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 O" }' B; m) f" I, N: }2 I「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蘊含三種訴求:一、宣稱「社會主義」,諱言資本主義,以標舉其道德性;二、「有中國特色」,則標舉其自我糾錯的修正主義;三、以上二者相加,則在確立中共專政的立場。 R/ J* ^" }( p1 \ u
- N; c7 A, T: o; Rtvb now,tvbnow,bttvb這樣的觀點,或可作為轉型過渡的階段性論述,但致遠恐泥,應非久大之計。一、現在的中國,其實是最狂飆的「資本主義」。何況,即使是要實現「社會主義」,亦未必一定要透過「一黨專政」去實現。現世在「社會主義/福利國家」有較優異的表現者,皆是民主國家,而非一黨專政的國家。即使以「中國經驗」言,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其民生主義亦有相當濃厚的「社會主義」底蘊,卻是主張民主政體;今日台灣在「社會福利」上的成就優於大陸,亦是以民主政體達成。二、迄今僅見「貧窮造成一黨專政的社會主義」,那是「打土豪/分田地」的「張獻忠式社會主義」;卻未嘗見在民生漸漸富裕後,仍能不提升民主人權的國家。當然,中共也不可能將這種「法西斯資本主義」維持長久,終須拿出一個自渡渡人的方法。三、或謂「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內在存有「自我糾錯/自我制衡」的機制;並謂從「粉碎四人幫」至「改革開放」,即是歷史佐證。然而,中共今日表現的「修正主義」,其實只是出於人治的「開明專制」,絕非出自所謂「社會主義」內在的「糾錯機制」。倘若馬克思主義有自我糾錯機制,豈會發生骨牌效應的「蘇東波」?倘若毛澤東思想有自我糾錯的機制,又怎會發生「粉碎五人幫」(包括毛澤東)的鞭屍政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I/ R; q, B0 x+ U" u2 T
) j' I z! P5 F: g/ L6 ]5.39.217.76持平而論,中共如今以「一黨專政」加「資本主義」的政經路線,有其轉型過渡的便利與效率。不說別的,倘非如此,一胎化的人口政策即難維持,那對中國及世界皆是災難。而印度的民主與中國的專制所形成的發展差異,亦常被拿來作比較。然而,中共這種「封建資本主義」,必然存在「經濟發展必帶動人性解放/人性解放必反對政治封建」的滾動效應,就長期而言,這才是中共必須解決的根本問題。中共的目標應是:當那一天來臨時,中共能夠成功地轉型過渡成實現「民主政治/社會主義」的政黨。5.39.217.761 X. P2 J0 V( } F
5.39.217.76% w: a$ o- B5 l! r6 S
「社會主義」絕非僅有靠「一黨專政」才能實現;亦即,實現「社會主義」,並非維持「一黨專政」的藉口。中共現行政策,是想以「民生取代民主」,但今世已有許多「民主兼有民生」的例證,而中國大陸上「民生不能取代民主」的呼聲,也勢必永遠不會消失。 % h- K4 W3 ]: V5 j+ J4 Z6 D5.39.217.76, J7 K" M4 z) x* E% x' J) f
民主政治可以通向社會主義福利國家,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卻難以實現民主政治。美國的民主政治可以選出非裔總統歐巴馬,歐洲許多福利國家的工人權益及社會福利亦植基於民主政治;但「中國特色」卻連一個縣長也不能民選,連工會也無實質功能。這是兩種體制的基本差異,也是中共終將面對的問題。9 g7 e' m7 w9 {8 I3 x( P" ^
5.39.217.76. \$ M1 X+ c. K) Q; T F/ n, J6 ?
畢竟,民主是人類文明中難以取代的價值;連馬克思及毛澤東亦未嘗否認。中共未來的方向,應如蔣經國一般,在各個面向全力為實現民主政治作準備,並循序漸進地實現「分期付款式的民主」,而不應試圖以「中國特色」來否定民主、抵拒民主。公仔箱論壇% _' l0 E' m2 p) Q8 j: o0 s
公仔箱論壇7 @! l8 S9 u4 R' w z
再申前言:以「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立國論述,雖有轉型過渡的功效,但絕非可大可久。 2 y, U( m3 o2 P( A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