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反對鎖國 台灣需要改革開放
[打印本頁]
作者:
zophia
時間:
2010-4-22 07:09 AM
標題:
反對鎖國 台灣需要改革開放
台灣現在需要的是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鄧小平的品牌標語,使得三十年前極度破敗的中國脫胎換骨,如今以「和平崛起」之姿令世人刮目相視。縱然說起來會使國人覺得不太舒服,但是我們仍要說:台灣現在需要的是改革開放!
# B% `# W% s4 K s- S! U! wtvb now,tvbnow,bttvb
這句話,尤其要說給民進黨聽。
公仔箱論壇( C+ |1 ^6 }: Z; d
台灣原是「改革開放」的國際楷模。高度自由化的經濟,與高度民主化的政治,皆是「改革開放」的成就。但是,值此全球化及區域經濟組織成為國際主流之際,又值兩岸關係從冷戰對抗轉向和平發展之時,台灣卻反而出現了一股「反改革/反開放」的鎖國逆流;如果不能打通這任督二脈,台灣恐怕難以迎對未來的嚴峻挑戰。
" t( N0 Y- N1 W/ [公仔箱論壇
8 {& I+ P- C( l! D
! F D/ R$ J4 g0 _( a5.39.217.76
tvb now,tvbnow,bttvb% a1 f' W' N- T9 ^ c+ X. m
台灣當前所處的大局大勢是:一、全球化;二、中國崛起,成為世界工廠及世界市場;三、台灣的經濟規模甚小,不能擺脫出口導向的經濟形態,必須與全球分工鏈聯結,也就無法與中國大陸切割;四、台灣是自由民主體制,不能阻禁人民以兩岸為生涯平台。也就是說,「開放」是台灣唯一的生路,而台灣的政經「改革」亦應以「開放」為指向。
" F4 x( N5 O; G) P& s9 u. H C; z
台灣真正的危機是:已無可能阻禁人員及資金向外流,十餘年來卻又設下種種障礙,阻禁外面的資源向內流。因而,台灣長期呈現資源外流的「出血」情勢,而不能形成「循環」;所謂「根留台灣」、「建設台灣為亞太平台」等思考,因而皆無實現的條件與憑藉。
; g- w I- M% ?$ ]. c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0 E* ?6 A8 \7 u- M% g* w5 ~* \8 k. _
1 x$ T; }4 L% _1 W/ q. O
4 i8 r2 d7 Y5 m$ o3 Z4 n- w
是否開放陸生來台的爭議即是一例。台生赴大陸就學已無法阻禁,但民進黨卻全力阻擋陸生來台。大陸採認台灣學測成績讓台生免試入學,更針對台灣的「頂標生」,且以「國民待遇」准許台生考照及就業;相對而言,國民黨版的陸生政策則採「三限六不」,而民進黨更主張完全禁止。這就是「擋不住流出/只阻禁流入」的畸形政策。然而,陸生來台不止是「教育產業」的問題,更對兩岸交流的長期均勢,在人文上及政治上皆有極為重大的影響;只要檢視過去「僑生」返回居地後對台灣的回饋,即知陸生來台在社會及人文上所可能產生的重大意義。何況,鎖國政策必須鎖住兩頭才有用,豈能只鎖進不鎖出?
; K8 l3 r5 A* S6 b* D2 e9 ^5.39.217.76
兩岸經濟協議(ECFA)又是鎖進不鎖出的一例。台灣在經貿上絕不可能與大陸切割,但長久以來,也只見台灣的資源流向大陸,而台灣卻對台資、外資漸漸失去扎根的誘因,對陸資更是敬謝不敏,包括曾經長期禁阻陸客來台觀光。這是「出血」,而無「循環」,且禁阻「循環」。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r% D" [+ w0 g
一般人只見到ECFA「向外流」的部分,例如減免關稅,當然有利於台企台資與大陸來往;卻未能注意,ECFA「向內流」的效應,這是因為改善了台灣的投資條件,使得台資、外資及陸資皆有更大的誘因在台灣投資,亦即有利於「根留台灣」。民進黨在經貿方面的「鎖國政策」,也一直是鎖進不鎖出;八年執政使兩岸經濟依存大幅提高,但對「根留台灣」及「防止台灣邊緣化」卻拿不出對策。民進黨反對ECFA,就某種意義而言,其實就是反對改善「根留台灣」及「將台灣建設為亞太平台」的客觀條件。
n& ]0 e7 n2 A F- n
+ a) J; s+ S4 d3 M
4 H- @- ]8 P; M4 P
7 S% Y+ y/ D! L& utvb now,tvbnow,bttvb
面對全球化及區域經濟組織東協加N,面對台灣必須與已經成為世界工廠及世界市場的中國「和平發展」,台灣必須「改革開放」。開放當然會有一定程度的痛苦,但不開放就不可能鍛鍊台灣自己的競爭力,亦不能維持台灣對全球資源的吸引力。開放,是為了提升「根留台灣」的條件,而陸生來台及ECFA等政策,皆是為了迎對「開放」,而必須有所作為的「改革」。
8 X/ D2 ?' V0 \/ R$ h) l# z* s8 g
鎖國政策不可行,而「只鎖進/不鎖出」的鎖國政策尤其不可行。民進黨的這一套鎖國政策,恐將眼看著台生更流向大陸,台資更流向大陸;而只能以「弱勢產業代言人」的角色欺蒙群眾,坐視台灣一步一步趨向邊緣化。可以斷言,民進黨愈這麼幹,愈留不住台生,愈留不住台商;因為人才和資金不會守在競爭力日弱、吸引力日竭的下沉社會。「開放」必有痛苦,「改革」才有希望。
; C( i5 B, P# B/ V5.39.217.76
鄧小平「改革開放」的引擎口訣是「解放思想」,何妨借此四字勉民進黨?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