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即將消失的國度-馬爾代夫【14p】

即將消失的國度-馬爾地夫[14P]/ S$ f/ U6 H8 M! _5 l) y
tvb now,tvbnow,bttvb& h( }( j1 ?3 i1 A

* P, A: {. w7 I( ^" a5 {(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1 a. f1 U/ V% W
+ t$ o* Z( I# f& P# ?

" J) x, S; }" etvb now,tvbnow,bttvb
8 H8 F' u# {3 d) c. w9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h( `& I  m0 y5 e

" s" C$ s4 F0 X0 h) W! u& ~
. ~5 Q% n4 }+ I6 k- Y) Qtvb now,tvbnow,bttvb
' d3 d9 @. k# H+ X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9 E8 @7 r3 U/ c6 D" D, w  {  ?, ^

" U) q' c! M2 O( S, k" p+ u0 ~' Ntvb now,tvbnow,bttvb
4 l' c; |0 U0 [! c
1

評分次數

  • k23bb

本帖最後由 華南虎 於 2009-10-19 02:08 AM 編輯
1 Y& b# B2 j1 n. }6 a( j" A5.39.217.76
3 c* Q% i/ h; c) @7 s5 J公仔箱論壇馬爾地夫舉行世界上首次水下內閣會議
5.39.217.765 c' Y4 B5 a9 A$ `7 j% E
5.39.217.767 @. ^5 q% A0 g" y( y; J5 |

10月17日,馬爾地夫漁業和農業部長易卜拉欣·迪迪在水下簽署文件。新華社/法新

  作為低海拔國家,馬爾地夫正受到全球氣候升溫嚴重威脅。為提醒各國採取行動應對氣候升溫問題,穆罕默德·納希德提出在水下舉行這次內閣會議。新華社/路透

  新華網科倫坡10月17日電(記者 劉咏秋 陳佔傑)馬累消息:馬爾地夫總統穆罕默德·納希德17日召集12名政府內閣成員,在該國海域一處4米深的海底召開了世界上首次水下內閣會議,以呼籲各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馬爾地夫總統府官員說,納希德和其他內閣成員身穿潛水服,在該國首都馬累東北約35公里處的吉利島海域水底舉行了為時30分鐘的會議,會議期間內閣成員簽署了一項要求各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決議。   馬爾地夫總統府在一份聲明中說,納希德和內閣其他成員用防水筆簽署了印製在白色塑膠板上的決議,這份名為《來自前線的緊急呼救》的決議將送交今年12月份舉行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納希德浮出水面後表示:“我們試圖向世界表明馬爾地夫正在發生什麼,以及如果不採取措施遏制氣候變化,馬爾地夫將會發生什麼。”   馬爾地夫由1192個珊瑚島組成,全國平均海拔只有約1.5米。根據科學家最近發佈的研究報告,如果全球變暖的趨勢繼續下去,馬爾地夫將在本世紀內消失。
6 r3 r% ]8 ^+ o$ ?+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0月17日,印度洋島國馬爾地夫首次在水下召開內閣會議,馬爾地夫總統納希德主持此次水下內閣會議,有十四名內閣部長參加。馬爾地夫此次召開水下內閣會議的目的是引起國際社會關注,提醒人們全球氣候變暖對島國造成的影響,告知人們低地島國面臨的危險和困境。圖為16日馬爾地夫內閣為潛水開會進行最後一次綵排。6 W. r6 {' l8 H1 U& s5 h1 y

馬爾地夫內閣為潛水開會進行最後一次綵排。

16日,馬爾地夫內閣為潛水開會進行最後一次綵排。

10月17日,印度洋島國馬爾地夫首次在水下召開內閣會議。

10月17日,印度洋島國馬爾地夫首次在水下召開內閣會議。


1 X- a9 F/ F  k/ Q8 E7 ]: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B/ ~& t! d7 ?; ]

10月17日,印度洋島國馬爾地夫首次在水下召開內閣會議。由總統納希德親自主持,十四名內閣部長參加。他們戴上水下呼吸裝置,潛入深約6米的海水中進行會議。馬爾地夫此次召開水下內閣會議的目的是引起國際社會關注,提醒人們全球氣候變暖對島國造成的影響,告知人們低地島國面臨的危險和困境

请大家响应环保,人人有责

1

評分次數

  • k23bb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