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求學熱潮退 教育沉淪最堪悲
; P$ c& C: n9 i1 {5.39.217.76. G9 c1 c$ d- Z1 _4 a. N
今年文憑試開考之際,傳來內地生申請港校人數繼續下降的消息,對本地學子來說,恐怕是喜憂參半。大學學位僧多粥少,一向爭崩頭,如今減少了內地生競爭,升學機會有望增加,誠然是好事,但香港教育質素持續下跌,院校吸引力大不如前,內地生開始用腳投票,香港的前景不能不令人憂心。tvb now,tvbnow,bttvb4 s- p) a( k5 ^5 }+ n( \
0 e+ g+ J: h- `- c9 B8 |7 M
自二○○五年本港開始有大學參加內地高考統招以來,到內地招生的本港院校不斷增加,八大院校的內地學生人數亦節節上升,由當年的二百五十人增至去年的近一千六百人。香港一向被視為中西文化薈萃之地,本港院校的國際排名亦普遍高於內地,加上英文教學、國際視野,對內地學生及家長構成莫大吸引力。曾幾何時,內地生對香港趨之若鶩,如果能拿到全額獎學金,更是莫大的榮耀,傳媒的焦點。
3 Y. ]+ q, i; J
* X3 C4 m* z/ l8 [& y* u& o! ?時移勢易,此情不再,內地生來港求學熱潮漸退。數字最能說明問題,以港大為例,前年收到內地考生申請一萬二千五百多份,去年變為「逾萬人申請」,人數明顯減少;浸會、科大、理工、嶺大接獲的內地生申請亦分別下跌一成二至半成不等。今年內地生申請港校時間已經過半,反應依然冷淡,總體申請人數下跌幾成定局。在這種情況下,本港院校招收內地生的標準也不得不作出調整,過去要參考北大、清華的錄取分數線,現在降至參考內地一線大學的錄取線。有一位內地應屆考生的話頗具代表性:初中時,港校是優秀學長及學姐的優先選擇,現在「回歸」到清華及北大,她本人不考慮來港,傾向在北京的另一所高校就讀。
$ ]9 }! Y7 D9 C5 K3 x5 J4 I&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4 U9 S& O) U4 y香港院校對內地學生吸引力下跌不是偶然的,內地官媒分析三大原因,分別是本港語言、教學方式讓內地生不適應;學費高昂且連年上漲;香港與內地矛盾升溫,令一些家長產生憂慮,擔心孩子來港求學會受歧視。其實誰都看得出,前兩個原因是次要的,中港矛盾升溫才是令內地生望港而卻步的主要原因,正如訪港內地旅客持續下跌一樣,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全世界名牌高校多的是,何必來香港受盡白眼?尤其是反水客行動見人就罵,見篋就踢,為人父母者,子女來港安全尚無保障,談何求學深造?
9 Z; R; O; J0 a& x& v5 e- f8 T公仔箱論壇4 p! g1 \. V9 T2 D& Q. G9 I7 Q+ L
更何況近年政治入侵校園,教育亂象不休,亦不斷侵蝕本港院校的吸引力。君不見,老師鼓吹犯法有理歪論,誤人子弟;學生不是在校園專注學習,反而熱衷街頭,結果就是本港院校在國際排行榜的地位江河日下,低處未算低,同時北大、清華等內地名校的排名持續上升,現在更已後來居上。良禽擇木而棲,內地生棄本港院校,「回歸」北大、清華等內地名校,也就不足為奇。tvb now,tvbnow,bttvb' O# ]9 V! W0 q. v0 h1 s
tvb now,tvbnow,bttvb* C* O( x+ I" j) }' h; l9 ^$ B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地方的發展前景如何,教育水準是關鍵,內地生來港求學熱情冷卻,本土派、港獨勢力固然求仁得仁,但教育不斷沉淪,競爭力每況愈下,香港還有甚麼前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