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柏林圍牆倒塌與台灣海峽開通


! R8 H& L7 b; k. K$ p2 m
今天是柏林圍牆倒塌廿周年,德國方面贈送台灣的一堵柏林圍牆切體,在台北市信義路台灣民主基金會前庭剪綵展示,馬英九總統應邀致詞。
. K: q) i+ @5 P0 g6 ]1 X公仔箱論壇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九日,柏林圍牆被兩德民眾聯手推倒,在西方本位的歷史詮釋中,此一事件標誌著共產主義政經體制的瓦解與將世界撕裂對立的冷戰之結束。
% N( n- u5 p" n& ]+ x/ h4 A2 Xtvb now,tvbnow,bttvb
  L0 S: d" v; C% F
5 g8 |, T5 ~; R5 N1 l" \2 K
tvb now,tvbnow,bttvb  w: R* p* i- m
其實,若以更具高度的大歷史觀點來看,共產主義的動搖,與冷戰對立的結束,皆非始自柏林,而是肇發於台灣海峽。世人以為,共產主義的醒悟始自一九八六年蘇聯元首戈巴契夫的「新思維」,但真正的答案卻是始自一九七八年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世人也以為,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兩德民眾推倒柏林圍牆,是受統治者對共產政經體制的抗議經典事件,但真正的答案則應是早在當年四月十五日至六月四日持續了七周的北京天安門事件,給了兩德民眾啟示;世人又以為,冷戰局面的化解,始自一九八九年的柏林圍牆的倒塌,但真正的答案卻應是肇端自一九八七年蔣經國的解嚴與開放台海兩岸交流。
' |+ m( [$ [$ Q- I9 n) R. e5.39.217.76

/ k4 E, k; U6 b" q* i; Utvb now,tvbnow,bttvb
: R& U) ?: ^8 s

6 M8 e: N! S; ?柏林圍牆的推倒,其實是一個偶發事件。當時,東德當局原本只是計劃開放東德人民的旅遊限制,此一決策卻被錯誤地發布成即將開放柏林圍牆的命令;但這個錯誤的政令立即受到民眾熱烈歡迎,使上街慶祝的兩德民眾在激情中將圍牆推翻。相對而言,蔣經國宣布解嚴與開放海峽交通,卻是經歷了至少十餘年的反省及經營,而在他用盡了上天給他的準備時間後,才宣布並啟動開放海峽。幾十年來,台灣因與大陸的軍力與綜合國力相去懸殊,在所有「分裂國家」間(南北越、東西德、南北韓)受共產政經體制的威脅最大;但因蔣經國的因應、經營、準備,遂在大小懸殊的凶險情勢中,仍能將局面撐持至「台灣全面民主/大陸改革開放」的今日。因此,對蔣經國及台灣而言,海峽開放不是偶發事件,而是一個經歷深刻規劃與經營的事件。 1 l' B% k: D! s$ F- x" R

  n0 R; H, |" V1 v+ Q8 U  Ytvb now,tvbnow,bttvb
) E; T& L! K# f" x: V; n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1 C% p5 Y. o* ~( {( [, [- K7 a- R6 E
同樣的道理,對於中國大陸而言,早在一九七六年就發生「粉碎四人幫」,及一九七八年就出現了「改革開放」的思維,更在一九八九年發生驚天動地的天安門民運;這些重大的歷史事件,皆不像柏林圍牆倒塌那般臨機性,而是因經歷了「三十年浩劫」長期蘊蓄而爆發。畢竟,前三十年的中共政經體制,相對而言,是同期歷史中最殘暴愚昧的政經體制;因此,黨內的反省也最深刻(所以有「粉碎四人幫」的鞭屍政變,及「改革開放」的大修正主義),民間的抗議與期待也最強烈(所以有六四事件)。就某種意義來說,中國大陸之所以有今日,其實是由中共內部以鄧小平為首的反省改革,與以六四事件為代表的民間期待,所協力完成。這些轉折殊非偶然,而皆是幾十年的生靈血淚所催動。 9 v! A+ V6 S( z, f) u

6 Y& V2 D  H& p9 e+ @' O! n9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x5 A; W. s3 U  k
公仔箱論壇% `% r6 y6 l7 Q' H$ A8 i. \; @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上世紀末葉共產主義政經體制的瓦解,與軍事對立的冷戰之熄火,不是始自戈巴契夫的「新思維」,而是始自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也不是始自柏林圍牆倒塌,而是始自蔣經國開通了台灣海峽。而且,朝今後的歷史來看,中共的「改革開放」仍將是共產專政修正轉型的指標樣板,而台海兩岸的互動更有可能為人類文明的「和平發展」寫下新頁。
7 X( n( T1 w& U% w1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 h6 G6 v# [9 d5 s5.39.217.76. E/ p: {" Q- b# l; p
5.39.217.76% K! w/ E$ G; t7 Z8 a0 a: L
不須讚嘆柏林圍牆的倒塌,兩岸人民應知,台灣海峽的開通其實是更重大的歷史事件。德國人拆除了人造的柏林圍牆,兩岸則開通了天然的台灣海峽。柏林圍牆既倒,兩德必須立即面對;但台灣海峽既開通又區隔,卻給了兩岸從容進行「和平發展」的條件。六十年來,從解放台灣、反攻大陸,走到改革開放、開放交流、雙贏共生、求同化異;從「和平統一」,走到「和平發展」;兩岸其實一直走在歷史(戈巴契夫/柏林圍牆)的前面,未來更有機會為人類歷史創造新的典範。
1 d: J% E' ?6 Y& h

1 E: u2 T5 x# k; N(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v$ V5 [  o9 ~% Q3 S& J
公仔箱論壇" B7 V. h$ z( ~) K6 o
共產專政的轉型與戰爭陰影的消除,其實柏林圍牆尚未給世人最後的答案;此一答案是由台海兩岸領先作答,經二十年來的互動激盪,如今在「和平發展」的主旋律下,愈來愈理智,愈來愈昇華,世人應可期待一個典範式的答案,將在不日繳卷時呈現。   b0 s/ \' I- v/ |6 R4 \' Z3 M/ p9 X1 Y

/ S) E& F4 p9 V5.39.217.76! x  {/ V" q9 g( s( I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