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樊綱﹕中國迅速復蘇的根源


6 B8 \, n+ d4 M6 R4 m# g
中國GDP預計在2009年年增長了8.7%,又一次是世界各國最快的增長率,第四季增長率達到10.7%,而2008年第四季增長率只有8.7%。對其他各國而言,中國能輕易地擺脫金融危機,2010年如此強勁的增長速度預示2011年的增長也不在話下。
/ b( n7 V- E. {6 U5.39.217.76
& P0 K& |8 o: g0 Q
但事實上,保持中國經濟增長並不是易事。金融危機發生之初,中國迅速採取的經濟刺激政策起到關鍵作用。早在2008年10月,也就是危機剛發生之時,為防止經濟進一步下滑,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政策。由此產生的財赤相當於2009年GDP的3%,產生了3%的GDP增長,而2008年的赤字理論上幾乎為零。tvb now,tvbnow,bttvb, g) Q$ o+ ?; Q+ C

' E( f! w; ~% |! m7 e5.39.217.76
& K+ V$ ^& k  l# f

* E' o& Q- k, s' Y6 ^2 O公仔箱論壇中國所謂的「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也起到了一定作用,2009年,銀行放貸增加了34%,M2貨幣供應增加了27%。雖然貨幣增發加大了通脹壓力和資產泡沫風險,但這確實保證了中國經濟在金融危機來臨之時,沒有跌入深度下滑。其他政策也有效地刺激了房市和車市的消費需求。tvb now,tvbnow,bttvb6 l5 P2 W) m% }4 ]& q
但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這沒有解釋其他採取更激進政策的國家為什麼沒有達到同樣快速復蘇的效果。還有,為什麼中國政府似乎有更多的選項來實施政策。公仔箱論壇( F7 N; G" D0 d8 j3 h1 A' d
危機爆發前,中國預算實際上是盈餘的,政府的債務和GDP比率只有21%(現在約為24%),遠低於其他主要經濟體國家。這就給了決策者更多自由來擴大支出應對危機。而且,在雷曼兄弟倒閉之時,中國銀行的不良貸款比例也很低。這也允許中國政府有更多的政策選項。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F* c. e4 z# Q

, {: q9 q  p" @
% r- w! L! }1 v$ ?& `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6* D3 N0 {* R- S5 ?6 @( w
反周期手段 防止經濟過熱公仔箱論壇5 Y+ f  P: \3 I  G; w7 |4 y/ V9 p
進一步來說,在全球危機來臨時,中國經濟運作良好。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中國採取的謹慎宏觀經濟政策,包括早期的自我調整,使得中國經濟位於相當有利的位置。從2004年起,中國經濟開始了一輪快速成長,但政府官員並沒有放任其自由發展,而是採取了反周期手段,防止經濟過熱。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l( e. J% A; V' c) C
在經濟快速增長之時,政府更加大了調控措施,預防資產泡沫、地方政府過度投資、中國商品在全球市場上的過度氾濫等。房市過熱在2007年9月底結束,防止了全國範圍上的崩盤,而隨後股市泡沫也得以控制。與此同時,地方政府大量投資項目被叫停,控制出口增長放緩的措施,包括人民幣20%的升值和出口退稅大幅縮減,將增長率從約30%降低到2007年後期更為理性的17%。
$ d! E- h) F; S" e  r1 {' i$ z: {& u公仔箱論壇於是,到了2007年第四季,也就是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的一年前,中國經濟已經開始降溫。從2008年第四季的13%增幅下降到2009年同期的9%。5.39.217.76: a, E# W6 t, s# S4 K1 T, V( U
簡言之,中國在全球危機爆發的一年前就開始調整政策,這比其他國家都來的要早。由此得到的經驗就是:政府在經濟過熱之時就要迅速採取措施,不能過度追求增長。這樣的做法對於發達國家和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同樣有效。) U( W, e  Y5 @* j5 T: z
宏觀經濟政策 依賴行政干預tvb now,tvbnow,bttvb' s" O+ `3 i* q# G4 b. }
當然,中國經濟也有結構性和制度性問題。宏觀經濟政策或許過於依賴「行政」干預。當絕大多數主要市場參與者對市場信號不太敏感之時,這就需要像中國那樣,採取行政手段來控制事態發展。過去30年的行政干預說明,至少在絕大多數時間,中國一直對經濟過熱保持警惕,一旦出現就出手干預,而不考慮「聰明的」市場參與者的抱怨之聲。
6 r0 ]. m& k, ^3 {1 j5.39.217.76當然,政府有時也過於敏感,但這對於經濟發展之初,對於第一代那些具有「獸性」的年輕公司而言,過度防範或許比不作為要好。實際上,當國家經濟增幅持續超過9%時,政策監管者的警惕也是正常的。
0 @8 H8 f: x% L6 ~) J' `5.39.217.76毋庸置疑,政府宏觀經濟管理過度也會延遲必要的市場導向改革措施的出台,但金融危機告訴我們,21世紀的市場經濟需要政府有效的參與。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政府的積極參與可以防止經濟過度起伏,這也是西方國家在發展初期所遇到的問題。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Y5 |6 I0 a. u" N9 Y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10$ h# I% O- t+ F# C7 {( _

! B" J" r' {7 ^2 B3 F# M6 v
! i3 Q2 V( N  E9 f8 a3 S

) U* I& ^9 f4 `6 S! V* W作者是北京大學和中國社科院經濟學教授、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改革研究基金會秘書長、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
0 W7 j, K, d" n' E) i公仔箱論壇: T  ~% a& ^$ _" u

4 J6 K& T5 n1 c* \9 j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