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文治與中國憲政——讀蕭建生《中國文明的反思》 陳雲
宋朝文治與中國憲政——讀蕭建生《中國文明的反思》 陳雲' t( U# X. U! y* M, x
' g! H+ C( I( S$ N1 g香港俗人喜歡趕風潮。本年十一月,動畫版的《清明上河圖》在機場博覽館展覽了三個星 期,觀眾接近一百萬人。張擇端的民俗風情畫,忽然成了中國最高的藝術精品,定名為「智慧的長河——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風俗畫的境界不高,然而論到景物的佈局和定位,《清明上河圖》也有精巧之處。宋朝的畫師將景物定格,在畫卷上羅列,達致視野流轉和視覺均衡,然而這些卻被動畫版取消了。人物從關口 行到城內,後面的空間卻無事物補充,形成難堪的空白或凌亂。5.39.217.76: w, ?8 D& P1 ]" c% |5 d
8 z4 l0 b! N' ~5 r宋朝勝於唐朝公仔箱論壇$ ^5 d- C! V& S) L w" O" C. V' J
假若真的要動畫化,必須將跨媒體的呈現形式重新 思考,將動態的景物重新佈局,這需要的不是一隊動畫製作人員,而是十幾個張擇端。在當今大陸,即使是出一個風俗畫師,也是不可能的事。《清明上河圖》的動畫版也不是戲擬(parody),戲擬是有幽默感和諷刺意義的——例如在城內加幾家現代超市和地產經紀行,動畫版只是burlesque,惹笑的滑稽表演 而已。宋朝的精緻風情畫,在今日變成滑稽表演,是中國文明的悲歌。
) H; b! ]+ m8 v, D! G
0 x2 O7 R- h$ v$ X* F/ j文化品味是政治開門、經濟繁榮、思想自由和道德氣節支撐起來的。文化品味是判斷一個朝代是否盛世的最高標準。中國文明的頂峰是宋朝而不是唐朝,史學家陳寅恪如此判斷。唐朝承六朝之亂,仍是中國文明的中興期,不是全盛期。盛唐有科舉,但門閥、世族和武將藩鎮仍在,典 章制度仍不穩固,文治武功只是曇花一現,頃刻之間,便是藩鎮混亂和朝臣與外戚傾軋。初唐仍有些名臣,往後的士人很多是追逐私利的。宋朝雖然武功積弱,但士人之氣自始至終都是旺盛的,即使蒙古蠻夷滅宋之時,丞相文天祥寧死不降,陸秀夫背負宋帝在崖山投海自盡,隨宋帝跳海自殺、不受蒙古屈辱的軍民,有十萬之數,令蒙古大軍肅然起敬。蕭建生的《中國文明的反思》,記述了這一幕。明朝出了許多吳三桂,宋朝卻是個沒有漢奸的朝代。
$ [/ R/ O3 E1 j1 a) f4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 w2 B$ H0 L K
共和政治的萌芽
8 {3 {( i+ J( u4 l9 [( [3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蕭書的第五章,「古代中國文明的頂峰——宋朝文明的偉大與消亡」,值得細讀。. X4 J, `$ j5 g6 H0 G. D$ L% a& U
1 f) T8 f) F" r0 {9 K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我 們認識的宋朝,是《七俠五義》、《包公案》裏包公不畏強權、高舉正義的宋仁宗盛世,也有《水滸傳》描寫的宋徽宗的衰世。然而,由於《水滸傳》流行,宋徽宗的衰世便成了宋朝的共同記憶。然而,包公的宋朝盛世,足可稱道。宋太祖奪了後周柴氏的天下,立了誓約,後代登位之時,必須到此誓碑背誦其內容﹕ 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而且「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即使是單方面的誓約,也約束了皇權。宋朝以文官治國,皇帝不得私自下旨,詔令必須得到宰相副署,宰相甚至可以過問帝王家事。宋太祖建德二年,恰遇三位宰相相繼退休,趙匡胤想委任趙普為相,但無現任宰相副署,只好召開會議處理。朝臣建議效法唐代甘 露事變之後宰相去世而必須臨時委任宰相的案例,由宰相之下的尚書副署,以便委任宰相。太祖認為不可。再次會議之後,決定用開封府尹副署,即是類似用首都市長副署的方法,解決此行政危機。蕭建生認為,宋朝中國已有了的共和政治的初階。公仔箱論壇' V9 [6 g( n* T' K
