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11-1 07:50 AM 編輯 5.39.217.762 b0 G! n6 B m' S" p$ X
+ \# y, @7 b# \. T) b; E5.39.217.76蘋論:特區政府為何阻人參選
3 _+ w# i. H' x7 E/ q8 \7 j5.39.217.761 i, v+ y/ e/ B) u ~
香港政制好不容易才打破僵持多年的局面,可以不再原地踏步,可以開始朝雙普選的目標邁進。誰知道特區政府在籌備本地立法時又橫生枝節,定出新的障礙及過高的門檻,妨礙政制的真正開放。若果不從速作出調整,激烈對立對抗的情況將會再次出現,令政制民主化的步伐更不好走。
1 L3 P6 j) b5 o2 W% K6 g$ i N" l
' V n P+ _. b0 j5.39.217.76幾個月前勉強獲得立法會通過的政改方案絕不是一個最理想的方案,沒有解決現存政制內的特權情況,沒有消除少數人特別是工商界擁有政治特權及優勢的問題。有關方案主要的作用是擴大參與,令政制更開放,令政制不再一面倒向工商界傾斜。可以說,二○一二政改方案的最重要原則就是盡可能減少參政的障礙,盡可能擴大市民的參與,落實方案的本地立法也應當貫徹這樣的原則。5.39.217.767 B4 v: T# N6 |2 w
& M% t6 i8 f0 j; f只可惜特區政府提出的立法建議卻跟這個原則不相符,甚至有點背道而馳。就以五個新增的超級區議會議席為例,政府規定候選人必須是現任民選區議員,並需要有至少十五名區議員提名才能參選。但是,這樣的規定既削弱了市民的選擇,也對細小的政黨及獨立人士不利。應該看到,所謂超級區議會議席其實是變相直選,是由全港三百二十萬選民決定的議席,是體現開放及參與的新議席。要體現開放及參與的原則,政府根本不應受過往小圈子選舉定下的成規限制,而應當盡力打破不必要的框框,讓更多人包括非現任區議員參選。這樣做不但可提升新增超級區議會議席的參與程度及認受性,還能洗脫它們是區議員禁臠的形象。
# q9 E5 v, @- z: L6 N4 ]/ ntvb now,tvbnow,bttvb6 U; N, w& X( e" @
而且,放寬參選資格可以提升候選人的質素。現任區議員無疑熟悉區議會及地區的需要,但不少政黨的重量級人物、地區工作人士、前區議員、有公眾知名度的人物對地區民情民意同樣有深入的了解。若果能讓他們參選,候選人的質素及陣容肯定會提升壯大,選舉氣氛將會更熾熱,選民的興趣及投票意欲也會增加。這對民主選舉而言可說有百利而無一害。 c% y7 w: D# N0 o8 y! u/ R
tvb now,tvbnow,bttvb/ k5 e6 G6 B- t. C4 ], n
此外,要求十五個區議員提名也是沒有必要及過嚴的。不少新成立或規模較小的政黨由於地區工作時間短,擁有的區議員數目不多,政府的規定將會大大削弱他們參與的機會,令他們望議席興嘆!獨立區議員的情況更糟。要在本區爭取幾個提名已不容易,要湊夠十五個提名更需要跨過幾個甚至大部份地區,難度肯定超乎想像。若果不把門檻降低,大部份獨立區議員將被摒諸門外,無法參選。這顯然不符合擴大參與及開放的原則。
4 W2 W+ U& ~# s公仔箱論壇3 M& M* J0 f7 ^$ @
更何況各政黨都支持放寬參選的規限,例如只要求十個區議員提名就能參選,以鼓勵均衡及多元參與。既然有份落場參選的政團都希望放寬規定,人人有份參加,特區政府有甚麼需要橫加阻撓,定下過嚴過苛的規定呢?公仔箱論壇+ v; V4 R8 E; O! X! @; ]1 q
也許政府擔心放寬規定會令太多不同人參選,一方面冲淡跟區議會的聯繫,另一方面則令選情混亂。我們認為這樣的憂慮只是杞人憂天。新增的超級區議會議席本來就是變相直選,自然該像直選那樣容許不同背景的人參與。至於參選人數多也不是甚麼難題,香港選民已有相當豐富的選舉經驗,完全有能力從眾多候選人中挑出有能力、有操守、有承擔的代表,不會因人多眼亂而選錯人。公仔箱論壇3 C) i( j* }% N% S7 X% l7 y
1 g$ k5 r- P8 x( ^3 a* _+ N5.39.217.76特區政府還是不要再三心兩意,限這限那好了,盡快放寬參選規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