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抗戰研究求客觀 中流砥柱有深意

抗戰研究求客觀 中流砥柱有深意
% B( u3 P! {2 L' h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l( a+ y, e+ x& a( m" j7 F
有關國共在抗戰中誰起領導作用等問題,近年來不僅在史學界爭議頗大,民間亦出現翻案傾向,不少民眾對中共當局書寫的抗戰史有一種不信任感,他們認為,內地歷史教科書對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敍述,本質上不脫過去勝者為王的歷史觀。
3 o5 }0 a/ P- d+ D. M0 i$ \/ A公仔箱論壇

4 D# a1 o; q# N* J5.39.217.76內地當局一直堅持自己才是抗戰中流砥柱的說法,向民眾灌輸是中共領導了抗戰。在近日舉行的國新辦吹風會上,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高永中再次強調了這點,並用史料回擊「中共只犧牲了兩位將軍」、「國民黨在戰爭中的傷亡是三十萬,共產黨只有八百多」等新舊謠言。
" `9 p, Z: t- z' _0 M
( o4 P! u, d8 }% i5 R* n5.39.217.76高永中對「中流砥柱」的解讀特別有意思。他從五個方面解釋了中共何以在抗戰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一是中共最早提出抗戰;二是中共組織抗戰,成為傑出組織者、鼓舞者和堅強政治核心;三是中共領導抗戰,提出了一整套策略方針;四是中共艱苦抗戰;五是為抗戰勝利盡了最大努力、付出了最大犧牲、發揮了關鍵作用。
8 J* L. _# L' K% ?7 l公仔箱論壇
5 O9 H' Q- s- C! M4 B% Y3 |- \tvb now,tvbnow,bttvb全盤否定 過猶不及tvb now,tvbnow,bttvb! C: l7 F6 V1 E; v; C

9 K8 ?* R" S0 Y- G' C$ P* N' |; o2 {國民黨一向說自己領導了抗戰,對抗戰的勝利起到九成五的作用,馬英九早前在台灣談到這一問題時,就強調國府是當時中國的合法政府,國民黨領導抗戰是天經地義,不言而喻的事實。而共產黨在宣傳中,一般不單獨說自己領導了抗戰,而是說在抗戰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用「中流砥柱」而非「領導抗戰」,其實是有講究的,因為用後者的話,可能過於牽強,正如馬英九所言,畢竟國府是當時中國的合法政府,中共也是以承認國府的領導而為前提加入抗戰的。因此,「領導抗戰」只是用來解釋「中流砥柱」時才提到。tvb now,tvbnow,bttvb# k& r5 K2 Z. p" ^

7 o* _3 ?7 Y4 i) P4 K  Wtvb now,tvbnow,bttvb事實上,用「中流砥柱」一詞,解釋的空間則廣闊得多,這主要源於該詞的比喻意義。「中流砥柱」出自《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意思是像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後人以此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盪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從這一意義看,中共強調自己才是在抗戰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雖然有些勉強,但亦說得過去。像高永中解釋的五個理由,除領導抗戰和付出最大犧牲有爭議外,其他幾個理由還真不好辯駁。當然,中共用「中流砥柱」形容自己,不無取巧成分。
$ O% q$ U. z; d" e/ F
) o7 k2 C2 h7 S6 z0 ^6 }6 t" j/ y% H當官方仍然壟斷歷史敍事時,很難要求其完全擺脫勝利者書寫的窠臼,只能指望盡可能接近真實。但另一方面,出於對現實政治不滿而全盤否定中共在抗戰中所起的作用,也是過猶不及。如上述新舊謠言,在有正常思維的人看來不值一駁。然而這也提醒當局,要想消滅謠言,首先自己不能給造謠者製造空間。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