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失獎不足惜 最怕港府太短視6 ~5 j% A( p4 g% D. ~/ p3 E& J
3 F/ v2 v# P3 a0 M5 Q
在掌聲和淚水交織之下,里約奧運終於來到尾聲,國家金牌運動員亦將於下周六訪港,市民翹首以盼。但說到最激勵人心的一幕,肯定非「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奮戰至最後一刻莫屬,儘管未能衝擊獎牌,但她的打不死精神,毫無疑問是香港人心目中的最佳運動員。tvb now,tvbnow,bttvb: d& j" \' y2 O ^/ c
* s3 Y( l! O7 Y; b李慧詩在今屆奧運先後出戰競輪賽和爭先賽,可惜出師不利,在最有機會問鼎獎牌的競輪賽「炒車」,而且傷勢不輕,但她很快收拾心情,即使明知出線無望,依然堅持完成賽事。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在爭先賽再次碰上連累她炒車的澳洲車手,但她不計前嫌,發揮實力勇挫對方,賽後二人手拉手一幕,更為君子之爭作出完美演繹。儘管在爭先賽八強遇上實力強勁的德國車手,最終無緣晉級,但她強忍傷痛奮戰至最後一秒鐘,雖敗猶榮。tvb now,tvbnow,bttvb6 b+ N; b+ {. Z
' y, Z" F7 I8 K& ^ p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李慧詩每一場賽事,每一個舉動,都牽動全港七百萬人的心,大家為她吶喊,為她流淚,更為她永不言敗的香港精神所折服,證明運動確實有振奮人心、團結社會的巨大力量。事實上,人們不止為李慧詩喝采,所有有份比賽或仍在默默耕耘的香港運動員,一樣值得市民的支持和愛戴,「香港運動員不是垃圾」,再次在這些努力不懈的健兒們身上得到印證。
5 o. Y! p% V$ Y( C5 M# Xtvb now,tvbnow,bttvb/ V/ v/ ~& p1 W7 X& z ?
場內一分鐘,場外十年功。由李麗珊到黃金寶再到李慧詩,香港運動員走的路並不平坦,許多時是顧得了訓練,顧不了生活;顧得了比賽,顧不了前途,別說無法望內地「舉國體制」之項背,就連要保住精英運動員的資格也不容易。胡兆康去年奪得保齡球世界盃冠軍,被香港保齡球總會主席形容為「救世主」,絕非誇張,由於保齡球並非奧運賽事,若不能爭取國際佳績,就會連有限的資助也被取消。見微知著,香港運動員壓力之大,箇中之辛酸,簡直不足為外人道。
, a# o$ `! U1 f7 p0 }0 xtvb now,tvbnow,bttvb
' S* d7 X5 q. D( o* M2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無可否認,香港是高度商業化城市,體育水平難跟其他國家相提並論,資源也不可能完全集中在體育上。然而不管怎麼說,沒有政府支持,發展體育始終事倍功半。其實,香港老對手新加坡也是近十多年才大力發展體育,而且同樣以精英化、盛事化和普及化為目標,但高下在於新加坡政府嚴格落實計劃,並且有統一部門負責青少年培訓。反觀港府鼠目寸光,口惠而實不至,不僅沒有青訓可言,就連一個單車訓練場也拖了十多年才建成,而啟德體育城至今仍是爛地一塊。可以看到,新加坡金牌泳將史高寧在奧運場上擊倒巨人,絕非偶然,而是新加坡政府苦心經營的成果。
% N4 A+ x! I, F; O! T2 \!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G" `% r" T& }- l# H: w- W, c
隨着國家金牌運動員訪港在即,不難想像港府高官又會撲出來誇誇其談,沾沾喜氣,但熱潮過後,一切依舊。香港從來不缺出色的運動員,缺的是有遠見、有承擔的政府。可惜港府高官眼中只有錢,視體育為「沒有經濟貢獻」,要打破體育不受重視的宿命,談何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