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中綫發現方井 考古學會促設車站博物館5.39.217.76) t1 W* \/ n& b6 w( c- m
+ w) x F! v u) l港鐵沙中綫工程發現宋代方井外,更首次在港掘出麻石古代明渠,香港考古學會認為,有關發現顯示遺址有初步城市規劃,或有官府駐軍,有重要考古價值,建議仿效雅典和巴黎等古迹車站,融合車站和文物遺址作原址保留,打造大中華首個地鐵博物館,又估計遺迹不會影響地下路軌,但須更改車站設計配合,會影響工程進度。
- k& S4 j9 b% S. L' s' S. v( g1 Htvb now,tvbnow,bttvb0 v( A& e- t7 X' D: ^
沙中綫出土方井,令人質疑港鐵在沙中綫考古工作有疏漏,香港考古學會發言人吳永輝表示,土瓜灣考古價值相當高,除了公眾較關注的方井,更有首次在港挖掘出土由麻石鋪砌的古代明渠,顯示當年已有初步的城市規劃,而普通的村落民居無法建造這種麻石明渠,可能是有官府或駐軍參與,值得探討南宋宋帝昺逃亡來港時是否就在這個地方居住。由於資料顯示當時九龍有官富鹽田,有三百兵士,遺址的地點具有豐富歷史背景,顯示上址有相當的考古價值。
* X3 r# i& l- b' p5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1 P' d7 M+ v2 D4 K公仔箱論壇他認為,港鐵可參考希臘雅典、法國巴黎和意大利羅馬的做法,設計車站博物館,把當地的教堂、牆、渠等遺迹原址保留在車站範圍內,只需預留半層空間保存遺迹,可以升高或降低車站,讓乘客入站前觀賞到文物,既可保留文物,亦可使市民認識文物歷史。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w; r" r% D& x+ @; V1 F
' S4 j, c. T' n0 }5 N5 l# R% j1 F
本身是規劃師的吳永輝評估,鐵路路軌一般建在地底以下十多米,遺址將不會影響路軌,但港鐵需於今年九月完成挖掘後,對比文物範圍和車站設計圖,如果兩者沒有重疊,只需築建地牢保護文物即可,否則要修改車站的位置,取捨車站設施,會影響工程進度。他又認為,遺址鄰近龍津橋和九龍城寨,建議以整區的「面」概念考慮保育,而非只着眼遺址一「點」。+ Y+ C$ b5 X; i0 d9 {
7 z, z% M# W% \
港大建築系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亦認為,車站博物館在技術上完全可行,所需的額外資金不會很多,「做大白象工程就浪費,做文化就絕對值得」,而且香港近年提倡文化空間理念,古迹車站正好讓枯燥乏味的港鐵車站增添文化氣息,再建欣澳站以外的特色車站,可使港人透過交通接觸歷史,亦可營造地方品牌,有助旅遊業。
* S% u1 ^! s8 e7 Q1 K, Q'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f9 V W- H. J2 d0 ]8 O* E
古諮會主席林筱魯則表示,支持方井原址保留,但其他文物是否在原地原封不動保留,仍需待九月伸延挖掘完成後,才有足夠證據決定處理的形式,古諮會將主動關注及跟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