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1-6 08:03 AM 編輯 5.39.217.765 D( G( i+ g* f! s- e.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r7 P( w' @' a7 P: z* v6 r
新老年法載不動「空巢」許多愁 李松林公仔箱論壇% E. D. ?. Y* B+ @
: e' O2 f4 `* Z: Z我國一些家庭子女由於工作、學習、結婚等原因離家後,獨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婦無人照料,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障。最近,新修訂的老年法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規定,「家庭成員不得在精神上忽視、孤立老年人」,特別強調「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人,要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
" c) k5 b2 D*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人」。(1月5日《山東商報》)
% I) r. q, q0 _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P* d E" V- V
我國現有老年人約1.67億,其中有一半老年人過著「空巢」生活。在中央政府提倡「以德治國」,構建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那個被稱作「空巢」老年人的群體卻在社會的一角獨奏一曲沉重的訊號。
5 N$ j3 H: u6 X2 h# }3 p+ C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9 c5 O- D3 s- K8 J* J" Q9 p& o I! {
幾年前的春節聯歡晚會,一曲《常回家看看》扣動了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心靈。伴隨著時光的悄然流逝,我國社會老齡化愈發明顯。與此同時,一些家庭子女因為工作、學習、結婚等原因不得已離家,孩子越走遠越少回家,老人就越孤獨。如此循環發展,「空巢」終於成為壓彎我們社會文明傳統的「最後一根稻草」。
- P$ u. F' _6 h5.39.217.761 C! Y! k+ C( P& s( M
新修訂的老年法通過細化明文,鼓勵家庭兒女「常回家看看」,規定「以後子女不「經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訴諸法律」,這顯然是出自一片好心好意。一方面,它通過法律權威迫使一些「不常回家看看」的子女能夠有機會回家照料老人;另一方面,也正是通過法律效力維護並保障了老人「免受恐懼和孤獨」的權益。5.39.217.767 w9 v" i* Y4 i+ H9 M2 V; R
% ~+ }# m% y" d6 y; G% \公仔箱論壇不過,新老年法的高調亮相似乎並未博得輿論太多贊同。一些網友更是借機大發牢騷,大吐苦水。的確,在這個環環相扣的制度土壤裏,縱然新老年法具有其不小的進步意義,也會因為其他制度因素的「不給力」,最終載不動「空巢」許多愁。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M' L- l7 p;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Q; } V$ l, c+ `* ] \
首先,是否回家看望老人終究只是個道德問題,該不該成為法律明文值得商榷。「道德層面的事上升到法律了——感覺很沒勁!」、「沒有意義。如果孝順的,不用強制也會回家;反之,就算通過法律強制回家去了,也只會與老人磕磕絆絆,倒不如眼不見為淨。」是的,回不回家看望老人,隔多長時間回家看望一次都只是個個人覺悟和道德認識層面的問題。孟子曾有言,「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事親」就是要照料父母,常回家看看。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更是人之為人的一個基準點。公仔箱論壇9 H" ?" C0 ], g3 e! T. _3 G
2 ~, q5 L7 o$ _; e T3 M! Y# ~, U其次,很多網友大吐苦水「不是不回家看老人,根本是沒有時間回去」、「老闆總愛加班不放假,我也沒辦法啊」。我們這個社會,經濟總在保持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有意思的卻是人們的幸福指數卻在某種程度上呈現出下降趨勢。
8 p" ~$ E) d" [" t" t9 Z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 [/ U& B6 P* L: | {! ^" R
工作壓力大,生活成本高,放鬆時間少使一些年輕人變成「盲目奔跑的犀牛」,這也加劇了老年人的「空巢」效應。鑒於此,筆者提示,國家在出台新老年法強調家庭子女「常回家看看」的同時,要注意擬定完善季度探親假。通過設立完善季度探親假,一方面給子女看望父母的時間,另一方面也有利於保障年輕人和老年人的權益。
; E7 ^/ c; ~3 S1 [6 T公仔箱論壇
0 Z. n* E% a6 M- M3 s" D5.39.217.76其三,新老年法明文規定子女「常回家看看」究竟能有多大效應值得觀察。「中國式教育」中的家庭教育從來都是推崇對孩子行為的無限忍耐與溺愛。面對「可以訴諸法律」的規定,又有多少老年人願意將自己的兒女一紙訴狀告上法庭呢?恐怕更多的老年人最終還是一聲嘆息:忙,都忙!
9 L* K$ F5 V: Q1 \ \: N5 ?; M) K
/ O3 s0 l+ r" H; G7 c1 M/ m3 H& J5.39.217.76總之,「威武」的新老年法終究載不動「空巢」許多愁。甚至可以料想,如果沒有配套的制度措施,新老年法最終很可能淪為「紙上談兵」、「一枝獨秀」。我想,面對那些不願回家、不常回家看望老人的兒女,除了對他們加強親情宣傳和教育之外,我們更應該反思的問題是:究竟是什麼捆縛了他們回家的腳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