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勿只顧私隱罔顧安全 設通報機制減少慘劇
[打印本頁]
作者:
katspi
時間:
2010-5-11 07:02 AM
標題:
勿只顧私隱罔顧安全 設通報機制減少慘劇
本港又發生精神病人斬殺街坊鄰里事件,儘管如此,政府推行社區精神科計劃的原則,仍然值得支持,但必須多撥資源增加支援配套服務,協助精神病康復者融入社會;而從上周末葵盛東慘劇看來,康復者失控前往往有一些危險信號,政府應該研究設立通報機制,讓精神病康復者的親友、鄰居通報高危個案,使其個案經理及早介入,以減少慘劇的發生。
' ~' |5 A4 ^. z6 D, D% k5.39.217.7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m9 M& T- i/ Y: F, e. L
公仔箱論壇/ t9 n( P& d, m
精神病患者長期住醫院,不但對醫療資源構成沉重負擔,對於患者也不是最好安排,政府多年前推行的社區精神科計劃,鼓勵康復者重投社會;但是,這個計劃必須有相對足夠的支援配套措施,才有可能成功。有精神科醫生指出,類似計劃英國做得最成功,英國把減省醫院精神科病的資源,全數投放在社區支援康復者,真正做到「錢跟病人走」。
3 ^) ^( C6 z+ Z5.39.217.76
& p% T* L' h* ]3 m+ Etvb now,tvbnow,bttvb
9 T2 _9 \) u5 {. i$ O" ]3 U3 ]
本港的情又怎樣呢?根據醫管局
公仔箱論壇 a' I! L4 T+ l# A! L% E/ E
的紀錄,近年公立醫院精神科病人數目持續增加,例如2004至05年度有125,626人,2008至09年度增至154,625人,增幅達23%,精神科病則由4,714張減至4,000張,減幅為15%。病人與病數目的消長,與社區精神科計劃有關。但是支援配套足夠嗎?以精神科社康護士為例,2004至05年度有103人,2008至09年度增至133人,表面增幅達29%,但與社區裏有超過15萬名精神科病人比較,連千分之一也不到。
, d9 b. b0 l, P4 _$ ]& @2 F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 g% F B" e; }
要求每一名在社區康復者都有社康護士跟進,不切實際,但是上述比例肯定未能符合實際需要,當局須制訂合理的社康護士與病人比率。政府推行社區精神科計劃,不排除有資源運用的考慮;不過,「節省資源」不應該是首要考慮,否則是政府把有潛在危險的精神病人推向社會,乃不負責任的做法。政府應該撥出更多資源,包括增加精神科醫生、社康護士人手和其他配套設施等,使支援服務有效推行。
1 D8 h S8 w$ N! h$ Ytvb now,tvbnow,bttvb
$ a1 t" Y6 B8 r/ z1 ltvb now,tvbnow,bttvb
9 N2 l/ {' n% L2 M/ o$ k$ z
. q' m# w& I) z' {3 @
家訪最能判別病情
5.39.217.76) C8 T: b+ j/ i+ v3 L
, T& g1 f+ y! ^tvb now,tvbnow,bttvb
不能由康復者說了算
5.39.217.76+ k: F: z) X$ o- }' x
5 V4 I9 ]: o9 U& M9 B
今次葵盛東慘劇,疑兇曾經拒絕社康護士的定期家訪,醫管局行政總裁蘇利民認為精神病康復者並非犯人,有不接受家訪的權利。對於這個說法,我們不敢苟同。據了解,在醫學上,精神病難以根治,患者只能靠藥物等控制病情。因此,精神病康復者的個人自由固然值得尊重,不過,若康復者有潛在危險,而家訪最能觀察其病有否惡化,為了周遭鄰居安全,是否接受家訪,就不能由康復者說了算。10年前,疑兇因為精神分裂,斬傷妻子前科,被法庭判囚32個月,他「突然」拒絕家訪,現在看來是病情轉變的表徵。
% ?8 \+ r0 A- N8 g8 q公仔箱論壇
; ` n8 X% _' x1 b5 H) p1 n3 J) J
