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近陸續公布經濟數據,但民眾卻發現今年上半年地方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總和高出全國核算數據約人民幣1.4兆元(約新台幣6兆7200多萬元),中央與地方之差接近10%,引發各方關注。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G( o" Z4 P/ t
香港中通社報導,中國經濟目前正處於關鍵時刻,一系列經濟統計數據不斷出爐且頗令人關注。日前除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年中經濟宏觀數據外,各省市地方的年中經濟數據也陸續相對公布。但眼尖民眾發現,中央與地方數據相差接近10%。
* N, T9 ?' c$ S- {6 q$ a0 n
. `0 d# F0 X7 Q) ]. J. t公仔箱論壇 報導表示,按照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GDP較去年同期增長7.1%。而在各地數據中,只有5個省份低於全國速度,1個持平,1個尚未最後核定,有24個省份高於全國速度,其中15個省份的增速超過10%。各地數據加總後,高出全國數據接近1成。公仔箱論壇$ B& G3 a% V7 H& m. h; B'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 k o8 j7 Z0 K+ ~* n. v' V( x1 [
報導引述相關人士的話表示,根據中國現行國民經濟核算制度,中央和地方是分級核算GDP。中國國家統計局根據掌握的基礎數據,獨立核算全國GDP數據,而不是對地方GDP數據進行加權匯總,換言之,中央公布的數據不是地方數據層層加總。也就是說,可能出現一定的差別。
W( F. J3 \/ | e- utvb now,tvbnow,bttvb
' s, t/ |' p: j1 D$ T8 F5.39.217.76 報導表示,陜西省統計局1位官員指出,地方GDP加總數與全國核算數有些出入本是正常,但地方數據長期單向偏高較多的狀況就不能說是正常。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許多數據是自己蒐集及統計,比較準確。而在考核壓力下,若干地方官員還是有GDP攀比現象,一些地方經濟指標訂得也脫離實際。
4 }' o& `8 z! Y' R公仔箱論壇
2 U5 i* _: d" S4 S. L& ]tvb now,tvbnow,bttvb 報導指出,有觀察者指出,統計作為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反映,在統計數據其實也集中反映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許多矛盾和問題,背後有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原因。
' ]9 E$ a( Q6 V! w公仔箱論壇
8 P. w6 i- Q/ ^+ f9 M: N6 ?公仔箱論壇 據報導,在一些地方,對基層幹部的政績考核中,GDP一直是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指標,而且存在GDP指標「層層加碼」現象。中央提出8%左右的預期目標,到了縣級政府就層層加到百分之十幾。這種違背科學發展觀的層層加碼,必然影響基層數據質量。
, u; T( G0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P/ _6 n9 U& I- d: d; p
報導引述1位河南官員表示,統計數據失真給宏觀決策提供錯誤參考。更大的問題在於這種統計數據互相打架的現象削弱政府的公信力,導致再科學的決策都會受到質疑,從而直接影響到決策的執行力。
3 C3 |4 G- G9 u( F, ytvb now,tvbnow,bttvb* o! i4 Y6 w+ w
報導指出,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認為,從已開發國家的經驗看,民眾更關心的是就業和物價等方面的數據。在基層幹部考核時,應大量增加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指標,盡量減少GDP總量和增長率方面的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