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亞洲] 日本陶业祖师是徐州人

                                下载 (16.7 KB)) j( \1 j9 r2 t0 h* G
昨天 11:45 PM
6 ~2 q6 u9 x7 }8 B0 _$ v$ o8 m公仔箱論壇
5 y% L7 S% d' [+ C(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a4 q( T3 `& \" H* b( Q0 @9 `

. [7 E  Y. w  j' I. @7 t1月18日,记者从徐州学者杨世明处得知,经过多年的考察研究,他近日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紫砂界的一个历史谜团——金士恒的身世之谜。金士恒在日本被尊为“陶业祖师”,杨世明找到了金士恒就是徐州人的直接证据。
7 ?" `" x3 C+ M3 H" b* _6 Q  X
3 |2 m4 j6 D; R( W: a& H# _5.39.217.76  杨世明先生今年62岁,是徐州市收藏家协会紫砂专委会秘书长,同时也是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杨世明退休后沉心于紫砂史和壶艺理论的探讨,在国内紫砂同行中颇具声望。
) R4 s6 C. g# ~0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T, ?" R' Z' m
  金士恒是公认的将宜兴紫砂技艺向海外传播的第一人,但是金士恒是何时人、何地人,一直是紫砂史上的一个谜。在业内认为是紫砂界最权威著作的《中国紫砂收藏鉴赏全集》中,有多处关于金士恒的论述,249页上是这样记载的:金士恒、字子友,清代光绪年间紫砂名工。光绪4年(1878年,日本明治11年),应日本常滑地区陶工的邀请,和宜兴制壶高手吴阿根同往常滑,传授给鲤江方寿、杉江寿门、伊奈长三等3人紫砂“打身筒”制法及陶刻装饰技法达半年之久……是日本制作宜兴风格朱泥茶壶的开始。公仔箱論壇+ ]! n$ v, G2 l8 g' n7 e; c
5.39.217.764 W* b1 Z; r, J( _6 q) F
  杨世明说,关于金士恒先生的身世之谜,他关注很久了,也查阅了不少相关资料,但是始终没有一个确凿的证据或者史料能证明或查找出金士恒的身世。
' V/ f6 d$ k: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7 R9 R' R, _1 n& a3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中日之间紫砂文化的交流历史并不长,紫砂技艺的传播就更短一些,仅有132年的历史。中国向日本教授宜兴紫砂陶“拍打镶接”技艺的是金士恒,他被日本誉为“陶业祖师”。据著名考古学家、南京博物院原副院长宋伯胤考证,金士恒是“安徽铜山县人”“安徽徐州铜山县人”。为此杨世明曾专门写信请教宋伯胤“是安徽徐州,还是江苏徐州”,江苏有“徐州”,安徽有“宿州”,宿州有“南徐州”之说。但历史上“宿州”并没有“铜山县”。但宋伯胤没有给他回信,后来得知宋老已驾鹤西去,关于金士恒的身世之谜也就无从深入研究。! ~5 I; F  A' \) `4 y
tvb now,tvbnow,bttvb5 a. m" y: W& o  h
  2008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一只“竹制印盒”上的刻款让金士恒的身世之谜浮出水面——清代光绪年间的江苏“彭城” 人。杨先生在嘉德拍卖资料网上查看了相关资料:口径硕大,用料厚实。盒盖一周镌刻铭文“诗云,瞻彼其奥,绿竹青青。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盒身环刻咏竹长文,以“竹,物之有筋节者也”开篇,落款“彭城金士恒又记”……此竹印盒流传于日本,竹盒上墨书“金士恒造竹根肉池 乐古堂珍玩”,盖内墨书“明治十五年求之”。从竹盒上的书法看,应该为购买者的墨迹。5.39.217.766 [& p8 H& t% B% V' Z* j  T

2 y$ M# z, s6 X2 u9 H# q2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据此,杨世明肯定地说,这印证了他的推测:金士恒是江苏省徐州人。徐州,古称彭城,且全国只有一个徐州,一个彭城。《全集》也一再讲金士恒是“安徽徐州铜山”,而安徽也没有铜山。
1

評分次數

  • scum132


平壤核子能源研究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