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217.76& @. F6 o, n7 d
警政署動員一萬多名員警在全國提款機站崗,進行「全國反詐騙日」宣導,招致外界譏諷為「作秀」;但一天下來,不僅攔下多件騙案,也逮捕廿多名詐騙集團成員,這場「秀」不算白忙。
, }# T& `8 F: r) @5 x3 w; S將上萬警力投入ATM站崗,不僅有些民眾懷疑其效果,連不少員警都認為無濟於事。政府大張旗鼓宣傳「全國反詐騙日」,一些詐騙集團竟亦主動通令「休假一天」,尤其令人啼笑皆非。然而,檢視最後成果,一天擋下十多起案件,阻止一千多萬元詐騙匯款,透過全台媒體報導而收到廣泛的社會宣傳,這場動員也算功不唐捐了。5.39.217.763 S/ A+ y4 a- t0 F
近十年,隨著電波技術的日新月異,電話詐騙已成為干擾台灣社會最嚴重的犯罪活動。人們隨時隨地可能遭到詐騙電話的侵犯或騷擾,即使明知對方是歹徒,卻因對方在暗處、自己在明處,民眾沒有反擊的餘地,也不敢反擊。尤其可恨的是,詐騙集團通常選擇弱勢、資訊閉塞的族群下手:許多老人接了一通電話就將終身所得斷送給了騙徒,而一些將帳戶提供歹徒使用的貧弱階級,更常常成為司法追訴的代罪羔羊。
$ x4 ?" q# o( X3 \*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種誆誘弱勢、不勞而獲的行徑,何其惡質。然而,由於歹徒深諳規避之道,發話基地往往設在境外,增加了隔海追緝的困難。再加上相關法令未能與時俱進,詐騙者即使遭緝捕,往往只是判處一、二年輕刑,更遑論追討犯罪所得、還被害人公道。也由於這種「利重刑輕」的環境,犯罪集團多半有恃無恐,且隨時翻新花招,隨著社會變化更換其詐騙策略;近兩年台灣詐騙集團更吸收跨國成員,將行騙範圍擴及大陸及其他東南亞國家。從貿易出口到犯罪輸出,這難道不是台灣之恥?
' z* O2 x* X) s8 H( X: J1 C' ]前回台中破獲詐騙集團,最年輕的成員居然是才十三歲的少女;日昨刑事局逮捕的詐騙集團首腦,則是滿不在乎的廿歲年輕男子。三名女大學生上月更向警方供稱,詐騙大陸民眾「錢真的很好賺」,每筆可獲百分之六的分紅,有時一個月即可領到四十多萬元。高利誘惑下,出現這種「罪犯年輕化」的趨勢,可見詐騙犯罪對社會腐蝕多麼嚴重。
/ J' A9 u8 b" a$ I0 b$ W; Q公仔箱論壇4 g0 b2 \. @( Z" U
( B! c* Q: e0 j9 O1 R6 x R
3 P u9 |0 r) e* B o5 p% w詐騙集團之所以如此囂張,政府長年查緝無方,有其不可推諉的責任。癥結在於,詐騙不僅在法律上被視為輕罪,警方還往往認為受害人本身的「無知」也有責任;因此防治策略一直偏重「宣導」,而輕忽系統的部署追緝。回顧近十年詐騙歷史,最早是使用「利誘」,謊稱受話人「中獎」要求匯款;後來進化為「官威恐嚇」,利用檢警或行政機關名義威誘民眾提存金錢到指定帳戶;近兩年更推進到利用網路購物詐騙金錢及個資,受害對象則多為年輕族群。事實上,如羅曼菲那樣聰明的舞蹈家,在打電話向銀行老闆查證後,都還被騙;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黑暗地帶,顯然不是政府搞一天宣傳活動就阻擋得住的。5.39.217.76) X7 H, z% K* n
打擊犯罪,靠的主要是紮實的基本功。要破解電波時代的集團詐騙,除了宣導,更要提升警方的智慧、專業和積極性。尤其,當詐騙集團已經發展成跨國經營,更需要精密的抽絲剝繭,長期不懈的追蹤分析,透過跨海和跨國的合作,才能犁庭掃穴,消滅犯罪集團境外運作的基地。對內而言,每天層出不窮的騙案,如果能整理出幾個典型拍成短片,甚至寫入電視劇情,對於易於受害的族群當會有更好的教育作用。
) v$ Z6 @' ]! J2 U/ O. ttvb now,tvbnow,bttvb這是個遊戲化的時代,女警扮辣妹宣傳反詐騙固然可以吸睛,但要對付精通電波的罪犯,除了苦口婆心站崗勸導的人民保母,還需要更紮實精進的警察專業,才能奏功。別忘了,詐騙集團休了一天假,會更用力把那天的「業績」補回來;日日時時都有詐騙電話,警政署的反詐火力,不能只是在「全國反詐騙日」作秀一日。 ( s# f! d b0 M) w$ t( M# o
9 a2 L& K+ ?2 E! w+ v3 m5.39.217.76
& ?, ?+ K' t3 Z& \公仔箱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