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人工4500 神奇校長救活幼園
[打印本頁]
作者:
kamcman
時間:
2010-4-26 06:00 AM
標題:
人工4500 神奇校長救活幼園
近年教育界屢談「殺校」,前國際學校主任呂麗紅過去一年踏上救校之旅,以月薪
4500
元加盟元朗元岡幼稚園擔任校長,一身兼多職,悉心教導校內本地和南亞裔等學生,終贏得家長支持,令收生人數顯著上升,擺脫殺校危機。
近年教育界屢談「殺校」,收生不足的學校只能被迫停辦;去年只剩下
5
名學生的元朗元岡幼稚園,已半隻腳踏進殺校之路,幸得前國際學校主任呂麗紅接受兩折月薪以
4500
元加盟,全副心血展開一年的神奇救校旅程。她一人身兼校長司機清潔工,上午教書下午家訪晚上進修,以豐富經驗和流利英語引入優質課程,終在義工和家人等群策群力下令學校起死回生,學生人數至今回升至
20
的安全線,為村校爭回一口氣。
除了校長呂麗紅(右一),元岡幼稚園的救校團隊還有呂的丈夫謝鴻慈(右二),他擔任維修工程校舍設計師,任職救護員的義工鍾先生(左一)和其任職護士的太太
Judy
(左二)每逢放假都來幫忙,設計宣傳板等幫助招生。
位於元朗錦上路元岡村的元岡幼稚園,去年初全校唯一的教職員、即校長因病離職,學校只剩下
5
名學生,校監梁浩深為保校園只好到勞工處登廣告,用僅餘的
4500
元月薪預算「招聘校長」。事件即引起社會關注,結果殺出「神奇女俠」呂麗紅
——
一位有
20
多年幼稚園教學經驗的「白武士」參與救校。
45
歲的呂麗紅過去一年的「救校旅程」相當充實,還做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工作,例如入職後才發現需身兼數職,早上往元朗市「義載」學生返學,解決校舍位置偏遠問題。日常上課外,還要抽空打掃校舍,甚至為招生到元朗鬧市派傳單。每天傍晚又變「接線生」,時刻有家長來電查詢入學詳情,她還到
[url=file:///C:/Users/Man%20Kam%20Chuen/Documents/%E6%88%91%E7%9A%84%E6%96%87%E4%BB%B62010/%E6%B8%AF%E8%81%9E%E9%80%9A%E8%AD%98/%E4%BA%BA%E5%B7%A54500%20%E7%A5%9E%E5%A5%87%E6%A0%A1%E9%95%B7%E6%95%91%E6%B4%BB%E5%B9%BC%E5%9C%92.docx]
中大
[/url]
進修增值。
驚覺學生「細粒」
家訪贈蛋贈奶
呂麗紅坦言,上任初期發現「點解
學生咁『細粒』?」,後來家訪才恍然大悟﹕「原來有些家長失業、長期開工不足,經濟好困難,連營養早餐都負擔不到,更加令我堅持零學費。」每次探訪,她必買雞蛋、麵條、鮮奶給學生,「希望佢大隻
。」
有時家長的意見令她感到驚訝,「曾經試過被家長當面用粗口鬧不懂教書,當時好難過,也感到迷失,我究竟為乜呢?」後來呂麗紅冷靜下來,明白家長對仔女要求高,誤解幼兒的學習能力,當其子女不能讀出書本上的生字,「會責怪學校教得唔好,仔女唔乖」。
但呂麗紅的「傻勁」,終於感動了不少有心人協助村校重生。「去年暑假開放日,有義工用
旅遊
巴義載市民到校參觀,百幾個義工幫學校翻新等,多到數唔晒。」義工有不同專業,如學校每
3
年做測量評估,也由一名測量師仗義幫忙,節省數千元支出。
丈夫義修校舍
「在這裏找回童真」
此外,「女俠」的救校團隊,也少不了背後全力支持的好丈夫謝鴻慈。他曾任博物館展覽設計師,翻新幼園外牆壁畫和設計工作皆由他一手包辦,後來更身兼電子琴維修、屋頂掃落葉、通渠等工作,謝鴻慈笑言﹕「初時擔心間學校在太太手上執笠,一個人處理校務太辛苦,幫得幾多得幾多
……
