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確保飛行安全 駕駛艙成焦點

確保飛行安全 駕駛艙成焦點
" _# A# `8 e# H1 I8 y7 A  {. p& f) w3 `" P+ t! z
德國之翼九五二五航班空難造成一百五十人罹難後,調查小組公布失事班機的黑匣子資料顯示,墜機前有人在駕駛艙內更改飛行設定從三萬八千呎降到一百呎,加上副駕駛疑似將正駕駛鎖在駕駛艙外,顯示全球民航業的空安防範重點,又面臨新的挑戰及方向,亟需各國相關單位攜手合作克服難關。
4 G5 D: `& r5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z$ Q8 N! [) z  P3 T- \* }( _# ?( H
在失事調查才開始之際,還有許多未確定的因素,現在下判斷極為危險,但這次事故凸顯出不同國家對飛行器的管制有不同標準,尤其美國在二○○一年的九一一事件,四架國內班機遭到挾持,此後民航局嚴格規定民航業駕駛艙必須上鎖,且需加裝防彈裝置,艙內還隨時必須維持兩人在場,一方面為了防止有人製造障礙,也在當駕駛因緊急情況無法分身時,必須要有人去應門。相關更新的作法為美國民航安全維持了多年平靜。即以上周美國國內航班有乘客衝向駕駛艙為例,諸如類似的事件化險為夷,除了乘客見義勇為的攔阻之外,密閉的駕駛艙,也為機上的所有人提供心理上的安全保障。公仔箱論壇" E6 S4 k0 B% R9 `0 ~6 l1 F0 u

% P1 A+ v$ U+ d# W/ F2 W%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有些負責空安的單位認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飛航安全都會出事,重點是當補好漏洞時,還應進一步主動檢查,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來攻破現有防禦措施,才能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2 m8 f& u3 m) G& p
公仔箱論壇5 r2 |7 Y8 s3 Y% G) B+ ~
遺憾的是從最近幾單國際重大空難來看,漏洞未能全部填補。以迄今失蹤的馬航三七航班為例,雖然不能確定是否為機師涉案,但去年發生此事件後,提高駕駛艙內的安全,為各國民航單位努力的重點。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6 I2 p! |  P2 A  ]( @) K* Y

% b, l8 B- _) z7 r0 O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有媒體指稱,這次失事客機副駕駛盧比茲六年前疑似因為精神健康問題而中止訓練。友人表示,盧比茨當時似乎患有憂鬱症,不過幾個月後,他重投訓練,並通過了所有考核和醫療測試,二一三年加入漢莎旗下的德國之翼。這個新的說法,再一次涉及駕駛艙內的安全,為飛安單位、死難者家屬及保險業者增加了關注的角度,情勢未來如何發展,或將成為新聞追逐的焦點。2 N- p) A% F# K  @* _
5.39.217.764 ]$ a4 p) @8 c$ a. R
目前還無法判定這次事件是否跟恐襲或駕駛心理層面有關,美國民航局已經表示,未來不會因為這次的空難增加心理評估的項目。這是因為美國航空業從沒有因為心理因素導致墜機,這方面紀錄堪稱完美。再者,為機師定期作心理評估也涉及隱私權的爭論。但從情況發展可以看到,機師意圖墜毀飛機的風險確實存在。因此有專家另持不同看法,認為無論機師的背景和理想信仰如何,大型複雜的航空機構可能需要執行更多的壓力測試。雖然飛安檢討工作不能如驚弓之鳥,而過度反應,但在這場悚人聽聞的墜機事件後,法規是否需要更新,或許是到了重新討論的時候。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