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h9 ]7 ?# s5 E% e
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中國人民銀行等決策部門都接連警示通脹壓力。儘管9月份CPI漲3.6%,但有專家認為,10月份物價漲幅會更高。
6 l4 q& H- E+ @$ S9 w2 V5.39.217.76圖:有人聽說食用油還會漲價,趕緊先買幾桶 新華社
4 t) ]5 \3 E/ A8 x; v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中國人民銀行等決策部門都接連警示通脹壓力。在國務院強調下階段要「繼續採取措施穩定市場價格」的同時,央行的《三季度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報告》也強調「要對物價的上升壓力保持警惕。」儘管9月份CPI漲3.6%,但有專家認為,10月份物價漲幅會更高。不過,針對未來一段時期的物價走勢,市場判斷仍未一致。【本報記者扈亮北京二十八日電】 & P$ Y9 q* [' B4 I2 L
國務院明確提出,下一階段要「抓好居民生活必需品,特別是??菜籃子??生產和市場供應,加強產運銷銜接服務。」國務院還將「大力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從嚴懲處囤積居奇、串通漲價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加強對重要商品供求價格信息發布工作,有效引導社會預期。」在國務院全力部署穩定國內市場的情況下,央行仍對下一階段可能導致物價上漲的多重因素表示憂慮:主要經濟體進一步實施定量寬鬆貨幣政策,當前國內貨幣信貸環境仍較為寬鬆,明年糧價存在較大上漲壓力,以及收入分配和資源價格改革的影響,未來物價上漲的壓力仍不容忽視。
# ^! h' \& V: X, t( J( d. s9 D5.39.217.76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目前「通脹預期仍比較高。」相似困境仍可應對 公仔箱論壇) Y9 [( {8 A' H2 s# O p/ y" d' M3 L
雖然央行要對物價上升的壓力保持警惕,但也有專家對物價走勢較為樂觀。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鄭超愚教授對大公報表示,雖然目前有一些因素會對物價上漲造成一定程度的壓力,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次貸危機前,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價格創歷史高點之際,國內的物價漲幅依然在可控範圍內。 ) I* i8 r5 L* n: J/ Y& @4 g
他解釋說,觀察物價走勢可以發現,PPI漲幅高於CPI漲幅,而原材料、燃料購進價格又高於PPI價格漲幅。可以看出,最終物價漲幅並不會完全傳遞到消費終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依靠生產率的提高緩解了物價上漲的壓力。目前面臨的是和次貸危機前相似的情況,通過提高生產效率,相信物價漲幅仍會在可控範圍內。 , S1 ?% A% ^% G3 ~% i/ x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認為,雖然9月份CPI同比創23個月以來新高,且近期物價仍存在短期輸入性通脹壓力和食品通脹壓力,但隨著災害性天氣、產出缺口和工業品供給等多重通脹決定因素影響逐步減弱,年內通脹壓力或已見頂,第四季度CPI將平緩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