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晚了50年,上個禮拜,英國終於出現了該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大選黨魁電視辯論,由執政工黨黨魁兼現任首相白高敦,與在野保守黨黨魁卡梅倫(David Cameron)和自由民主黨黨魁克萊格(Nick Clegg),進行三回合中首回合的交鋒。 ' v% E7 c9 z$ k: Q m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9 c& Q) k: B# @: |2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i5 V( k0 m2 ]& s# _+ v
50年前 美首辦總統選舉電視辯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O- x/ N, I3 h# U
9 `6 {: I# @! m: W5 i2 k3 l; a5.39.217.76英國雖是走向民主和政治現代化的鼻祖,但談到大選電視辯論這個玩意,卻得數上其前殖民地美國。50年前,1960年,美國舉行了史上第一次總統選舉電視辯論,由甘迺迪對尼克遜,全國有700萬人收看了這場直播。在此之前,兩人的支持率原本旗鼓相當,但在9月26日的那場辯論之後,尼克遜的形勢卻急轉直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E: ~$ S) T- Y! Z
8 ~5 i2 T' l' H b- J
5 M2 |8 j/ K9 F4 Y2 Z, ~民意調查顯示,收聽收音機的人,大都被尼克遜的精彩言論所打動,認為應由他獲勝;相反,收看電視的人,卻認為甘迺迪應該獲勝。似乎電視觀眾記得尼克遜的滿面鬍鬚、額上汗珠以及一臉病容,多於他的滔滔雄辯。負責論壇的CBS電視台事後進行民調,推算出有400萬選民聲稱受到這場辯論影響而決定了自己最終的投票,而其中有72%是投了甘迺迪一票。結果甘迺迪以微弱優勢擊敗尼克遜入主白官,亦創造了大選電視辯論新的一頁。 , e( ]- z0 ]5 B9 ?- Z, M% @9 R M ! U- l& y( s! X'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G9 Z# F2 U: w8 b
+ Q# B' S: v2 d/ f: v; E
同樣是工黨,2001年大選,當時的黨魁貝理雅,便拒絕了大選電視辯論這個主意,工黨的傳訊部門主管Lance Price(不錯,即是《Spin Doctor's Diary》那本書的作者)便擺出如此官腔:公仔箱論壇$ i) r7 i* g0 A4 q& m% e
3 X B Y5 V, |% l7 E% l9 e. R
「We do not believe that TV debates between the leaders will significantly add to the public's interest in or understanding of the issues and indeed we fear that the media's focus on process not policy may lead such debates to have the opposite effect of that intended.」 + m9 g/ ^5 k7 m p+ h' Z5.39.217.76 : |5 J9 f' W4 u1 f$ X' C- j
公仔箱論壇* y/ W; D; g$ u
工黨元老Margaret Beckett亦為貝理雅擋駕,辯稱英式政治與美式政治不同,他們重的是政黨,不是個人,因此恍似「個人表演」的美式電視辯論show,並不符合英國國情。貝理雅亦補充,美國總統是通過直選產生,而英國首相則是通過間選。, @* ]* w; e4 M, ]
) R6 N6 r6 m/ r; h* q7 Z8 [tvb now,tvbnow,bttvb9 u5 i w) K0 z' j% w5 t
其實歸根究柢,當時貝理雅聲望如日方中,民調顯示工黨正遠遠拋離對手,作為執政黨領袖,最佳策略是穩紮穩打,實無必要以身犯險;且,雖然兩大黨的黨魁辯論是英國國會內的「家常便飯」,但在大選中,與對手平起平坐,抬舉對手,那又是另一回事,還是可免則免,更何,這會惠及第三黨自由民主黨(就如今次的情一樣)。" {- _& X/ k2 u/ D; j
公仔箱論壇; B% b+ K+ E0 P3 V8 K$ h
( N* S% a% Z4 I, R, Q5 ]0 ~-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