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香港零售劣勢

香港零售劣勢
) c2 c$ c5 o/ ^. W- _) U: h$ \5 R5.39.217.76
2 z+ e! |* x( Y0 q; s香港零售消費下跌,應屬正常和可預期的。香港回歸以來的發展是兩極化,主因是以金融和房地產為主,中產階級萎縮。猶幸有個人遊,基層就業受惠於旅遊消費,因此可有近乎全民就業的狀況,但中產職位萎縮,收入停滯不前,社會流動受阻。缺乏強大的中產階級的收入與經濟信任,加以地租抬高物價,本地消費需求難以增長。於是,個人遊受阻,香港總體零售下跌自是必然,且經濟信心會受連鎖作用影響,本地消費也會減,這是大的需求因素。& W+ T7 k1 V: U; u

! c) I5 @8 C" K2 O" p除此之外,供給側的因素亦重要。一是香港服務質素不佳,不單服務態度,甚且連經營方法也保守落後,沒有改進,產品質量沒有寸進,只是形式化地凍結在低水平。個人遊過往帶來零售暴漲,盈利暴增,其中不少是坑客行為;最臭名遠播的是零團費加強迫購物的一條龍銷售,反映出香港法治不彰。從這些強迫購物、珠寶銷售的逐步擴展至藥房等,污染着香港整體零售文化與形象。個人遊早晚不來,已是必然之勢。
. ]  j+ p: O4 S3 n. }, a5.39.217.76; v+ f$ q( T: w0 a
香港的零售與日本、南韓相比,特別是消費文化高度成熟的日本相比,有點知識的都會捨港就彼。內地居民可以容易往日本旅行購物,哪會來各方面都相對落後的香港呢?即使香港改變現時拒客的政策與作風,今後亦難吸引他們前來。今年春節香港外遊人眾,香港人熱衷往日本、南韓購物,亦凸顯香港消費吸引力的遜色。落後可通過競爭來重新振奮,香港人有沒有這樣的能力呢?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