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馬來西亞]
马来主权:遗失了的卷宗
[打印本頁]
作者:
gohtk
時間:
2010-4-24 10:55 PM
標題:
马来主权:遗失了的卷宗
作者/庄华兴专栏 Apr 24, 2010 09:45:46 am
tvb now,tvbnow,bttvb0 L, s; \1 n7 h4 R
【我的国家MALAYSIAS/庄华兴专栏】
308以后,“马来主权”议题似乎已经把延烧多年的烈火掩埋,并荣登为最热门的主流话语。近日来,它接二连三在几场补选中,在国阵内部会议,在公务员会议等场合屡屡被挑起,而且连巫统败家子——土著权威组织也插一脚,笃着手指狺狺作状。令人纳闷的是,自称代表五百万华人的政党竟毫无反应,形同默许。
, W1 r! g C; k3 q. ?; b6 l B
在陈述手法上,马来主权的提出连带地也祭出相关三道问题。
6 C% J6 B8 c: p5.39.217.76
首先是马来主权的正当性,简言之,即马来主权从何而来?其次是马来主权的具体内容;其三为遵守马来主权的重要性,换言之,不遵守将面对什么后果。
tvb now,tvbnow,bttvb4 n* s% C% G6 g' F0 h7 B* d
社会契约也者
tvb now,tvbnow,bttvb% ]. \9 M& \1 n* ~5 t" W+ h
三道问题之中,第一道是笔者首要关注的问题,也是本文讨论重点。以上表述模式在1986年阿都拉阿末(Abdullah Ahmad)首先提出“马来主权”(Ketuanan Melayu)这个概念后一直沿用至今。然而,最近却在农业与农基部长诺奥玛手上获得进一步发挥。
4 l9 a7 N6 z+ ]8 _! B
诺奥玛援引马华公会前总会长陈修信和印度国大党前主席善班丹(V.Sambathan)在四十多年前对巫统输诚时说过的话,明显是拉出半个马来魂为自己背书,但“出师”不成反遭马华公会几个小喽啰啖了几口,激起公愤,终于不得不偷偷摸摸、灰头土脸透过华文媒体向华社道歉。
8 Z) |5 v7 M1 R, p. _5.39.217.76
诺奥玛马来主义爆棚,多次口不择言,只要国阵还在的一天,都会有诺氏之流连番好戏上场,看来咖啡店或嘛嘛档里的叔伯乡亲不至于天天被迫着啃那令人反胃的“鸡奸”、“跳槽”、“变天”等闷得让人抽筋的新闻了。
1 w& N! ^. x" H- ytvb now,tvbnow,bttvb
回答第一道问题,阿都拉阿末的答案再浅显不过。他指出“马来主权”是独立前华巫印三大民族达成的协议,称为“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然而,何谓社会契约?事发至今,马华公会和国大党领袖始终未曾针对此课题发表声明,但是,总不能由巫统单方面说了算;此外,既称契约,白纸黑字又在哪里呢?
tvb now,tvbnow,bttvb8 x! R; P$ V, S1 G/ C8 S+ ?+ ?
维护马来人的特殊地位
0 h* s4 {" P* T%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986年8月30日,时任第二任首相敦拉萨政治秘书的阿都拉阿末(左图)在新加坡国际事务学院的演讲中提出“马来政治主权”概念(后来简称为马来主权),演讲词全文翌日在星报刊出,引起热烈反响。
公仔箱論壇0 c' w+ V, ~) H
在演词中,阿都拉阿末指出马来政治主导权起源于独立前马来人和非马来人达致的“社会契约”,这就是他所谓的马来主权的正当性基础。有关“社会契约”的这一概念的形成始末,理科大学前史学教授谢文庆在《马来西亚:国家的塑造过程》(Malaysia: The Making of A Nation)作如下描述:权力分享的基础可以追溯至1955年非正式的“历史性协商”或由巫统—马华公会—印度国大党联盟订立的“社会契约”,此政治联盟分别代表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它在最初阶段为马来亚各族群在操作上订立了条规或政治框架。
# z7 N4 S- \, ~+ A: [公仔箱論壇
联盟于1957年取得马来亚的独立,后来成为扩大后的马来西亚联邦的主要构成单位,另外三个单位是新加坡、砂拉越和沙巴。
基本上,1955年的“社会契约”已纳入1957年马来亚宪法中,它维护马来人某些好处,尤其是马来人的特殊地位。
(页235)
tvb now,tvbnow,bttvb0 x7 K: m* {3 I, `9 r
辅助政策而非主权保障
9 c; e& ?, ^3 n# r% T5 b
谢氏的阐述是否客观,或无可置啄呢?玛维斯普都哲里(Mavis Puthucheary)在〈独立前有协议这回事吗?〉一文中,直接对阿都拉阿末的讲话提出质疑。他首先质疑阿都拉是为了合理化新经济政策的持续推行而泡制出一个所谓协议,并指出“在独立前非马来人其实在协商方面比独立后占有更大的优势。……虽然在维护马来人地位方面达致一些认同,即通过宪法赋予的特殊地位条款,然这项特殊地位仅仅是提供马来人特别辅助,以提升彼等的社会与经济地位,非作为马来政治主权的保障。”(参见K.Das ed., Dominasi Melayu: Rubrik Abdullah,页123)
* _4 ?$ b5 G+ E3 s
玛维斯普都哲里以上这句话让笔者想起林连玉写于1956年开斋节献辞中的一段话,献辞取名〈心理的建设〉:眼前,马来亚各民族的文化与经济发展得极不平衡,这是极可遗憾的现象。但我们相信天生人类是生而平等的,民族的文化与经济的进步,只有先期与后期的分别,并没有可能与不可能的差异。只要政府采取的政策是公正的,不平衡的现象很容易的可以纠正过来,绝不至于优越者永远优越,落后者永远落后。
