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馬來西亞] 林冠英的烦恼…… [打印本頁]

作者: Enam    時間: 2010-1-27 03:16 PM     標題: 林冠英的烦恼……

作者/庄迪澎专栏 庄迪澎是《独立新闻在线》总编辑 Jan 26, 2010 07:08:36 pm
8 S7 z, G- t8 @*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寒蝉有声/庄迪澎专栏】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最近的其中一个烦恼,是他的大名Lim Guan Eng遭人“冒名”申请Youtube及部落格账号,然后在这些社交网站上发表足以引发争议的族群议题,例如禁止马来武术及否决马来人特权等;林冠英的助理们虽然向警方报案,但身为马来西亚人的经验告诉我,报案的举动只能发挥公开宣告“那不是我干的”的作用(但作用也大不到哪里),不必奢想警方或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能揪出冒名者。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 n/ c  @3 l" `! R

7 b) M$ M0 C6 @2 Q3 w2 T. C9 Y'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林冠英的遭遇,一点都不新鲜,甚至可说行之有年。自从互联网冲出传统媒体一言堂的能力在1998年的“烈火莫熄”(Reformasi)改革运动期间令人“眼前一亮”之后,网络媒体一直都遭受“充斥谎言”、“谣言”、“编造故事”、“不负责任”等标签污名化,而一批网络雇佣兵则配合行动,以“印证”这些骂名绝不冤枉。
- r! _* A  @3 U1 Z7 d5.39.217.76, ?3 i% @0 P) e. V3 V
巫统疑涉安插网络兵团
$ r! v/ u2 M9 e5 P2 l# j5.39.217.76最近几年的例子,包括2007年巫统被指安插“网络兵团”(cyber-troopers)乔装身份在《今日马来西亚》(Malaysia-Today)张贴种族言论,一批人先乔装成华人攻击马来人及回教,另外一批人回应攻击华人,然后再报案指责此网站侮辱回教及挑起种族情绪。去年,人民公正党也揭露新闻部雇用数以百计的大学毕业生充当“网络兵团”,月薪马币三千元,还获得供应电脑和上网设备,工作就是监督和收集情报,并反击有损国阵公信力的指责及攻击民联领导人。(巫统宣传局主任阿末马斯兰虽否认巫统这么做,却反问记者:“那是错的吗?”)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i; [* Y" T0 j1 u$ V. z
讨厌、甚至憎恨巫统的华人读者,别以为只有巫统或国阵才干这种事情。在更早以前的2001年,当评论作者反对马华公会收购南洋报业控股及非议张晓卿暗地里协助收购行动期间,在当时的《咖啡店论坛》里也充斥着各种各样“冒名”文章,栽赃嫁祸给反收购运动的活跃分子。tvb now,tvbnow,bttvb+ M/ R+ n4 K& t/ p- E0 L# N: ^: J' @
我的亲身经验,是有人署名“庄迪澎”写了一篇情节细腻露骨的高速公路嫖娼经历,以及一篇对张晓卿的垄断霸业歌功颂德的“鸿文”(一份搞不清楚状况的三日刊小报竟还如获至宝似的全文转载这篇赞颂张晓卿的“作文”,事后获悉我准备发律师信,赶紧刊登道歉启事)。我当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但谁是嫌疑最大的黑手,迄今已成悬案,读者请自己想象与推敲。
, }! u3 V9 }0 _! t5 S公仔箱論壇( K* X  ?+ ?5 X+ P
忽略人为因素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S8 g$ z: {9 q/ Z+ i, d
诸如此类之情事,人们会很轻易地把矛头指向互联网技术,但很讽刺的是,对互联网技术的赞颂乃至神化,却也是很普遍的事,尤其是对其能结合文字与影音于同一平台的相容能力与影响力,许多网站经营者更是推崇与迷信有加。对互联网技术的过度神化或诟病,很多时候都忽略了人为因素,这种对人为因素的忽略,有可能与时下“权利文化”的泛滥息息相关。
; t* P) D. U. B
; A$ v  i9 U0 x0 k; t4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权利文化”泛滥导致一些人盲目地把许多行为奉为个人权利,忽视人之义务与社会规范,以致无意间总是只把坏事归咎于科技发达必然产生的弊端,为个人的偏差行举开脱――虽然人类的行为的确也因通讯技术而改变。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4 X6 v' B( Z/ q* {* l

2 l/ G6 Q/ L) P+ ytvb now,tvbnow,bttvb其中一个日常生活的例子是,在互联网时代之前,人们以手笔书写,朋友间鱼雁往来的基本礼仪就是不应擅自把对方的信件让第三人展读,更别说影印转寄他人或公开张贴示众。若非有必要这么做,则得事前征求写信人之首肯。有了电子邮件后,弹指之间就能把电子邮件大量转发众多的他人,采用“拷贝后黏贴”(copy and paste)功能就把电邮全文在网上论坛或部落格公诸于世,更糟糕的是,只要在拷贝的电邮内容里加一两个字,就能完全歪曲原意,陷人于不义。tvb now,tvbnow,bttvb4 v: B) T' W/ J5 ?. G, J

) h! a- r' r. ?! I) F1 F4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互联网致造假过程简易
' P& j! B  r, }tvb now,tvbnow,bttvb换言之,如今写电邮其实比过去以纸张写信更需谨慎。凡有使用电脑与互联网者,恐怕无人不懂操作这种简单技巧,但是人们在使用这种简单便利的技术时,老早就忘了过往鱼雁往来的基本礼仪,反而将私自转发私人电子邮件视为理所当然之事。“便利”令人遗忘了社会规范,但“便利”不应成为合理化这种“遗忘”的理由,不能老说“这就是通讯技术发达的弊端”,而将社会规范弃如敝屣的人们却无须承担任何责难。+ w( q# t6 A  l8 c
林冠英遭“冒名”开设社交网站的账号及贴文,这种手段难道是互联网时代才有?显然不是。在互联网普及之前的马来西亚历届大选期间,不也有“冒名”印制传单或册子之事;在印刷术发明普及之前,不也能有诸如“假传圣旨”之作为?其不同之处,就是电脑与网络时代的造假过程简易许多、流传数度快捷许多、触达对象庞大许多。公仔箱論壇0 ~' Z, t" [; p. V6 T& p- [8 v0 g

  q  ]5 o# k7 M. v1 Q) l7 F' n公仔箱論壇然而,互联网一如纸张,就是承载文字/讯息的媒介,其承载的内容是虚是实,作者是真是假,那就关乎人们的诚信、品格与社会规范是否荡然无存的问题了。这是重要的事,却成了少人要提起的事。
- Q) W( N; g( Q0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作者: civicboy1969    時間: 2010-1-27 07:15 PM

人怕出名豬怕肥,國陣操手,嚴真以待,我說呀,阿英哥請小心接招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