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amannn 於 2010-1-19 12:44 PM 編輯 1 F3 n; F Z l" j% Ztvb now,tvbnow,bttvb9 @" D* R* h9 G0 ~0 T' k- m9 v
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全长约110公里,是南京地区的主要河道。古名“淮水”,一名“龙藏浦”。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导泻“王气”入长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秦淮河有两个水源头,北源在句容市宝华山南麓,称句容河。南源在溧水县东庐山,称溧水河。南北二源合流于江宁县方山埭西北村。这一带河床宽广,水量剧增,形成干流,可通舟楫。然后河水绕过方山,汇集吉山、牛首山诸水,至上方门进入南京市区。秦淮河流至通济门外九龙桥,遂分成内、外两支。其正流即内秦淮,过九龙桥直向西,自东水关入城,穿市区南部,经文德桥、武定桥、镇淮桥迤西而北。出西水关。内外秦淮会合于水西门,流过石头城到三汊河入江。秦淮河河身宽阔,向称石头城的天然屏障。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9 N! k" O* {( s% X- f, S
( j- c! u2 F1 q% O不管秦始皇的初衷如何,凿断了王气的金陵依然是“江南佳丽地,自古帝王都”,尽管六朝和南唐都只是偏安一方的小朝廷,但繁华的建康城却自那时起次第织锦缀秀、渐次建成。千百年来,秦淮河一直哺育着古城南京。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和稠密的居民点,东晋以后更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成为建康的南面门户。“锦锈十里春风来,千门万户临河开”,绮窗丝幛,十里珠帘,灯船之盛,甲于天下。但也正是从那时起,秦淮河中多了些滑腻香艳的胭脂水,耀眼的珠光宝气,薰人的脂粉铅华,酿造了另一个妩媚而又凄婉的秦淮。明初,朝廷又在这里设立教坊司,自此艳帜高擎。金粉楼台,笙歌人家;画舫凌波,浆声灯影构成一幅幅如梦如幻的畸形繁华。不期好景不长,风云变幻,秦淮河边留下了多少天下兴亡的忧虑和嗟呀。唐时杜牧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诠释出六朝以来,历代王朝偏安江左而屡蹈覆亡的缘由,清代戏曲家孔尚任则用一曲《桃花扇》,鞭挞了那些脑满肠肥最终在醉生梦死中断送了大好河山的大老爷们。秦淮河上的灯红酒绿,掩饰不了南明皇朝的风雨飘摇,君嬉臣怠,结党营私却实实在在是误国的根源。半壁江山容不下一个忠君爱国的史可法,《燕子笺》怎能遮挡住动地而来的鼙鼓声? % X; w; b2 f% ~' }/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