: B( Z9 M0 }0 Y$ g5 \5.39.217.76宋朝開始燒煤及以煤煉鐵,鼓勵商業,以營利稅收充實政費, 因此可以增加進士的名額,官俸也極高,寒門子弟如歐陽修、范仲淹出士,生活富裕,可以人格獨立,不像唐朝的卑微,必須投靠世族。北宋的皇帝仁厚,官員上書論政或彈劾朝臣,從未受罰。士人互相砥礪氣節,即使結黨而爭,也是為了政策意見和天下利益而爭,並非為了私人利益,王安石、蘇東坡和司馬光之間黨爭,並不 影響官員之間的君子情誼,落台者頂多是貶官和流放,不會遭受迫害。唐代的牛李黨爭,比諸宋朝,不可同日而語。5.39.217.76, ^5 b* I% ~3 d0 U* ^2 C, S
1 g0 T/ P2 `/ }, E0 ^( R8 u$ I) Itvb now,tvbnow,bttvb唐宋八大家之中,宋人佔了六位;四大發明之中,有三項出自宋朝。然而,宋朝的文治、仁政和黨派共和並不牢固,皇室的私自誓約也不及英國同期的《大憲章》一般,有約束力。《大憲章》是貴族與皇帝之間的盟約,約束君權,是近代憲政的開端。
) M( `+ C.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9 f# u i2 U) \) s0 g5.39.217.76長期抗衡,催生憲政公仔箱論壇8 A* _: F1 `: c' a
蕭 建生在書首高舉聯合國的《人權宣言》,以此來衡量中國文明,是無謂之舉。他寫宋朝的帝王誓約與英國的《大憲章》的比較,反而要着力一些。以我的讀史經驗而言,中國的大問題,在於憲政無從建立,大一統來得太急躁,摧毁了多元抗衡的力量。唐朝的盛世,是由於有漢末魏晉及南北朝的長期分裂所形成的地方藩鎮及京城 世族的制衡,使得皇權受到約束,人才可以多出。宋朝的盛世也是承接五代十國的長期分裂而形成的多元制衡。然而,此種制衡由於缺乏憲政的保障,大一統之後,即使帝王自我約束權力,世族也慢慢被皇權吸納,經歷五六位帝王之後,便落入頑愚帝王和腐敗朝臣之手——例如宋徽宗及童貫、蔡京一類的朝臣。
5 y/ V r0 W- c5 V公仔箱論壇4 ^/ G1 e$ r v
近 代中國之大患,也是滿清覆亡之後,分裂的時間太短,地方自治、軍閥割據和南北對峙的局面由於日本侵華、蘇聯干預而過早結束,不能形成長期的多元勢力抗衡,無法立下盟約以互相約束權力,從而開啟憲政。清亡之後,過早來臨的大一統,不論是統一於皇權或革命黨,於憲政之建設,大大不利。故此,觀察近年大陸地方勢 力因爭奪利益而彼此對立,甚至有時抗拒北京政令,即使是混亂而失序,反而是憲政誕生的契機。不是撥亂反正,而是歸亂而入正,此等黃老政術,不是普通人可以明白的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 u/ q D) R: W
5.39.217.761 ]0 a+ q# [2 n- }' p7 |1 _
公仔箱論壇; V1 O8 S! [2 Q8 w. e
5 `* {2 A- v, \0 ` j" i& r# d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M2 s% F; _/ |0 z# F) A9 q! P4 z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