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白領」與「被中產」 余杰- x# `0 ~4 T: W) T: `
; C* A( d$ d5 L- L9 ]- W9 S- H
最近,一份「新白領標準」在網上廣為流傳。這個標準指出,在今天的中國要成為白領,需要符合十個條件:月薪兩 萬以上;堅持健身和運動;至少有兩居室;有十五萬左右的代步車;有固定的朋友圈子;工作不局限於在辦公室完成,工作遠端化是未來趨勢;工作朝九晚五,有足夠的休閒時間;有獨特的娛樂方式;重視低碳生活;有鍾愛的時尚品牌。
. e1 C: v& Z; v1 l, k) D/ `) E5.39.217.76" _$ H4 p; a1 b9 V ?0 C7 s. r
這個標準讓很多年輕人的自尊心受到致命打擊。如今,在中國的大中城市工作的名 牌大學的畢業生,起薪僅僅三千到五千元;即便是薪酬比較優厚的外資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月收入也不過七八千元。這點收入,不僅被徵收重稅,而且還被飛漲的 物價吞噬了很大一部份。再加之上有老下有小,蝸居的房奴們,頭上可不止「三座大山」。看到這個可望而不可及的標準,很多網友不禁驚呼:以前認為自己是白 領,現在才知道自己是「偽白領」!
$ i, B- z! Y" w! |
- l" U8 j9 o1 q/ ?1 m; b" J公仔箱論壇然而,就在大家發現自己是「偽白領」的同時,又發現,就像全體中國人民無緣無故地「被代表」一樣,他們又「被中 產」了。弔詭的是,這個中產階級的定義不是來自於官方的喉舌,而是來自於貌似中立的亞洲開發銀行:亞洲開放銀行在近期出版的年度刊物《二○一○年亞太地區 關鍵指標》的特別章節「亞洲中產階級的崛起」中,對亞洲中產階層的定義為:每天消費在二美元至二十美元之間的人群。根據亞行報告提出的標準,就絕對數量而 言,中國的中產階層人數已達約八億多。這一資料迅速在中國的主流媒體上廣泛轉載,成為「大國崛起」的又一個「硬指標」。5.39.217.764 G5 K0 |0 R+ @, r# f+ N
5.39.217.764 Q# [0 r8 h. k7 d5 z! _
對此,不少人提出質疑:兩 美元,也就是十三元人民幣,在北京只能買到一份最普通的盒飯,一份盒飯難道能吃三頓嗎?在大中城市,每天消費兩美元,連維持溫飽都困難,談何「中產階 層」?那些撰寫這個報告的經濟學家,要麼是在象牙塔中搜腸刮肚才炮製出這樣一份有悖常識的報告來,要麼是刻意逢迎北京當局以換取座上賓的待遇而不惜睜着眼睛說瞎話。他們的學術良知何在?
* }, ?( h/ ?3 P# a0 R' ?5.39.217.76! ?6 i2 o* `9 A
如今的中國社會可謂危機四伏,一篇評論房地產大亨王石赴美的文章,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中國的「四大缺乏」:社會底層 缺乏尊嚴感,社會中層缺乏歸宿感,政治人物缺乏使命感,富裕階層缺乏安全感。「被中產」的「偽白領」們,日益沉淪為「蟻族」,連他們都對未來失去了信心, 連他們的幸福指數都跌到了及格線之下,這個社會的穩定又從何而來呢?公仔箱論壇$ ~+ B) B `4 i; x3 `0 w7 ]
3 ~2 U& R/ X# T!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