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美洲] 醫生指華人避談 確診時病情已加重

 ,  描述: 加拿大新聞
醫生指華人避談 確診時病情已加重
' y* l8 U3 b0 M/ p, B%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A% j/ G2 U5 B+ Z

! [- w! k5 v1 w( A4 l4 T1 h* h% w% |

; \2 V3 Y, ?2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家庭醫生郭詠觀表示,華人談精神健康問題仍然是禁忌,未必主動求醫。有不少病人見醫生時,只為治理身體的不適,臨走前仍有些猶豫,經詳談後才發現精神健康出現問題。但有些人並不察覺自己患有精神健康問題,反而投訴家人生病,其後確診時,已是較為嚴重的病情。
; Y( U2 Y3 V- g5.39.217.76公仔箱論壇1 ], M; W7 x7 Z0 _
郭詠觀指出,任何年齡的人士均有機會患上精神健康疾病,如年輕人因為學業或尋找工作、成人因工作或家庭壓力,甚至長者會有抑鬱的情況。通常家人較容易察覺得到,例如病人出現失眠一段日子,或情緒變化如突然脾氣爆燥;或情緒波動,由悶悶不樂至極亢奮;嚴重的會出現幻覺、幻聽或妄想等症狀。
5.39.217.76& v8 g- i2 l* n
, S! A$ u7 j  I: k
「現今不少藥物副作用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4 a# f5 t& r5 Y; L6 m

0 m- x1 P1 {+ C  {7 g9 T) R: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他稱,有些病人受精神困擾一段時間才看醫生,只要願意接受適當的治療,便更容易早日康復。, y- {6 b2 t% O1 h) c1 e( |; s

0 [2 i% l, v" w6 w; O% U; {
有時病人未必承認自己患病,需要醫生耐心輔導,或處方基本藥物控制病情,跟進病情是否有惡化迹象。

) I) g' ]  K, A* d5 Ktvb now,tvbnow,bttvb
8 _) F# N- s; k# @tvb now,tvbnow,bttvb
郭醫生說,有些人士擔心因為精神健康疾病,需要服藥而影響身心狀態。他指現今醫學昌明,不少精神疾病的藥物治療功效大,副作用減少,病人可以安心服食,而且有些病人未必需要服藥,轉介接受輔導也可以康復。
5.39.217.76- y" p& @' ~: \

8 D% _/ [( B! E  G
另有一種智力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通過治療師與病人談話,改變對方的思想和看法,調整心理狀況而達致康復。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民調指42%受訪者 自認精神問題感尷尬
9 v, b2 F, Y; F# g9 `+ J0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X9 `# ~4 A6 N: x+ B2 r! Y' \0 i
一項網上調查顯示,有近半加拿大人對談論精神健康問題感尷尬,40%受訪者表示曾經歷焦慮或抑鬱,但因感到羞恥及擔心被歧視而沒有尋求醫療協助,有三分之一受訪者表示,不知如何支援患精神病的親友。公仔箱論壇9 `0 T( H+ S9 r+ h3 W; T

; ?, `" C# y, L7 w& ?3 p/ B- o5.39.217.76
這是由惠仁醫院(Women'sCollege Hospital)及啟康藥房(ShoppersDrug Mart)合作,委託獨立調查公司於5月份進行的民調,訪問超過1,500名國民。結果反映人們對精神健康疾病感到羞恥及被歧視,有42%受訪者說,如果向人承認自己有精神健康問題,將會感尷尬。

7 s8 N, U% C% L: B- J6 Q: a7 gtvb now,tvbnow,bttvb
1 D0 o$ `0 A: l1 ]6 Jtvb now,tvbnow,bttvb
惠仁醫院醫療部首席心理醫生兼該院研究中心科學家泰莉分析,人們會不顧一切地對精神健康問題視為軟弱的表現,如果社會減少這方面的偏見,病患者將會及早求助以避免悲劇發生。
tvb now,tvbnow,bttvb, W7 g& J( p: j# c1 b# x5 Z
5.39.217.76( T/ \' w4 z% U1 l# Y% i
親友支持甚為重要
, P1 P0 u, r6 } & F6 w9 G5 x1 s9 Q
近年加國社會熱烈討論精神健康問題,這是關注人士及機構大力推動,希望國民除去有色眼鏡。有美國女演員貝爾在近期的《時代》雜誌文章中,坦然表達在抑鬱病中的掙扎,也是她演藝生涯15年來首次談及個人的精神健康問題。
. a$ Y1 }7 m9 {) n公仔箱論壇& ~3 b; J' t& g: D* c: H2 k
貝爾在文中指出,人們對精神健康感到極端恥辱,她並不明白為何會出現這種偏見,焦慮或抑鬱症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身上,不會因其聲譽或成就而不同。
tvb now,tvbnow,bttvb( u. ]3 a8 J  h) r* n) D5 p- K9 W9 I

: n! x( D# z' P$ t: b
上述民調發現,擁有穩健的支援網絡帶來益處。當中有94%女性及85%男性認為,如果處於焦慮或抑鬱境況,得到家庭成員或朋友的支持甚為重要,但超過三分之一受訪者稱,若對方需要幫助不知如何提供支援。

* O& T% N: X8 I; l3 }* ]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6! s0 i* Z5 z$ O& Z0 t% c
提議偕友出外散步
& N4 d2 p0 }3 y' y5.39.217.76 公仔箱論壇% l; A6 l' j- d  J
安省退休護士珍珊憶述女兒珍妮亞因飽受抑鬱及焦慮等精神疾病困擾,在44歲時結束生命。珍珊說,要協助珍妮亞的家庭,包括丈夫和11歲的兒子,其實是極困難,現時的系統令女兒感到失望,也不清楚她所受的傷害有多大。
. O$ Y# W% p# y8 o. Utvb now,tvbnow,bttvb
! L2 ~! h& x* ]; U; [& {tvb now,tvbnow,bttvb
泰莉表示,對一般人來說固然沒有神奇方法處理病者的精神健康問題,但朋友如在旁,提議出外散步、喝咖啡或談談天等,已是提供幫助。
, ~( G/ O( Y( e& F6 U
/ G& k9 i% t" ~8 L( J7 T2 h
身兼職業治療師及多倫多大學助理教授高格賓,對是次調查的結果並不感驚奇。她表示,時代開始轉變,有些人能夠坦然談論這些問題,但仍有眾多人士認為是羞恥。她建議當有親友患上精神健康疾病,應該以支持的態度對待,就如對方身體出現癌症,表達關心的情懷。假如對方為此首次約見專業人士,陪伴同往也是協助方法。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