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M9 e. {; g$ u+ p& X6 u不過,儘管這項協議已有國際規約可供參酌、比較及運用,但兩岸間的特殊歷史關係必須納入考慮;尤其是在各類所得課稅權的劃分上,直接攸關雙邊課稅利益、企業租稅規劃及由此延伸的各種經營行為等,自應避免因租稅傾斜而誘導不符我方利益的行為。然而,這些事前沒說清楚的,政府事後也諱莫如深,顯有難言之隱;亦凸顯兩岸經貿協商在准用於國際通用的規約上,仍有其一定的難度,而其難度或正是政府啟不了口的主權爭議。由兩岸租稅協議的轉折看敏感、複雜度更高的ECFA,兩岸簽署的不確定性顯然就更高了,這正是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的刺,江陳四會的意外再次凸顯了這一點。; n6 ]" I; [+ h. X4 v
然而,兩岸租稅協議在最後階段踩下煞車,固然一時令人錯愕,也難免引發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政策節奏是否改變的疑慮,甚而擔心是否已走到難以跨越主權爭議這道鴻溝的臨界點;但於此同時,也讓社會看到了民進黨若能把對政府的監督放在實質的政策而非民粹式的口號,用專業、合理的政策論述推動兩岸協商的透明化,如此才能真正保護台灣利益。如今,民進黨對協議內容未置一辭,反而是由馬政府主動撤簽;這顯示民進黨只想「熱鬧」而不問「門道」,實在有虧於反對黨的職守。 $ t) P2 {( U) H B5.39.217.76公仔箱論壇8 Q8 s6 W6 T* O F. w) H N
對執政的馬英九政府而言,兩岸租稅協議的延簽,更是已被定型化、制式化的江陳會一個「美麗的意外」;它將社會的視聽焦點,從兩會協商在地點、與會人士層級、人數等「形式對等」,轉移至議題折衝的「實質對等」;也讓社會對兩岸協商可以有不同的觀感,原來它是真正的談判,有破局的可能,而非只是定期舉行的儀式;更讓民眾知道,原來政府在兩岸協商中亦可有守有為,而非撿到籃裡都是菜。這個意外更提醒政府,兩岸制度化協商「由易而難」的階段,難度已從雙方有利無害的初階,進階到雙方利益互換、甚而相爭的中階,因為有部分族群的利益可能受影響,其政策爭議性、社會敏感度勢必更大,而其化解之道正是加大政策論述的透明度,政府應對台灣的公民社會有信心。5.39.217.76. b5 {' m H# n9 E
租稅協議不論是因「主權用語」或「技術因素」而撤簽,雖是此次江陳會的挫折;但對未來的兩岸談判而言,應會使雙方更懂得準確拿捏分寸,摘花而不被刺所傷。 5.39.217.765 w3 f, r5 H- ].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