難,須仔細研究。亦要研究是否牴觸《基本法》,免引起司法訴訟。但無論如何,這是一國兩制之下,香港迫在眉睫的問題。但我們看到的是特區政府甚麼也不做,似乎擺出要讓下一屆政府來收拾局面的姿態。這種畸型政治生態產生的不負責任的畸型政府,難道就是香港人擺脫不了的宿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