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台湾的朋友对岛上的政治生态感喟说:“只看立场,不问是非”的政治观是危险的。诚然,台湾政治的蓝绿对峙、壁垒分明,固然是两党制衡的标竿,可它的发展已臻“偏蓝偏绿摆中间,议题是非摆两边”的地步。3 m5 n5 P& J; n
8 J/ N; e" ]) j$ Q1 Z4 l3 Y* X公仔箱論壇换言之,朝野政党已将本身的兴衰存亡完全付托于选战的得失,而这又胥视各自政党的组织力与动员力的优劣。难怪不少台湾民众普遍以蓝绿立场的观点来看议题,是非对错反倒成为次要。因此,针对议题的硬拗瞎瓣已司空见惯。这种撕裂整个社会的两分法已如水银泻地扩散到各阶层,塑成了一种特有的形态。
7 {% R: B3 y9 {5 v5.39.217.76
6 o# r0 `$ |# `) E- s部分民众过度宽待忍耐民联tvb now,tvbnow,bttvb* j# R1 L6 X' t4 Z
" x3 a4 D* X-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perlis kedah campaign 030308 flags当前大马的政治生态似乎也不逞多让。长久以来,老牌执政党人备受民众诟病的是,举凡遭人检举,不问事件情由,均会抢时发难,指责举报者心怀叵测;甚至有动摇国本之嫌。tvb now,tvbnow,bttvb" |) Z& A: k. d4 k3 m# B* u
) x0 t7 w: a5 O5 V# D% z; t5.39.217.76曾几何时,308政治海啸过后,狠批恶评执政党已成为了新时尚。积压已久的民怨,也随着五州政权的更替,逐渐发酵成为一种对新政权的殷切期待。一些对前朝余恨未消者,为了不让旧势力的复辟,很容易便陷入了上述所谓的“只看立场,不问是非”的迷思盲点。公仔箱論壇4 |4 {) c) }' [
% L9 f5 R5 ~( ]0 O) }. N'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其实,他们不一定对民联的一切照单全收,但殷切的期待往往会不期然驱使他们放宽对民联的宽容忍耐度。有些矫枉过正者甚至有意无意凸显出一种畸形心态,认为民联“百是而无一非”,任何对民联的批评,不论是非对错,皆一律视为国阵的宣传伎俩。筒言之,民联是不能受到批评的。tvb now,tvbnow,bttvb8 i. v* ^- c$ j3 h6 x
* z k' F' D" O4 itvb now,tvbnow,bttvb监督对象应该涵盖朝野双方公仔箱論壇0 |' ?6 P4 d4 S) L, o3 s( t, M
3 a+ d$ A7 i0 @( v2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站在民联三党领袖与党员的立场,当然会对任何形式的批评不以为然。毕竟,护短乃人性的普遍弱点。然而,若以民众利益的视角为出发,这种不问是非、抗拒批评的盲目“专宠”,势将助长受宠者的骄横拔扈,同时也形同自我卸除民众对政党的监督制约。5.39.217.762 n: u7 V7 L7 n w6 y
4 c ~8 l, O+ B; p3 `. v当下,我们需要厘清并纠正的观念是:选民监督政党应该涵盖朝野双方,并以理性来衡量议题的是非对错。“监督”不意味着专对执政当局单方面的鞭挞。人民期待两线制衡的出现,既然是以遏制一方坐大滥权为出发,就更应该慎戒堕入这种迷思的桎梏。诚然,人民固然抗拒执政党的坐大滥权,但另一方面,不受监督的在野党一旦上台,其重蹈覆辙的可能性是不容否定的。/ T! K3 K9 n4 l" H: {; t) A
" [- {, s' M x" ]9 `% E' Ltvb now,tvbnow,bttvb政策比拼应是两线制的主轴
1 B. F- c5 \% v* l" s! z) Z9 C/ m. f& \- s8 l# {
普罗大众对两线制的认识不外是:执政党若是政绩不彰,乏善可陈,自然就必须要下台鞠躬、备受取代。这是浅显不过的道理,可现实中,这种政党轮替要真正发挥其功效,首先需要具备旗鼓相当的条件。这不单取决于朝野双方在议会里的席次,也同时应该反映在双方议员的问政表现与素质上。
! H9 n# E- v8 r* s( }
1 [+ K: V7 y$ b公仔箱論壇polling day 080308 voting如果改朝换代仅只是出于选民对原执政党的怨恨和惩罚,而摇身一变上台执政的原在野党,却又眼高手低无以满足民众的期待,最终它可能引发人民对政党政治产生信心危机。
5 H. y# f6 ~# u9 [7 A)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q2 t4 f+ `. @
平心而论,既然朝野皆认同“人民是老板”,纳税民众就有权利要求朝野政党以良性的比拼,作为争取支持的手段。比拼政绩应该是贯彻健全的两线制的主轴。相反的,“拼烂斗臭”的朝野对峙,只会使国家社会陷入空转,人民无所适从。5.39.217.763 H/ z( L6 ]9 H) o8 C: B
5 l U/ L2 C( e" ~+ v( [tvb now,tvbnow,bttvb“选人不选党”促成良性竞争
8 ]+ U+ M/ T4 G! T5.39.217.76
1 W/ t D1 _: w( C; c2 s/ B! s8 R.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问题的征结是:一个逐渐滑向“只看立场,不问是非”的社会,往往会使民意膨胀的一方恃宠生骄,进而产生一种浮夸虚骄的心理,以为广大选民所乐于追随和矢志支持的,非属本党不可。大选中所谓“选党不选人”的口号,何尝不是这种心理效应所致。
7 r2 f0 u: X; {公仔箱論壇
5 V4 h' N t, \. x T( f+ L( @结果,人气再旺的政党,如果走不出这种虚骄,它在大选时的调兵遣将,便可能陷入滥竽充数、用人不当的泥沼,进而严重影响该党问政的素质。与此同时,倘若民众普遍笃信“选党不选人”的号召,人气衰败的一方,势必难有招架之力,届时更遑论能够发挥制衡的功能了。
* ?) u) X2 {; y2 u, A( l公仔箱論壇
0 T( z" x8 ?! m$ S% R0 Qtvb now,tvbnow,bttvb精明的选民当不会尽把所有的鸡蛋搁在同一个篮子里。他们要良性的比拼,当然就必须确保朝野双方的优质人才俱能在大选中过关斩将。民众要能如愿以偿,兼得双方良才为国效力,恐怕别无他方,只有“选人不选党”这一选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