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由市場本無事 奈何政客自擾之

由市場本無事 奈何政客自擾之公仔箱論壇5 T" M8 o2 h7 |# m+ V

, a) Y4 [4 H& C$ {; S8 i/ L: Wtvb now,tvbnow,bttvb「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打此處過,留下買路財。」過去粵語長片中土匪剪徑的慣見場面,隨時有可能在香港變成現實。有反對派政黨建議對陸路入境旅客徵收入境稅,不管理由聽起來多麼冠冕堂皇,實質都是「買路財」,一百元稅項事小,但影響香港好客形象、破壞自由市場根基事大。
, O" E* j9 q( a! G3 L) T1 K
# T8 a8 F0 O0 p$ x, o2 L, j7 p
訪港內地旅客持續強勁增長,去年達到五千萬人次,預測十年後或將突破一億人次大關。旅客訪港帶來滾滾財源,創造就業機會,同時也帶來一些副作用,如交通擁擠、逼爆商場、景點人滿為患等,尤其水貨活動擾民引起不少怨言,衍生中港矛盾。近年要求限制內地旅客的聲音漸起,更有人高呼「中國人滾回中國去」口號,在這種情況下,政客建議開徵入境稅,無疑為「反內」風潮火上加油,非智者所為。
" r7 B9 R- D- l0 J9 M
( c' j3 j' j, G1 h-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旅遊業之所以出現亂象,關鍵不在於客人太多,而在於旅遊配套設施太少。前朝曾蔭權政府胡混度日,一事無成,現屆政府雖欲有所作為,又因施政掣肘太多,寸步難行,這才造成旅客「逼爆」的情況。不可不知,現時內地旅客訪港主要不是旅遊,而是衝着「購物天堂」而來,只要港府對症下藥,加快發展邊境經濟,配合港珠澳大橋建設在大嶼山發展購物城,問題應可迎刃而解,屆時內地旅客就近購物,商家多做生意,而市民日常生活不受影響,創造多贏之局。然而,部分政客捨正途而弗由,不是督促政府加快基建,發展旅遊配套,反而研究及建議推出入境稅,這是倒果為因,混淆視聽,也抹殺了個人遊對香港經濟的貢獻。5.39.217.76+ M6 i" a- ~# q
4 k! o, I2 {) |4 Y* B
香港是商業城市,歡迎天下賓客,就怕客人不來,哪有嫌客多、嫌錢腥的道理?再說香港是自由市場,不能隨意限制商業活動,而在產業結構單調、作為龍頭的金融業備受周邊競爭之際,旅遊業地位更形吃重,一旦推出入境稅,款項雖然不多,卻是不歡迎旅客的姿態,必然影響香港形象。尤其是只徵收陸路入境稅,矛頭衝着內地旅客而來,公然歧視,勢必激化中港矛盾,加深內地對「港獨」的疑慮。. Q2 B, K  a: T, l2 r, \
# d: W( t# i3 J; d
不難想像,香港若擺出不歡迎旅客的姿態,只會為淵驅魚。正所謂,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世界各地都對中國旅客打開大門,而內地高端旅客近年已紛紛捨棄香港,直接到歐美掃貨,有統計顯示,中國旅客在英國人均消費八萬英鎊,等於在香港消費的十倍。香港旅遊業本已後勁不繼,政客仍為着譁眾取寵及一己之私而建議徵收入境稅,動搖香港作為自由港的根基,簡直是自毀長城。
; o' U) C5 I- ytvb now,tvbnow,bttvb
* d( L. A* f2 {; m: Z7 H1 w!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部分政客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企圖以「留下買路財」的剪徑方式趕客,這已不是因噎廢食那麼簡單。正如有人質疑,這是別有用心,唯恐天下不亂。任由這班政客搞風搞雨,香港永無寧日,自由市場遲早玩完。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