從過去一些個案顯示,拒絕精神科社康護士或社工家訪,其實是康復者釋出的危險信號。約3年前,天水圍發生患精神病的母親麥福娣把兩名子女擲落街後跳樓死亡的慘劇,麥也是在案發前拒絕社工造訪。據一名女學生透露,她造訪過麥的女兒,在其客廳和麥的兒子的睡房,見過麥寫的「死」字。社工如果能夠到訪麥福娣一家,以其專業觀察,或許可以發現更多蛛絲馬,有了現場感受處理可能不一樣。
tvb now,tvbnow,bttvb2 M! l6 j2 @; B& p7 Y, [% U# A4 k
% [) ~( M: J( `" R! g: `2 y& S% M9 L! ^
所以,若有精神病康復者拒絕家訪,不宜等閒視之,當局必須有機制確保康復者接受定期家訪,以收防微杜漸之效。事實上,康復者的暴力傾向惡化至行動,他們也不能自制,所以,對有暴力前科和傾向精神病康復者的處理,必須在尊重其權利和其他市民的安危之間,取得適當平衡。嚴格而言,例如強制家訪也是保護康復者的步驟。
" x- h- R; `% Q+ L0 K5.39.217.76
+ [ A- M/ F8 y$ s! q
/ }0 f3 M6 L, Y8 O, U
目前約有4萬名精神病康復者在社區,當局一再表示他們有暴力傾向者不多。不過,人們無從知悉康復者之中,哪些病情轉趨惡化,與康復者接觸最多的為其親友、街坊鄰居,我們認為若有通報機制,市民又有一定意識通報,相信可以起到積極作用。
9 g" `; S+ ]2 V9 u+ u0 T6 y0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3 c- ~* V9 q4 e$ }
公仔箱論壇) }0 _0 H. ~4 n, R
以葵盛東慘劇的疑兇為例,據其鄰居表示,疑兇對噪音非常敏感,每聽到嘈吵聲就大罵,又曾經用鐵通擊打鄰居閘門,要求保持安靜。一年多前,疑兇以為鄰居傳出嘈吵聲,持刀拍門,更企圖強行衝入,幸鄰居及時關上鐵閘,夾疑兇持刀的手,其後重開鐵閘,疑兇抽回手臂跑回家。不過,這驚險一幕,鄰居見無人受傷
,並無報警,事件不了了之。類似這種情,跟進疑兇情的個案經理或社康護士,若能得知並介入處理,斬殺慘劇或可避免。
+ ~; x, o. R) c5 @9 d' J- X, ztvb now,tvbnow,bttv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F* w! Y+ H* f6 _
! m: x n. F* Q5.39.217.76
: {3 q. l3 \# }5 [tvb now,tvbnow,bttvb
以不違私隱條例為前提
- e9 }6 v! a4 O8 C3 p+ n5.39.217.76
; {- y) Q& i8 _7 y1 f
康復者資料應知會房署
+ h/ g: A _3 T4 n9 Z
' X( ?2 N% w- p6 T( \公仔箱論壇
另外,類似葵盛東慘劇疑兇的人,有精神病,也有斬人、坐牢前科,出獄後獲恩恤安排入住公屋,他們的情社會福利署應該知之,我們認為政府應該研究在符合私隱條例的前提下,社署宜把有關康復者的基本情知會房屋署,再轉告管理公司人員多加留意。今次慘劇,死傷者有管理公司人員和保安員,他們是否與疑兇有過節而成為襲擊
目標,值得注意。
' g6 n1 @/ }$ c: ?* D5.39.217.76
5.39.217.766 T% V _1 o4 T& b) |) }- s
+ T+ p4 e% h3 V* }% }6 h
部門之間太多「防火牆」,基本情互不知會,容易出現信息不靈通以至無法及早預警的問題;今次葵盛東斬殺慘劇,再一次說明部門各自為政,受害的是市民大。我們希望部門之間加強協調、在適當增加資源和建立通報機制之後,一方面協助精神病康復者融入社會,另方面可以增加與康復者共處的親友、街坊、鄰居的安全系數。
& O3 N/ X7 U7 {% j; x公仔箱論壇
$ H6 S; \ x+ P' w7 C$ s" T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 }/ @5 }3 ?" V6 g0 ^4 ~+ H
* P! C _6 A' B, J0 P& s9 Y公仔箱論壇
8 Q4 [) c" c w( v9 i8 |9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