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滅村運動的必然性 張華
3 k) `* I8 @5 r4 E* {) o/ Q. s, F [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P; f( z6 x2 r$ H. Z2 V4 V& k' a
河北、山東、重慶、陝西等二十多個省市的滅村毀村運動,令數以百萬、甚至千萬農民,拿着微不足道的賠償而被迫遷入城市,又或搬入那些「新社區」。出現大規模的農民「被上樓」,源於中央一項新的土地政策。負責管理全國土地的國土資源部,兩年前頒佈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管理辦法》,至今已容許十九個省市做試點。這個《增減掛鈎》辦法,簡言之就是,城市若想增加土地供應,須在同區內增加相應的農田面積。
2 A$ W. U1 D2 s' O4 R: [/ l
: ~) N" }. `& \土地現已成為地方政府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去年全國賣地收入多達一萬五千億元,今年已突破此數,而城市地價是鄉郊的幾十倍,對地方政府而言,增加城市土地供應的誘因很大。不過,城市土地供應受制於兩大因素,其一,城市本身的空置土地有限;其二,中央定下各城市用地指標,每年最多只能推出某個面積的土地,用作發展住宅、商業大廈等。
( Q$ f. h% _! Y% p4 utvb now,tvbnow,bttvb
) r" c4 F$ Y1 y4 [+ u1 k5 ptvb now,tvbnow,bttvb對於第一個因素,地方政府尚可把市區內的工廠、醫院、大學、車站、公園等,搬到市郊,又或以舊城改造之名,強迫居民搬走,空出的土地就可拍賣。至於第二個因素,則是地方政府「緊箍咒」,而《增減掛鈎》辦法就為他們解咒。只要增加農田面積,就意味着增加城市土地供應,庫房收入會大增。有錢了,地方幹部就可推出更多偉大項目,刺激當地經濟,造就一項項政績,成為升官本錢,更何況透過這些項目,官員及其家屬還可上下其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K, w* C- o1 j2 Z- U4 N
! \' ] ~9 j. m% a如何增加農田面積呢?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將農村鏟平,整理後恢復為農田,村民則搬入城市,又或集中在新建的社區。由於村屋佔地較多,除了起居的宅院,還有放置農具、農作物及飼養牲畜的農舍。相反,農民「被上樓」後人均佔地面積大減。山東諸城市估計,將七十萬農民集中居住,也就是滅村復墾後,可令城市增加八萬畝土地供應;河北省消滅七千五百條村莊後,估計可新增五十萬畝城市建設用地。即使每畝城市土地的地價為十萬元,也分別為地方政府進賬八十億元和五百億元。這種一本萬利生意,任誰都做!
$ S& r0 e+ U9 g/ T. S5 @4 l1 B5.39.217.76
( b v# J0 R# n; r' q7 ~tvb now,tvbnow,bttvb就這樣,一場全面性滅村運動,正如火如荼進行。這可是對中華民族毀根滅源的事呀!如果農村被毀,對中國傳統社會的摧殘,比中共建政及文革尤有過之!(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8 x% d% f5 c0 D
" H, ?5 W8 Q% [ W) vtvb now,tvbnow,bttv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