但結果我在這裏找回童真。」
隨
學校名聲外傳,加上教學質素明顯改善,目前已累積有
16
名學生讀書,到
8
月新學年會達
21
名學生,人數是一年前的
4
倍。該校獲學券資助計劃,學校每年經費由
6
萬元急增至近
30
萬元,除呂校長收取「兩折」年薪,即約
5.4
萬元外,還有空間增加教學活動和增聘人手,正式擺脫殺校危機。呂麗紅正計劃多聘一名半職幼師,那麼校長可以加薪嗎?她說,不想利用元岡當做個人平台,提升身價,「我應承做月薪
4500
的校長,就直到永遠都不加價。」
一年脫胎換骨
校監給
99
分
校監梁浩深大讚呂校長這一年工作值「
99
分」,他說,去年初想過放棄辦學,「後來找到以前一名校長,幸得她介紹其朋友呂麗紅給我認識,由她繼續辦幼稚園。」梁浩深表示,若幼稚園需要擴建或增聘人手,校董會全力支持。
無豪華設備
有精彩課程
一間平房,三個課室,再加一個小花園
……
雖然泳池球場等星級設備欠奉,但校長呂麗紅憑
多年的國際幼稚園辦學經驗,為元岡幼稚園學生編出精彩學習經歷﹕每天親身上陣以英語授課,平日與學生及家長一同「出城」飲茶,邀請制服團隊訪校。她說,學校就算「零學費」,也可提供內容豐富的優質教學。
有
20
多年歷史的元岡幼稚園的校舍只得一層平房,
3
間課室最多可容納
39
人上課,另有善長捐助的電視機;學校沒有獨立圖書館,大量獲捐贈圖書就擺放在課室四周的小書架,讓學生隨意閱讀;戶外無人造園林,但成蔭大樹和小花圃足以構成一個環境優美的遊戲場。
引進國際校經驗
混齡教學
呂麗紅引進國際學校級的教學模式,她說外國流行混齡教學,較少分班,她把握元岡學生不多的優勢,讓其不分大小一同學習﹕「混齡有好處,可讓年紀較大的小朋友學習幫忙照顧幼小,如小朋友會一起自動排隊,在洗手盆『洗碗』(食具),培養責任感及訓練手部肌肉,有時他們回家也懂幫手洗碗,令家長感到
意外
。」
師生齊「出城」
孩子首次飲茶
學校沒多餘錢帶學生遠行,呂麗紅就與學生及其家長廉價「出城」,如到元朗的酒樓飲茶也可「增廣見聞」,「有小朋友還是第一次上茶樓,初時還有點不知所措,但也學到食物名稱和禮儀。」該校又邀請穿著制服的消防員和護士等訪校,擴闊小朋友視野。
呂麗紅說,幼稚園經學券資助後差不多「零學費」,下學年政府將增加學券資助,她會申請按比例加學費,但不會增加家長負擔。她期望學生人數上升繼續改善營運,日後毋須捐款支持,並寄望政府接納申請,讓該校用作增聘半職教師。
兒子放假想返學
南亞童家長大讚
元岡村居民
Rabia Tasiq
(右)來自巴基斯坦,其
4
歲兒子
Saad
只懂烏都語,但獲學校悉心教導。她笑言兒子模仿同學說廣東話,「我也聽不懂呢!」
元朗元岡村有不少南亞裔人士居住,一些學童只懂烏都語等方言,仍然不懂中英文,在一般大型幼稚園難以獲得足夠支援。有來自巴基斯坦的家長笑言,雖然元岡幼稚園學生不多,但學生反而可獲教師充分照顧,令其兒子在假期也嚷
要上學,又歡喜地模仿其他華裔小朋友,學習說廣東話融入社群。
呂麗紅校長來自國際學校,去年中來到元岡幼稚園也不難發現一些「國際」學校特色。原來該幼稚園
10
多個學生中,已有多名南亞裔小朋友,教師平日要中英語並用,讓學生融入校園。
住在元岡村的
Rabia Tasiq
來自巴基斯坦,
2005
年隨丈夫來港營商,她說自己不懂中文,
4
歲的兒子
Saad
也只懂烏都語,遂入讀了地點鄰近家居、沒有收生門檻的元岡幼稚園。
Tasiq
笑說,幼稚園面積雖然不大,但學生相處很融洽,她更讚賞校長對學生有愛心,「就算不用上學,
Saad
也嚷
說﹕『幾時可返學?』反映兒子對學校有歸屬感。他還模仿其他小朋友說廣東話,他說的廣東話我也聽不懂呢!」
Tasiq
期望兒子可學好中英語,為將來升讀英文小學做好預備。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