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海外應否「普粵並重」 值得深思

海外應否「普粵並重」 值得深思$ v+ {1 u  W) Q, c, t- [. V

& F- Y6 ^- |! n, H/ L3 n5.39.217.76廣東電視台新聞頻道今年九月起將全面以普通話取代粵語廣播,而其重點新聞節目《正點報道》更自上月底開始不再用粵語,而改用普通話播出。此舉不單立即在省港引發新的爭議,在海外僑界特別是中文教育界也引起熱烈的反應。5.39.217.76% m) K3 q4 k; w2 V

) [7 S5 _" c- o! x) l
海外華僑對廣東台這次新政的反應實不難理解,與四年前廣州政協提議廣州電視台綜合頻道或新聞頻道由粵語改為用普通話廣播一事不同,這次廣東台不但在無提議且在無諮詢之下斷然實行改變,難免使人猜想是否大改政策的先聲。
- u2 p+ d: j6 F. E" K/ u7 Y0 U/ f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6 s8 q7 [6 V1 g- i
英國歐陸美國加拿大澳洲等海外華僑移民地區,傳統上都以廣府人為大宗,而各地的中文教育亦多以粵語為教學方言。但隨著近十年漢語教育在各地百花齊放,晚近甚至進入當地主流學校,多地的華社中文教育亦出現以粵語教學或普通話教學何者為優的良性爭論,而在大勢所趨之下,似乎以普通話教學較佔優勢,這種情況在英國尤為突出,至少現在不少傳統中文學校都兼設粵語班和普通話班,其目的主要還是為了平衡普通話熱潮的衝擊。公仔箱論壇" F* O8 }% o; {- y6 Q# P* E* w
# Y& P) n* _1 [9 a  ?! _( D$ E
然而這次廣東台棄粵推普之舉再次引起海外中文教育界的熱議之中,明顯出現兩種迴異的看法。一是好些以普通話教學的中文機構認為,廣東台的作法不論是否預示大改政策,都顯示普通話的涵蓋性地位,因此海外中文教育更應走向純普通話化。6 ]/ n5 h0 |5 S7 t# S5 d
* l+ F0 ?7 [+ [8 g# l, G4 a$ P
與此同時,不少傳統的社區中文學校,儘管亦不無普通話熱風猶熾的意識,但它們卻認為在此新形勢之下,它們若能堅持以粵語教學,尤屬不可多得,應予珍惜。5.39.217.76' F$ k( \: _: b. d

" Q8 g/ ?# M6 S&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其實,普通話儘管是中國的標準語,其本身也是北方方言的一種,作為中國方言來說,與粵語本就不分軒輊,難定優劣。
$ _6 ?% \* D- h1 }
" }6 L9 J- ^, V1 r" K/ K: t; N
在中文教育來說,不少傳統的海外社區中文學校以往一直以粵語教學,乃因僑居國所在地區如美國三藩市、加拿大溫哥華、澳洲墨爾本、英國倫敦等多為廣府人社區,師資亦幾乎純粹來自廣府人等客觀理由所致。5.39.217.76/ C2 s2 n! n, A) w5 s/ O
公仔箱論壇; i3 {! d2 F) C% O+ {- h
然而這並不等於說這些中文學校的學童便不可或不應學習普通話,其實剛剛相反,普通話作為中國的標準語,人人皆應通曉,換言之人人皆應學習,在海外中國文化氛圍較稀薄的現狀之下更應如此。
: q0 P2 y0 K, e' _1 ?5.39.217.76
  e" f1 i: J3 F' ?2 ?tvb now,tvbnow,bttvb
在另一方面,華人子弟在海外社區中文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學習普通話之餘,亦並不等於他們便不應或不能學習粵語。儘管近十餘年英歐美加澳等地中國移民大增,其中頗大部分為非廣籍人士,但各地華僑人口仍以傳統舊來移民為眾,而其中不少移民國例如英國的傳統移民畢竟仍以廣府人居多。以往在華埠工作非粵語不行,新移民學習粵語乃謀生的必需技能。今時今日儘管此情不再,但懂得粵語乃大大有助與華人人口主體的廣府人的溝通,促進不同省籍同胞之間的融和關係。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A+ E3 K% b5 J
5.39.217.76: l8 g. b2 I1 a6 Z" ?4 k
再說,多懂一種兄弟方言,亦意味了解多一種方言文化,更有利於橫向認識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的底蘊。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南洋華僑大多精通包括普通話在內的數種中國方言,不單造就不同省籍的華僑和諧共處,親交無間,而且更對其外出謀生大為有利,海外華人餐館每喜聘用大馬華人實非無因。
6 W0 \6 e' @. j/ a7 ?  P8 u; _% z- |! _' ~6 i  w: c. d
廣東台的改弦易轍是否更廣泛的所謂「推普廢粵」的先聲不得而知,但任何語種只要普遍應用不歇,當會歷久常新。各種方言均有其可珍惜的價值。華人身在海外,與其過度反應,不若互相尊重各自不同的方言文化,應否普粵並重,值得深思。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