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虢古镇东去十五里处,有座磨性山。说是山,现在看起来不甚准确,与概念里的山势差之甚远,仅是贴着周原的土峁,延伸出沟壑土梁,没有挺拔雄伟的峰峦。山地名称有时让人疑惑,秦岭本是座横亘东西的大山脉,然而却以岭命名,磨性山是个土峁,反倒以山相称。磨性山虽非名山大川,风景胜地,空暇我却喜欢去闲逛,尤其外地朋友来游玩,除渭河南岸秦岭北麓的姜太公钓鱼台,便介绍磨性山这个去处。说私底话,我是因喜欢磨性山的名子而喜欢起磨性山。“磨性山”,多苍桑、厚重、富有内涵的词语,有摒弃尘世的空灵与教化韵味。联想经这等词语渲染会长出飞翔的翅膀,使风尘笼罩的张扬与失落,在感悟中归去来兮,寻找密如群蚁的注释匡正矫俗,再触发灵魂深处的那泓湖水,宛若投掷了一枚山上的石子,溅起神秘生动的涟漪,足使你滚烫的泪滴迸出眼眶。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w& r: {7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H& p1 m8 b3 L. b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磨性山是邱处机修炼居所。邱处机,字通密,道号长春,宋未元初山东登州府栖霞县人氏。道教全真派王重阳得意门生。青壮年时曾游历西北,成吉思汗仰慕其才学,召见于雪山,尊为神仙。晚年召回北京,封为国师,掌管天下道教。此山在邱道长未到之前,名太乙观,恭奉的是太上老君,自邱道长烧汞炼丹在此修行,遂改名磨性山。我最近的一次游历,是在暮秋的午后,准确一点是秋分日的下午。先前的一场薄雨,天空为细雨疏风擦洗,青天白云,娟然如拭。秋阳斜悬头顶,日光锡箔般泻了下来,虽灿灿烂烂,却己没了初秋的热度,柔柔地晒在背脊,清爽舒服。秋庄稼正在收获,整片的玉米被农民手中的挖镢放倒,齐茬茬地躺在地上。玉米叶杆仍残存绿茵,渐近发黄的玉米梆,外壳撑得干裂,翘起几层褶皱包衣,不似往日把玉米梆裹得严严紧紧。伞状缨须亦赤褐起颜色,拧成缕缕线索,在徐徐的秋风撩拨中摇曳。我似乎能听到玉米杆倒地的最后一声呻吟。寒露过后,玉米的旅程己走到尽头,生命注定要变得干枯,便匆匆忙忙,收敛自己从土地中汲取的水份,在挖镢尚未划出弧线,便把毕生积蓄的营养彻底弹射出来,凝灌进金黄的玉米梆中,完成传宗接代的重任。繁衍是物种的天性,翌年芒种时的再生,确实需从生命嘎然而至的那刻做好准备。 ; \: F# M, S, R! t 4 Z( a9 U" f1 F
我是穿过已显空旷的玉米地,抄截径去磨性山。今秋的雨水多过了往年,地里湿漉漉的,也黑呼呼的显出肥沃,脚踩过去软软地发黏,却并不粘泥。脚下的土地,既生长庄稼,也生长传奇,穿行田陌如同穿行历史的隧道,每一个脚印,都会踩在文献里遗失的孤魂身上,让你颤颤地不能随意落足。作为曾经的西周京畿内地,在西周王朝的发祥、扩张、强盛的历史舞台上,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能讲述一段故事。尔后,所有的烽火都会溯源而上,寻找铁骑阵鼓里的夙怨,一代一代就像玉米,在秋风中拔节,在秋雨中抽穗,再被逐鹿者齐齐放倒。大元的豪爽湮灭了宋时已显萎靡的气运,金戈铁马从阴山以北的草原奔腾而来,弯弓射雕的成吉思汗,一排长箭射将出去,就射塌了大宋的丹墀金銮,亦射塌了大宋江山。龙墀坍驰,江山破碎,所有的一切都有叹息声中化为风尘。历史老人肃然勾首回望,无语唏嚅片刻之后,又将横竖撇拉种植在新的皇家宗谱。剩下流窜的大宋遗老遗少,惘然四顾,只能将悲愤懊丧潜于心底,层层叠叠的情绪穿越血雨腥风,把心挂在一颗颗松柏树梢,隐匿山野林泉,或者清晰,或者破碎。总能在沉重而悲伤的画卷上,现出幢幢绰绰的身影,在韬光养晦中渴望沐浴一种风度。 . k' M4 x2 z( j$ e: ^) K2 ?5 J 公仔箱論壇4 z8 F+ s. h: m9 c
县志记述磨性山:翠柏苍苍,水声潺潺,幽鸟相逐,境界清雅,常有羽流寓其处。现在对照起来己远逊于旧时的景致。大片翠柏在历年战火里湮灭,特别是文革期间,被当作封建余孽与庙宇一起作了最彻底的清除,侥幸残留下来的树木己稀疏无几。曾被砍伐过的坡林旧地,重新栽植了些塔松侧柏,只是年龄尚幼,未吸纳太多的苍桑,给游人一幅幅清秀单纯。站在坡底草甸仰视磨性山形,若人直立。山巅俗称莲花顶,顶上有三清殿,酷似人头。稍低处东有太皇宫,西有菩萨殿,又像两个乳头耸起。山腰一连凿有七座窑洞,是各路神仙的遗迹,蜿蜿蜒蜒的一路撒播,远观恍若一束飘带。山麓左右两翼,各自突兀出个山士墩,惟妙惟肖似胯骨。酷俏人形的山脉,近些年时有发现,就我所见过的,无论是真实山水或纸上图片,横竖看去觉得不胜磨性山这般形象生动。tvb now,tvbnow,bttvb7 Z2 {) s& r# C. F5 ^/ U, F0 u
1 _. ]* F Z1 {) o% M# \. k
看见土台前的山门,沿斜坡山路急步爬去。道旁零星树木,己有胳膊粗细,婆婆娑娑的舞动树叶,阳光渗透下来,在土路上落下斑驳的光影。风景名胜大都建有山门,开辟出一块属于自已的天地,并与外界隔绝出距离,让瞻仰游览者却步。磨性山原来估计也有宏伟气派的门户,史料记载是南天门,只是现在己失了踪迹,只有遗痕仍在半坡平台处。南天门旧有板对一副:方穿崎岖诘诎路,又听钩辀格磔声。板对现在也遗失了,文字留在县志上。因是农忙时节,游人不多,少了繁暄,多了清静,恰好对了我的脾胃。道观里的刘道长正在山门侧房向小道士交待什么,瞅见我来,颔首示意。因是老熟人了,用不着过多寒喧,我仅也摆摆手,不愿去打搅,信步径直沿坡道登上第一层山崖。山崖上有孔邱马同宗洞,洞南崖下又有一土窑,窟眉贴题为混元洞,据说是邱真人绕汞炼丹处。窑顶有个大窟窿,形状犹若瓮口,上通玉泉顶,有窗牖外露,人迹罕至。住庙道士说那里称云阳洞,是真人读书之所。我曾在住庙道士领着爬上去过,邱真人的书房地方不大,倒也玄妙清雅。7 A- b9 @1 P2 h6 L. t8 ~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