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佛山元宵夜70萬人「行通濟」

佛山元宵夜70萬人「行通濟」4 |$ H  }5 s# M9 P* B3 \8 z6 n3 n
$ _2 |' S7 T/ ?2 r7 u
5.39.217.76% \$ b4 e  K( \# e
正月十五(35日)元宵節的夜晚,佛山預計有70萬人將浩浩蕩蕩地跨過那座窄而短卻盛滿記憶的通濟橋。擁擠的人群、轉動的七彩風車、鮮綠的連根生菜,還有那句歷久不衰「行通濟,冇閉翳」的口號,都寄予著佛山人對新一年的期望與美好的祝願。
- S. n$ ]9 s2 k% @* x/ @8 d' y) X2 j% E+ K) @9 S
佛山警方介紹,為防止發生踩踏事故,2015年行通濟的核心區域平均每1米就有1名警員。按照以往的經驗,行通濟人流行進速度慢,走完起碼要1個半小時,如果陪同老人或攜小孩行通濟,則可能需要超過2小時。警方建議攜帶老人和小孩的市民盡量在晚上8時前或12時以後「行通濟」。- ^6 V" E- C' p# b/ s7 p4 H
公仔箱論壇! T7 R2 Z3 i" k, }) q/ z  P! X
《南方都市報》5日報道,72歲的歐伯是土生土長的佛山人,小時候住在普君墟,通濟橋河邊一帶是他和小夥伴常常玩耍的地方。「原來的通濟橋只是一座小石橋,沒有現在這麼寬,也不在現在的位置,應該更靠近現在馬路的位置。」歐伯說,通濟橋下面就是佛山涌。5.39.217.76  |8 H# d! a% `8 G* ?
5.39.217.76) [. |1 M( a8 s3 D) A
「為甚麼現在變成十五行通濟」,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歐伯。「我以前跟著父母都是正月十六早上行通濟,母親會帶著一些祭品香燭,買兩捆生菜在橋頭拜祭,拜祭完就提著生菜過橋。」歐伯說,小時候並沒有要拿風車行通濟的習慣,反而是到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才興起了這個習俗。歐伯回憶,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金魚街到金瀾北路的公路開通,通濟橋也就「沾了光」改成了水泥橋,附近的老佛山人正月十六行通濟的民俗也一直延續著。直到1990年代初,普瀾一路開通了,佛山涌被填平,通濟橋也就失去了意義,「被拆剩下橋頭一根石柱」。
+ U8 m# z' |  Z8 _3 c5.39.217.76/ ?, g2 t7 x0 P! F8 K8 B) g+ f
對於歐伯說的那根橋頭石柱,60歲的梁姨很有印象,她表示從小就跟著大人行通濟,幾乎沒有斷過,就是那年通濟橋被拆了,但不想丟了這個傳統,就在正月十六到橋頭柱附近走走,在附近的店鋪買個風車,算是「行通濟」了。「通濟的內涵是甚麼,我答不出來,但我覺得我們這代人對於行通濟是有信仰的,不是現在這種鬧哄哄的活動。」梁姨說。5.39.217.764 ~/ x7 o8 ]0 t5 K/ p0 Q# Z. `- C

4 `" e: W' n# ~* U# stvb now,tvbnow,bttvb
1970年代出生的阿超看來,自己對於「行通濟」有著說不出的感受。「行吧,人太擠,只是匆匆走過,似乎沒甚麼意思;不行吧,又覺得對不住傳統,沒有完成任務一樣」。
8 w4 W1 z, D9 R  L9 l( a9 L* K
; F6 [/ z* b* B& P+ w0 U
阿超小時候也曾跟著父母行通濟,當時已經變成了公路橋,但最高興就是能買只風車,傳統的風車也是難得的玩具。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8 L2 H! c# S  x& r& P#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l# ^! q2 Z# X: m% v: H8 u1 f
女兒出生後不久,恰好通濟橋也復建完成了,阿超和太太也會帶著女兒「行通濟」。「剛開始那幾年,人也不是很多,我就拖著太太,女兒就騎在肩頭上,一起行通濟,當時覺得挺幸福的。」阿超回憶道,從那時開始,行通濟似乎就成了他們一家人的習慣。: u, O! G2 Q1 }% _
5.39.217.76; D$ w. M$ U9 E- f
34日女兒就問我,2015年還擠不擠啊?她覺得走得太辛苦了。我聽到女兒的提問,也開始思考。」阿超說,其實自己也很迷茫,但終歸是一項佛山的傳統民俗,從我的父母,到我,到我的女兒,一代傳一代,總不能丟了傳統文化吧。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穗一群老人獨自過元宵節
" U/ [' Q' L) \5.39.217.765.39.217.766 H9 n" s3 V4 ~! A
tvb now,tvbnow,bttvb; m  c4 K8 G$ {" V
元宵夜本是共享天倫的幸福時刻,但廣州有一群獨自生活的老人卻要自己過節。團圓二字,對他們來說,少了一份對遠方的牽掛,多了一份對自己的祝福。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d" \" E/ x; `$ G3 G

