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 新闻分析:地震多了,还是我们更加敏感了?
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 新闻分析:地震多了,还是我们更加敏感了? 新华社记者杨骏 任海军 高原 虽然中外地震专家近来纷纷表示,全球地震震级和频率等仍属正常范畴,全球各地地震消息却似乎层出不穷。日本东北地区、印尼海域、新西兰南岛等地近日又分别发生较大地震。专家的说法与民众的感受有出入,这是为什么呢? 对此,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的各界专家都提到了一点——敏感度。他们认为,海地和智利两场强震让人们心有余悸,大大提升了人们对地震新闻的敏感度,世界各地的地震消息因此更多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然而地震真的增多了么? 说起来或许会吓你一跳。事实上,没有被媒体报道的地震更多。就拿这几天来说,智利、日本东北地区、印尼海域、新西兰南岛、缅甸中部地震受到关注,它们的震级均在里氏5级以上。但美国地质勘探局截至格林尼治时间13日的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一周里全球共发生地震265次,其中里氏5级及以上地震就达69次。也就是说,人们这几天所知道的地震属于“凤毛麟角”。 “全球其实一直在持续发生地震,有时全球不同地区会在短期内发生多起地震,”美国夏威夷大学地震专家本杰明·布鲁克斯说。他认为,多数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因此很少有人关注。 不过,至于全球是否已进入新一轮地震多发期,大多数接受采访的中外地震专家认为,仍需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现在还难以定论。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地震、火山和防灾研究中心专家鹭谷威说,就里氏6.5级以上的较大地震来说,每年全球都会发生数十次,因此近期此类地震虽然偏多,但在统计学上并不能认为是有意义的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