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世界主題變了 兩岸政策也必須改變 [打印本頁]

作者: zophia    時間: 2010-4-13 07:12 AM     標題: 世界主題變了 兩岸政策也必須改變

冷戰時代最常見的關鍵字之一是「裁軍」,如今在廿一世紀第一個十年的常見字則是「人民幣匯率是否升值」,其實也就是經貿層面的「裁軍」;相對而言,冷戰時代兩岸最常見的關鍵字是「反攻大陸」或「解放台灣」,如今在廿一世紀第一個十年的常見字則是「ECFA」,從零和轉向尋求雙贏共生。
! L# t( |2 A7 t" h' T( Z8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個世界已經在極大程度上走出了意識形態及軍事衝突,轉而以經濟競合為主調。冷戰時代的關鍵字是「軍備競賽」、「鐵幕」、「圍堵」,如今的關鍵字則是「FTA」、「改革開放」、「全球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華沙公約等軍事聯盟已成明日黃花,新的組合則是歐盟、東協加N、北美自由貿易區等,皆是經貿組織。
2 g, B) Z  O2 m! Z' R1 s世界的主題變了。由意識形態及軍事的對立,變成經濟競合。由於世界的主題變了,兩岸關係的基調也隨之改變。如前所述,從反攻大陸、解放台灣,變成了ECFA。 5.39.217.76/ L( ]1 |  i3 D! A+ O9 I. E' j
公仔箱論壇) V1 g( \* k3 X8 M& R)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x7 G: }$ k1 g7 Z0 n9 E

/ _$ |6 E( H7 G. a5.39.217.76「全球化」促使世界的主題從軍事及意識形態的對立,轉向經濟競合。其中發生的最重大事件是:中國因全球化而適時把握了以經濟手段(相對於政治手段)解決內政困境的機遇;而西方世界(以美國為主)一方面找到了以經貿競合(相對於軍事手段)為處理中國問題的方法,另一方面其實也失去了以軍事手段處理中國問題的合理性。作為世界工廠,中國已與世界頂尖廠家的利益結合;作為世界市場,中國也已成為全世界商家競逐的目標。意識形態與軍事的衝突不再是世界的主題,更已不再是西方世界藉以處理中國問題的憑藉。中國藉由經貿利益來維持內部和諧與外部和平,因而使列強亦不可能以違反「和平」的手段,來阻擋中國「崛起」,反而爭相搶食中國在世界工廠及世界市場所提供的誘人利益。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z0 q2 V% n, t# z

, E" @" ?9 n3 @- C'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7 R: P. c4 u1 `' ^7 L2 g' W
6 t$ A' S+ L/ f* J#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中國應對世界的方法改變了,以經貿為主題;世界應對中國的方法也改變了,亦以經貿為主題。因此,兩岸關係也隨之改變,也改以經貿為主題。兩岸情勢近年來的急遽消長,並非源自意識形態的變化,因為台灣的自由民主制度仍占有高度;亦非出自軍力懸殊,因為那對台灣頂多拚死一戰,對世界則未必能完全坐視無睹。近年兩岸情勢的丕變,是因中國改以「經濟」與「和平」為面對世界的立國戰略,亦改以「經濟」與「和平」為兩岸戰略;這使台灣一方面陷入更大的危機,但另一方面也出現了前所未見的轉機。) u3 q, `4 B: Q/ m, v* V& J
中國不再是「鐵幕」,世界亦不再「圍堵」中國。因此台灣也失去了東亞花采列島反共前哨的角色。列強與中國軍事對抗的可能性變得極低,因而台灣亦必須以「和平」的方法來面對「崛起」的中國,也就是改以經貿及文化交流的策略來處理兩岸競合。在此種情勢下,由於中國已是世界工廠、世界市場,所以經貿交流遂成為兩岸互動的必然主題。即使台灣獨立建國,在兩岸先天的地緣及人文關係下,也絕無可能排除中國而維持台灣的經濟命脈;其實,這也正是台獨不可行的主要原因,因為台獨找不到台灣的經濟活路。在經濟上活不下去,在政治上如何活得下去?唯無論如何,由於中國改以「經濟」及「和平」為兩岸政策的主軸,使台灣確實陷於冷水煮青蛙的危機之中。 2 R2 G( O, e: c) t! G9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1 }3 K& E: E8 `+ A( N- B7 h! z
5.39.217.769 C1 f; K: _' P. ?- @

+ m6 j: o! l& N) v- c+ X  p5.39.217.76然而,台灣的轉機亦在其中。首先,中國對世界採取「和平崛起」的政策,因而必須對台灣採取「和平發展」的政策,兩者是互為因果的。如果「和平」成了兩岸的共識與主題,則所有的問題皆可能會出現解決的空間。其次,中國對內以經濟發展建立統治正當性,對外以經濟手段維持和平,皆有益於兩岸的「和平發展」。對外,由於國際經濟利益的交纏,使中國不至於輕易破壞兩岸和平;對內,經濟發展促使北京政權必須不斷向其公民「放權讓利」,亦即增加了中國社會的自由度及民主性,這樣的發展亦當有利於兩岸和平發展。再者,北京將「和平發展」與「經濟交流」懸為兩岸關係的主軸,即必須回應台灣的民意與民主,因為,違背台灣的民意與民主,即可能失去和平。故而,在中國「內部和諧社會/兩岸和平發展/對世界和平崛起」的三層同心圓中,台灣若操持得宜,應能創造兩岸雙贏共生的轉機。
7 ?  Y5 W8 Z6 v3 r4 S, C「人民幣應否升值」,反映了中國的世界新角色,及世界與中國的競合關係;ECFA則反映了在中國的世界新角色中,台灣所面臨的現實情勢:一方面是無可迴避的危機,另一方面又是不能錯失的轉機。
作者: playlord    時間: 2010-4-13 08:01 AM

若果我是台灣領導人;在此階段宜學劉邦的據地發展軍力;
# _$ ]# J0 L( A9 w% i0 ]8 Xtvb now,tvbnow,bttvb" m- E3 h; Q. ~! f
經濟是有起伏;今天大陸經濟的「崛起」.絕對不能長久;假設大陸經濟出現日本一般的衰退;單單新疆;西藏一帶的居民隨時像前蘇聯時代的小國紛紛要求獨立,tvb now,tvbnow,bttvb$ F+ [( [3 E" y4 p
另一方面,以大陸做事的手法看;隨時20~30年後仍然會用拑制言論的高壓手段;民怨民憤的積聚;只要一個爆發點;此其時矣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