. @- g& u* O8 M6 F; C
林连玉认同政府有必要给与文化和经济上处于弱势的民族特殊的关照与辅助,以期三大民族将来能“并驾齐驱、共存共荣”,前提是政府采取的政策必须是公正的。两人的话一经比照,数十年来片面的马来主权话语表述终露出了一些破绽。
4 I2 [, B2 O$ X# L# s
就宪法上的契约有效期,亦有人提出质疑。一位叫Ong Hock Chuan的人即揭露,联盟成员党曾于1957年联合提呈一份备忘录给李德制宪委员会(Reid Commission)。马来人的特殊地位被纳入备忘录,后来出现在宪法153条款,但未有规定期限。
tvb now,tvbnow,bttvb" `$ }6 h/ ~ v; M; B; ^+ D: X
论者更言之凿凿指出联盟成员党,尤其是巫统和马华公会的精英集团达成“君子协议”(gentlemen’s agreement),同意在十五年后重新检讨有关条款。此外,论者也对商议的过程和具体内容表示怀疑。(同前,页130-131)。
' u8 x3 Q9 T0 g( R& s
美国政治学者黛安莫齐(Diane K.Mauzy)认为这种没有具体文献的社会契约完全透过“协商”(the bargain)定锤,而这个政治规则是为了符合交换游戏而设,即以马来人统治权交换不受限制的华人(和印度人)经济活动。
5 c+ n q4 `7 I* D$ A" N4 H
作为政治协商游戏的话语
; j; ]/ Q0 K( j(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回头看阿都拉阿末于1986年发表的上述言论。原来在这之前,恰逢巫统赢得84席参选国会议席之83席,而回教党仅得参选99席中之一席。巫统势力如日中天,在国阵中的地位更不在话下,反之,欲透过反对与制衡力量落实议会民主的努力遭受重大挫折。
: L5 y$ t. U2 ?9 Y5 X
对巫统而言,任何维护马来政治主导权完整性的机制,包括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与推行,都不容许任何人提出置啄。他不忘劝谕新加坡华人有义务安抚大马华人,即他们的期望在马来主权政治结构中是不会落空的。其后,卡辛阿末(Kassim Ahmad)在回应中婉转地提醒阿都拉在突显马来人英雄形象之际,莫忘了马来人本身和其他族群亦需要获得公正的对待。
公仔箱論壇/ ]' F3 q" J- z/ q. a
70年代末,卡辛曾经和前者在甘文丁扣留营“同窗”四年,对其为人颇为熟悉。他给阿都拉的回应文章〈让我们更新我们对国家原则的宣誓〉有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政治游戏,是政治活动的一部分,在我们深爱的马来西亚犹然。但我们应该可以,甚至必须减少这样的游戏。”(页157)
; ^3 `9 c. L: x4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卡辛在文中后半部着意提醒阿都拉有关国家原则作为第二社会契约的积极意义。在文末卡辛提出宗派主义(sectarianism)是任何一个领袖必须面对与克服的问题。由此可见,马来精英阶层与知识界,并非全部如阿都拉之流,但可以肯定的,无论左右阵营,他们对马来主权这个概念是颇一致的,分歧只在执行方法上而已。
1 h6 t3 L0 J5 z( B9 a
马来主权的克星
tvb now,tvbnow,bttvb& H. O' ?/ b9 x/ y1 F& j& e3 b9 y
从本质主义的角度看,马来主权的克星无疑是多元开放与公正平等了。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对马来主权发出挑战的案例。最早发生在1951年,当巫统第一任主席拿督翁嘉化提出开放巫统党籍予非马来人时,不无意外地成功凝聚马来人的向心力,完成了马来主权思维的型塑期;其二是民主行动党提出的“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理念,然而却在巫统的猛烈攻击下无法收效。
公仔箱論壇1 j; P; f# f, P4 X+ a4 A
林冠英最近提出“中道马来西亚”概念,似已改航换道,打击焦点愈形模糊。最后是以安华为主并成功把人民公正党、回教党和民主行动党拉拢在民联底下,进而提出人民主权。此最新一波对马来主权构成的挑战仍在进行之中,定论尚言之过早,尤其是纳吉“一个马来西亚”口号释放的烟幕对民联的考验实不可小觑。另外,也不妨持续观察民联三党对皇室干政的态度。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B7 y7 @" k( n6 p
马来主权揭示的是本质主义思维问题。它为何能够在标榜多元的国阵大家庭里生存,继而座大,或许只有马华公会才能说清楚。当年马华公会的立场,还有参与的人物、协商过程与具体内容等,都有必要向我华社交待。那失落的卷宗,务必要把它找出来,且让真相大白于天下。时代在变,沧海桑田,没有理由要我辈以及未来的孩子们永远背负着交换游戏的“原罪”,在这片可爱的国土备受诅咒,颠沛流离无以安顿!
作者:
alexc_85
時間:
2010-4-25 01:01 AM
給这些年人管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以后就.......= =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