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空間重新布局
% X- `! }' C, x6 `1 U( ]
# ?" N0 J4 s; htvb now,tvbnow,bttvb政府正企圖取得社會的支持,興建多條鐵路,最重要應是連接東西鐵的北環線。有論者反對,認為西鐵、東鐵都已飽和,再將兩鐵連接,負擔更大。從乘客需求來看,東西鐵連接會使現時依靠巴士、小巴及其他車輛接載的需求轉移回到鐵路,乘客次數必然會增加。這是單線鐵路發展成鐵路網絡的必然優勢。
# o6 q3 {; G: P6 {: ?- x5.39.217.76
" r; R0 D! ~2 y7 g就整體交通流量而言,由汽車轉為鐵路運輸、道路壓力減小,交通運載的效率提高,不單減省乘客的交通時間,更且有巨大的減少温室氣體排放量,社會、經濟與環保效益巨大。這是二十一世紀的軌道交通發展的基本原則,而不是香港發展東西鐵的十九世紀方法。公仔箱論壇" e" B7 j" e' o3 j
0 i8 k- g& Q, t0 S! Rtvb now,tvbnow,bttvb不過,東鐵已超負荷,西鐵已近滿負荷,北環線顯然會加重負荷。但仔細地分析東西鐵的乘客流量流向,除了東鐵扮演着跨境交通作用外,主要是因為香港的就業中心集中於港島和九龍,居住人口偏在新界。故此上班下班的乘客逼爆了東西鐵,尤以東鐵為甚,因為還要加上馬鞍山方面的上下班人流。新界居住人口正快速上升,因此假若不改變香港就業過度集中的問題,東西鐵的擠迫只會有增無已。
: P, K9 S7 R5 E- e% O5 N/ ^0 E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2 W* i( c" n W
政府發展東九龍作為新市區,在空間布局是絕對錯誤,只是順應地產商的要求。要減小交通壓力,和由此產生出來的種種反效益;政府要在新界發展就業中心,分流港島九龍的就業。短期有效的策略很多,例如在大埔發展為政府部門的另一個集中地,把政府部門搬過去,也即把就業轉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