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為官「親自」 民眾嗤之以鼻

本帖最後由 serrurier 於 2014-5-31 04:35 AM 編輯 ! F! T0 L" u) a) f( V! k1 o# R
公仔箱論壇4 V( J$ m; d+ k5 h) |
為官「親自」 民眾嗤之以鼻' ?5 e) i, f* p( @3 u

3 z. z( ?; y0 \/ U8 l. Atvb now,tvbnow,bttvb近期中國南方持續暴雨,城鄉險情不斷,各地官媒報道中,頻現官員「親自」到勘災第一線的提法。5 H; {& o. \5 c* N

0 t. l! Q: i& B- C, S6 Z) ^5.39.217.76
或許這是媒體在媚官,更或許這是為官的要求。官員心安理得的接受這溢美之詞,民眾卻極其反感嗤之以鼻。/ @1 _2 j% g' c9 h( I

# o8 v, `: `" {. a2 o  j6 z公仔箱論壇
其實,為官者份屬「公僕」,「躬親」處理政務,實為應盡的職責本分,也是社會大眾對其遵恪職業操守的基本要求。在一個治理制度完備的社會,這些本分和要求,往往以規章制度的形式固定呈現,通過切實施行嚴密、科學的問責制,使為官者長保「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兢慎」之心,而公眾也可及時對失職或瀆職官員究責,以維護公共利益。5.39.217.76+ n# k* y/ i6 e) c7 q  B1 h( C
公仔箱論壇' [) u3 n4 Q$ C# d7 \
如若問責制施行無礙,遇有此等攸關民眾安危的緊急情況,官員豈敢不「躬親」,而官媒又豈會刻意以「躬親」視角來解畫官員的履職行為?公仔箱論壇! v  d% y8 F6 g* Y

9 i+ ^/ t, Q0 Qtvb now,tvbnow,bttvb
奈何當下中國官場問責「雷聲大而雨點小」,衙門積弊又太過深遠,以致官方的一些新聞喉舌,對「腳不沾地」的官老爺作派也早已視作常態,見慣不怪。
5 D% V  H( y8 l$ d. l8 Y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8 Z, y; o) N1 y
這兩年習李新政雖有力掃宦海頹風的意圖,但「喉舌」在「庖魚之肆」日久,如今陡然見到有官員「躬親」,或許不免心生幾分訝異,觸動之餘,更多半要錄之以筆,宣諸於口,使路人皆知。5.39.217.76$ ]- E3 A' J6 [1 u7 L
tvb now,tvbnow,bttvb4 M0 J; k" j6 c% X
這種為上位者美言的風氣,自古有跡。唐朝張九齡即曾稱頌皇帝「事必躬親,動合天德」。張九齡與皇帝份屬君臣,以僕事主,為身家前途計,自然多少免不了捧皇帝的臭腳。而皇帝老子坐擁天下,自有「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氣概,以臣僕如雲,原本也毋須為平賤草民的溫飽安危「躬親」,但家大業大之下,往往難免扛起一份光宗耀祖、傳諸後世的責任;朝代興亡之間,也多少明瞭些「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中國歷史上,倒也出了幾個頗有「躬親」口碑的勤政皇帝。
- J# p/ P3 O! T+ ]/ b7 y+ d
. ]3 u* p; [7 @  J" `4 T. I0 G公仔箱論壇
中國傳統的社會治理文化推崇德政,皇帝「躬親」,即被視為德政的表率之一。但「躬親」並不意味天下大治唾手可得,政務體系若無法廉正、高效地運行,並對官員政績作出公正評價與恰切的獎懲,即便最高環節「事必躬親」,也於事無補。
3 g8 l( N. W  T7 m" `" b+ `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7 S5 M* j1 x( |4 O1 v" o' E3 q  \
治國先治吏,自古有史可鑒;治吏須問責,則切合現代社會治理理念。中國官場昔日「老爺」多如牛毛,每每有礦難、車禍、地震、暴雨等災情傳出,幾乎都會牽出幾個高高在上的「老爺」。「老爺」多了,民眾難免遭殃,是以早在胡溫時代,下情不能上達,以致訪民如蟻;「政令不出中南海」,以致施政有如腸梗阻,種種怪像不一而足。而老爺畢竟是要護著老爺的,是以諸如暴雨淹城吞噬人命,責任也就全怪老天,與官老爺們無涉。
9 j- e5 M/ b# m; r. s+ K8 X- h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6 [* b& X0 p5 g- `  v7 W  Q9 q3 u
眼下中國治吏風勁,且在習李率隨員到縣一級政府設立工作聯繫點的示範之下,深入基層已成官場新趨勢,以至連小小一個鎮長或是城市某區一級的負責人,出現在官媒報道暴雨災情的新聞語境中,也要被冠以「親自處理」的名義。: Q9 A% R3 a" c; S1 y3 @
2 J$ O0 u  x. k
一個父母官,能否為轄區民眾排憂解難,是查究其履職之所在。奈何如今民眾遇上輕則傷財、重則害命的雨災,卻連芝麻綠豆大的小官,也要拿出古時欽差出巡的做派,難免讓人疑惑:平日裏這些老爺都做了些甚麼?而誰又知道,這些「親自」出鏡的官員,究竟是果真心繫民眾,還是在自上而下的政治壓力下,為保平安過關,不惜動用權柄,暗中為自己來一場經過粉飾的公開演出?
  G7 ]; [/ A; @$ e4 c# c.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I" F% T/ x8 Q) }公仔箱論壇
顯而易見,厲行問責,才可切中治吏的「肯綮」。否則,類似暴雨下的官員「親自」演出不會間斷,空賺宣傳噱頭,對民生問題的解決並無根本助益。
& f3 J0 ]9 _  o,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北京整風治吏時日不短,屢聞治標初見成效,但從媒體熱衷媚官已成流俗來看,治本仍需火候。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