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1 L' I D( n, U- i, u5.39.217.76高鐵總投資金額逾四千四百億元的全球單一最大規模BOT(民間興建營運後移轉政府)身分,使它自選商之始就爭議不斷;經過九年興建、通車將屆三年的營運,儘管為社會提供舒適快速、高準點率的優質運輸服務,躍升為西部走廊最重要的大眾運輸工具,但其超過七百億元的鉅額累積虧損,還是掩蓋了高鐵為台灣運輸史締造新猷的光芒,甚至因為BOT在高鐵規劃之初尚未完備,以致時時出現因官民權利義務不清所引來的質疑,加以民代蓄意渲染,令高鐵經營層深陷高薪自肥的形象風暴。於是,這樁最受矚目的BOT才走過三分之一的特許經營期,就已提前「移轉」給政府了。 4 l% u# I% P. ?7 ^8 qtvb now,tvbnow,bttvb - L* a g* d1 f7 F: y& X1 mtvb now,tvbnow,bttvb! T/ J8 Y# V; B; l ^ f! o
1 m; ]7 R! C9 J9 ^) g在高鐵仍是民間主導經營時代,高鐵與台鐵的高度市場競爭性,這種合作可能性根本是天方夜譚,也讓雙方主事者罔顧彼此其實存有合作的機會;其實,民眾在選擇運輸工具時,會受到速度、價格、服務範圍、班次密度及轉運便利性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而每一運具都會有顧此失彼的選擇,也就難以完全滿足旅客的運輸服務需求。因此,各種運具之間雖有競爭,只要肯用心,還是可以找出合作空間。兩鐵整合的可能性,在政府入主高鐵後變得愈來愈高,這顯然是一個契機。因此,政府接手經營高鐵,不僅是讓它維持營運,還可發揮更積極的政策主導力量,除了救高鐵,也順勢改造台鐵,為台灣民眾提供更新更好的運輸服務。 " W) P; d/ h" s8 V y, ]; Q U! f' c4 b公仔箱論壇5.39.217.762 {( P P7 m L3 X
9 j A7 r/ N9 S% a1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