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古迹春水向东流

古迹,不是单一孤立的一个终点。古迹,也不是一条寂寥冷清的街道。古迹,甚至不限于偏执一方的面向,而是涵盖恢弘悠远的历史景观。大吉隆坡捷运工程准备征用苏丹街和茨厂街一带的30多间老店,也是这样。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K+ |$ l4 h" x( b8 D
隆雪华堂那篇振聋发聵的文告所点出的,乃至吉隆坡导游协会发起人古福才先生挺身所言,正是这个浅显不过的道理:“吉隆坡虽然没有罗浮宫,苏丹街及茨厂街就是我们活生生的博物馆。”
) o* O: J. N! X: C/ ?6 ?古先生举1920年6月1日成立的人镜慈善白话剧社(Selangor Yan Keng Benevolent Dramatic Association)为例,说明此处是全球推广粤剧的子宫,二战期间多场气势浩千的黄河大合唱还在这里举行,可谓是当时华人的精神寄托中心。
9 _9 O3 e& f. y* b% s5.39.217.76由此可见,国家基建公司当前决意所征得那一片片土地,并非只是一些没有生命的硬体建筑,同时可能殃及了承接其中的文化遗产,诸如“一般居民和业主的生活形态”。
7 G0 b* C4 `( V/ k3 ^那么,一旦失去了草民寄生百年的古迹,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发展的苏丹街和茨厂街的特色和卖点最终将会剩下什么?可惜,虽说“发展诚可贵,古迹价更高”,城市规划的工作者所着重的,往往都是“政治正确”的重点发展。
# [, `" ~, a  Q# Jtvb now,tvbnow,bttvb《光华日报》记者引述前不久马华总会长蔡细历医生和六名相关业主代表对话,所传达的重要信息,亦是这么一回事:“政治的微妙之处在于将不可能的变成可能,将可能的变成不可能。”
1 G3 ?( J# D6 `: Q+ A0 r6 q哗!可能和不可能,原来只在相去咫尺的一线之间。一个马来西亚的古迹存亡,到底取决于谁人手里,经过蔡总光天化日这一回合明明白白的指指点点,一切的玄机昭然若揭,联想翩翩,尽在不言中。
* z% b& z( Z) D/ A5 P/ ]' L一方面我们见证了谈判艺术的妙不可言,另一方面大家也感受了本科专业的彻底沦丧:屈服于一言难尽的政治角力,苏丹街和茨厂街最后上演的落幕,是喜剧还是悲剧呢?公仔箱論壇& S9 j2 G  O- c" O( h
人镜慈善白话剧社的庭院疏落,是这个国家古迹的未来写真吗?日晒雨淋,门窗日渐斑驳了,积善堂的墙都倒了。规划读本的激昂说辞,全是漂亮的门面话,蓝图堆砌应犹在,只是领导改;问世间,古迹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平壤核子能源研究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