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旅遊景點] 傲世的学术重镇:剑桥大学

一座举世闻名的大学城有时也能激奋一段旅程的光彩心情。这种体验在游过英国剑桥(Cambridge)后还颇为贴真。
" p- @2 _$ C& I8 ], Q( |5.39.217.76  教育作为培育个人独立思考的目标在西方向来较为清晰,尤其是在学生课业内外的人格培养的兼具性更能体现东西文化思维上的落差。当我游走剑大时,不禁思索岛国的教育走向。
; Z+ K7 W% l" Z8 N8 ntvb now,tvbnow,bttvb  我们的社会体系观念中“败一次就烂一生”的No U-turn终极死刑政策及欠缺中庸之道的寡情结构都有着让人刺痛的两极强眼对比。有时觉得这很讽刺,当大伙都在急着往身上贴满洋标签的同时,社会对于教育的看法却还是那般的“封建八股”。许多家长不假思索,一开始就盲目地随着“洪流”将小孩送上大家都不知道方向的单轨列车,这是很教人迷惘的。我总在想:社会及小小个人在教育的着眼处的短浅远近,是否也牵涉到一个国家在文理工商素养的健全发展呢?当然,一个负笈海外归来的学子能否持续地把所接受的思维及豁达的胸怀惠及更广大的社群,那也需要一个相应性素质的社会环境的配合。教育的基本职责不应是着意于单色的标签,或不具独立思维的机械型精英的大量复制。它也该涵盖对个人内在人文素养的栽培,你认为呢?
: U1 n5 g, B: p8 Gtvb now,tvbnow,bttvb人文氛围浓郁的剑桥

, P' g7 K/ n* A.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法官在这里上学。

  u2 i5 J! x/ R4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而剑桥的人文氛围是很浓郁的。无论是一条曲径通幽的巷道,或是学院庭园的一隅都好,剑桥所散发出来的是一种适雅的风情。瞧,老教授走过,脸上依然是那份与世无争的恬淡,对着越来越多的喧闹游客群仿佛早就习以为常,只管继续进行其做学问与传承剑大精神的工作。我想,中国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精髓在这里显得更为耀烨与净炼。而所谓的教育百年树人的精神或许就隐约在这条条窄巷、这扇扇学院小侧门间的足音跫然吧?
9 g" Z1 i* x( o( M公仔箱論壇  就学习环境而言,剑大的学院设计风格多取自本源的牛津风格,以中世纪的修道院作为蓝图,既有小教堂、宴餐大厅,又有广场庭院,颇为适合清修求学。而几所著名的学院都依着潺潺的剑河(Cam River)而屹立。 5.39.217.76: @% c4 W6 v, }5 v& P
灵秀的剑河是剑桥的灵魂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8 [& W# _0 `: ]& A' e; y8 C
每道门都寓含它独特的艺术风格。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q6 [: ~! J+ R/ Z( Q* o
  若说剑河是剑大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因着它,更凸显出剑大那份学术的灵秀韵味,尤其是在游客较少“入侵”的后园(The Backs),那份学院的宁谧肃静才是剑大的精髓所在。春天时,小野花肆意地绽放,招摇得很,连老树也不得为春天忙着绿上枝桠,那是个结合了春天心情与恋爱幌醉的季节。有趣的是,后门外还能见到三三两两的牛马悠闲倘佯的一幕,一份田园的风韵于是就悄然荡漾开来。到了新学年的秋天,席地红炎炎的小径那份浓郁的秋色,更是美且浪漫得让人整颗心酥碎而落泪……
+ T8 o) D0 g, d; G2 W& c0 n2 P  许多学院也依着需要而建有衔连校园与后院出入口的桥梁;如圣约翰学院的叹息桥(Bridge of Sighs)及王后学院那原桥身据说是不费一钉一铁架起的数学桥(Ma-thematic Bridge)等等都是游客膜拜和逗留的景点。夏天的游客则多会在剑河上体验撑篙(Punting)的乐趣,并一路着眼河岸诸多古韵盎然的学院建筑群,暗自感受风中的高雅书香……时光仿佛就这样随时为你伫步、历史也为你回溯倒流……而幌荡在翠绿垂柳的潋滟波光间,你能否见着了河畔那“挥一挥衣袖,我不带走半点云彩”的徐志摩侧影呢?剑桥,原来也有心中一首诗的风韵!
tvb now,tvbnow,bttvb' D  {- ^% t9 h3 w3 H, G  {( h& t* L
夏日,在剑河上撑篙是种无法言喻的乐趣。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9 q6 Q2 a6 A& [# x; w
  与喧嚣的美国文化相比,英国文化相对的显得传统保守,从而反映在冷漠与拘谨的人与人之间交往上。新加坡倾向美国那套价值观及作业方式,再加上本体“重工轻文”及侧重的“偃苗助长”式的功利教育体系,故一般人还是“务实”地选择到“主流”的美国学府留学去。身边不少人对于英国的保守形象,流露不屑的神情。无论选美或择英,若依然抱着因镀了金回来“交差了事及晋升“的“惯性体制思想”,那这样的精英也仅是"outsource"给别人代为制造的另一台“精密机械体”罢了,不是吗?留学所持的根本心态应是吸取更宏观的学术交流的养分,体验及培养更宽广的大同世界的胸怀。而留学生涯的精彩不正是这份学术思想自由的诉求与人格提升化的酝孕结晶吗?
9 \  I6 Y$ z* r# G2 T: ]  (作者曾留学英伦,是本地一家私人企业的法律顾问。) ) Q. S) N+ Q1 }
剑桥与牛津的情意结 5.39.217.76- \7 d. y2 G5 M& B5 y9 Y
  根据资料,剑桥的历史可追溯到1209年。当时聚集了不少因宗教、社会或学术思想分歧而被逼迁而来的牛津年轻学者们。到了1284年时,剑桥最古老的彼得学院(Peterhouse)建立后,整个精英的学术建设更为集中,也为日后剑桥大学城的孕育铺下了深厚的奠基,并创造了与牛津分庭抗礼的骄人光环。这数百年来,两所大学城都在暗劲较量,宛若我们武侠世界中的少林与武当,各绽异彩,而两者都是众纷学子们梦寐以求,欲予叩敲的学术金殿。

+ A- h+ ]6 _& u, Y  n深秋的剑桥后院,是大自然最钟爱的地方。
5.39.217.76$ D% B1 q7 L* W  ]9 v* C6 r1 J
  剑大(University of Cambridge)实际上是由剑桥众学院(Cambridge Colleges)合组成的。在这约30所学院中,又因各别学院的专项领域成绩而成就了更精细的剑大傲世代表,如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耶稣学院(Jesus College)、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基督学院(Christ's College)及王后学院(Queens' College)等等都是广为人知的金字招牌宝殿。 5.39.217.76& W, m6 z4 B) g1 A! M; k7 \3 V# s6 J
出行锦囊
[size=-1][size=-1]  剑桥位于伦敦以北,由King's Cross火车站乘火车约需1小时的车程,沿途有典型的英国田野风光养眼。记得在剑桥站下车,并转搭到市中心的巴士。
& L, v6 d' A3 \3 f[size=-1]  天气变化很大,一般要比伦敦低温。十一月时已很冷,所以要带足保暖衣物哦。
4 d8 Z# C1 O+ m# q- q& A* o- O. u; N[size=-1]  剑桥网站:www.cambridge.gov.uk/leisure/tourism
2 S' E5 p6 E1 G; z/ X( G4 ^) X6 a2 @. F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