, {- U' S! A5 Z6 {5 F% S; p公仔箱論壇
為了元宵節,荔灣區的李姨從4日就開始準備。她先到菜市場「預訂」好一隻雞,元宵節(5日)一早就去拿,又買了糯米粉、芝麻、花生、紅豆、百合等各式雜糧,打算親手包湯圓、煮八寶粥。李姨還搬出釀了兩年的青梅酒,要在元宵團年飯上小酌一杯。「就算是一個人過節,也要開開心心,人一開心,就甚麼病痛都沒有了。」李姨說。
  ]* r3 m- O/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C5 @& u! W9 C5 p; A9 X$ v
《廣州日報》5日報道,李姨68歲,十多年前丈夫因病離世,膝下無兒無女,一直獨自生活。不過,春節對她來說依然十分熱鬧——春節前有義工為她家「洗邋遢」,大年初一,李姨和老街坊們到光孝寺參拜祈福,大年初三回她老家佛山探望叔伯兄弟,初五和老友爬白雲山飲早茶,初八又有義工陪她看展覽,而元宵節,李姨計劃先到三元宮祈福,再回家品嚐自己的「元宵盛宴」。公仔箱論壇6 R# W) T* R9 X  |, \4 ?

& j9 _" S# V4 Q
「一雞兩味,一半做成白切雞,敬完祖先再自己享用;另一半做咖喱雞,夠味。」雖然李姨只能獨自面對著空蕩蕩的房子,但她說自己早已學會了釋然。
1 L) x+ t: X3 j;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李姨說,在丈夫剛剛去世後的一年裏,她也曾覺得人生從此了無希望,因此鬱鬱寡歡,更是患上心臟病。在聽了醫生的勸告後,她開始走出家門,接觸社會。「只有接觸社會,多交朋友,人才會開朗,總是一個人,容易鑽牛角尖。」李姨說。tvb now,tvbnow,bttvb6 t! l' i" P+ K; `

/ d+ G+ w* {/ X( Ftvb now,tvbnow,bttvb
如今,就算獨自在家,李姨也能把生活安排得妥妥當當。李姨的床邊,放著幾張宣紙,她一有空就站在床邊練毛筆字。「甚麼事情都不可能永恆,再恩愛的夫妻也無法同生共死,總有要獨自生活的時候,所以我要開心地過每一天。」
; e$ B3 L  r9 {0 T3 |) ?+ ]3 [
& l% @" I) R. ?+ x) `! L
在荔灣區的小梅大街,94歲的孤寡老人歐陽婆婆,獨自蝸居在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房子裏。在她的房間裏,喜慶元素並不多:只有一幅新掛曆和一對小紅燈籠。義工小仇說,新掛曆是義工們為婆婆準備的,紅燈籠則掛在這好幾年了,一直沒有更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L1 {! K' Y

! v& i! Z& ^7 ?9 `
雖然已過耄耋,但歐陽婆婆的身子尚算硬朗,煮飯、洗衣都是自己來,幾乎不需他人照顧。「反正就我一個人,我就慢慢做飯、慢慢吃飯、慢慢洗碗……」對歐陽婆婆而言,春節與平時似乎沒有太大的不同。
/ a5 }! d' L, \, _3 e7 \# k6 k1 T: G公仔箱論壇
* {) m! e) w* @# h/ D
說起春節的習俗,歐陽婆婆坦言大多已經淡忘。2015年春節與平日唯一的不同,就是添置了一件新棉襖。廣州4日的天氣不太冷,歐陽婆婆把棉襖疊得方方正正,還綁好了繩子,生怕弄髒了。雖然生活清貧,但對歐陽婆婆而言,每一天都應該好好過。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