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明仁登位20周年,日本傳媒刊登早前對明仁的訪問。在這次於11月6日進行的訪問,明仁回答了三個問題,其中回應駐日外國記者「對日本未來有什麼擔憂」提問時,明仁主動說到張作霖被炸死及九一八事變(明仁的用語是「滿州事變」),並指後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明仁又說,「所以我認為,導致交戰的事件,絕非天皇(裕仁)本意」。 9 h. P, v; w G1 T6 R3 |( A5.39.217.76在日本戰後一段相當長時間的主流論述,是認為發動戰爭的是軍方內部的軍國主義分子,裕仁則是被架空的「政治傀儡」。不過,這種論述經不起事實的考驗——裕仁在這時期多次身穿軍服佩戴軍刀出現公眾場合;日本軍方在發動戰爭前,不止一次舉行御前會議,裕仁是不可能不知道的。撰寫《真相﹕裕仁天皇與侵華戰爭》的美國學者比克斯指出,裕仁在戰時是「野心勃勃的軍事領導者」。) j# L$ w. s! X
戰後,裕仁被中國、蘇聯、英國列為戰犯;1945年12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把另一批日本官員列為甲級戰犯,包括前首相近衛文麿和裕仁身邊的內大臣木戶幸一。1940年至1945年戰事最激烈時,木戶幸一是內大臣,被認為是與裕仁最親近的官員。木戶幸一被列為甲級戰犯的其中之一原因,是他極力推薦東條英機組閣,他其後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終身監禁。人們不難質疑,既然裕仁的內大臣也被列作戰犯起訴,為何裕仁獨善其身?眾所周知的原因,是美軍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麥克阿瑟要借助天皇在日本的影響力,穩定當地局勢,阻止共產主義在亞洲蔓延。5.39.217.767 C. I2 y+ w8 N7 |, c
9 [4 h3 g( k- D' e" N8 j: Otvb now,tvbnow,bttvb. Q+ _* O. _ b+ f8 L C
「裕仁不欲參戰」 tvb now,tvbnow,bttvb0 O) G8 d) X" K# s
. t6 u7 W, q. M* M( }, u" V/ ktvb now,tvbnow,bttvb戰後竟成主流論述 " G2 i, o6 G- u: m2 f/ v" \* k1 Stvb now,tvbnow,bttvb「裕仁不欲參戰」這種說法,戰後成為西方世界對裕仁二戰角色的主要論述,背景是美國為首的政治及文化霸權極力推行之故。冷戰年代,美國以二分法劃分「好人」和「壞人」,所謂自由世界陣營一概是「好人」,這當然包括身處圍堵中蘇最前線的日本;裕仁的「不欲參戰」論述,自然成為美國建構包夾中蘇圍牆的其中一塊。 6 P! z( Q1 t, S" l' k# r6 Ytvb now,tvbnow,bttvb戰後日本實行和平憲法,天皇變成名義上的國家元首,管治國家大權落在民選議員出身的首相手裏。天皇角色在歷史的帷幔裏逐漸隱沒,但裕仁在二戰裏角色的爭論從未止息;幾乎同一時間,有關爭論開始轉到掌握實權的首相身上。80年代,自民黨強人中曾根康弘擔任首相,提出了戰後日本政府不敢公然提出的「戰後政治總決算」,認為1945年之後流行的史觀,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結果,他要清算這種史觀。易言之,中曾根康弘想推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定讞,魔盒從此打開,成為近20多年來日本首相一再參拜靖國神社、多番篡改歷史教科書,以至再三為裕仁開脫的核心根源。tvb now,tvbnow,bttvb4 y$ i! n: L' z
中曾根康弘這股歪風得以日益遠颺,在於當時執政自民黨一黨獨大,從未受到挑戰。可是,到了1993年,自民黨於選舉失去執政地位,在野多年的社會黨上台;1995年,首相村山富巿發表著名的「村山談話」,對於二戰日本所作所為「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情」;這股新風最終推動1998年日本以書面就昔日的殖民統治向韓國表示「正式道歉」,韓方亦從此減少就歷史問題批評日本。5.39.217.76+ c$ B) x# G8 b% f7 f
刻下日本政治形勢和90年代社會黨上台之際有幾分相似,不同的是如今執政的是民主黨,首相鳩山由紀夫之前曾經提出要以新觀念對待歷史,民主黨更主張成立關於戰爭罪行的調查機構。我們歡迎民主黨這種具有反思本質的做法,作為民主黨黨魁的鳩山由紀夫,更應該以首相身分,坦然面對二戰歷史,向所有受害國家及當地人民道歉,並且澄清裕仁天皇在侵華戰爭和二戰中的角色及責任。5.39.217.76: R- ~' k4 K" c* y/ x3 n
公仔箱論壇2 T7 u2 f0 E1 q7 r% I n3 M0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