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按美國經驗發展
, N5 Z6 l: m7 R4 I, c: `3 i5.39.217.76/ `2 i' L6 n1 y6 ?0 F9 y+ E
在內地討論政府的財金政策時,得到的印象是官員多以美國經驗作參考。其中並沒有對經濟的循環周期有所考慮,仍然是追求中國經濟的金融化、自由化。
- L; K1 A" w* [" [' X Q" t
! V" J. e7 `! v% ]* C, Y; Y$ u7 ytvb now,tvbnow,bttvb二○○八年美國金融危機中,華府的舉措並不按教科書的傳統做法,當時聯邦儲備局主席提出的對策反映着他對西方上世紀三十年代大衰退的研究。稍懂資本主義發展歷史的都知道,整部歷史是建基在持續的經濟周期變化,而三十年代的大衰退是跟隨着一八七○年之後的金融化與自由化。上世紀七十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逐步瓦解到九十年代金融化與自由化的大發展過程,似乎與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的大周期相近,此所以二○○八年的金融危機往往被拿來與一九二九年相比。不過美國的兩次應對卻背道而馳,因此使○八年危機產生的矛盾未能紓解,更因貨幣擴張而延續並擴大起來,亦由此產生一個重大的問題。上世紀三十年代般的大衰退在○八年後未有爆發出來,但危機依然未消減,經濟的失衡肯定會壓抑經濟增長,甚至會再觸發出連串危機。; ~& h( X6 K" E+ z
3 Y! E8 _ P9 N+ |- Z因此,中國當前面對的不是資本主義安穩的擴張期,而是危機重重。也因為如此,中國對外需考慮國際金融危機和經濟大周期下行的風險,對內則需研究是否仍繼續依美國的金融化和自由化經驗來走中國的金融與經濟發展之路呢。
: q' D8 ^ R6 E0 {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4 ~, d1 I, ?+ J: s
中國的復興與西方經濟大周期下行、美國霸權衰落相連,已經不是西方傳統經濟學的預期,更不能依教科書的考慮來定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