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5 q @6 w) s" J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W. c, o6 E6 m# _ ^
政府應敢於在限制中求突破 ) h3 s2 U2 J0 Q: H: X# z特區政府「立法能力」不足的結構性問題,自去年開始更加進一步惡化:2008年夏天爆發的「政治任命風波」,導致曾特首民望大崩盤,而其後接二連三的施政失誤,包括外傭稅、梁展文、生果金、泰國包機等,都侵蝕了特區政府本已脆弱的管治基礎。曾蔭權政府處於弱勢,更加傾向推遲處理爭議性法案,以免拖累政府民望,結果導致過去一個立法年度中,有大量重要法案被擱置及押後。5.39.217.769 z4 C& h7 a$ @1 I: P
0 e0 F6 ^* O* }0 \
政府未能順利落實各項立法議程,令急需處理的政策問題被一拖再拖,已經對香港社會的長遠發展,造成非常負面的影響。要改變當前困局,關鍵始終在於疏導及理順各項政制矛盾。推行全面普選及政黨政治,固然是重建政府管治能量、令行政立法建立穩定聯繫的根本辦法。但在民主政制短期無法落實的情况下,難道特區政府就只能每遇到爭議便採取「拖字訣」,一而再的押後及迴避處理重要政策?這種不敢正視問題的「鴕鳥心態」,只會損害香港的整體利益。公仔箱論壇% a ^. u+ `* V
; j9 K! |8 e# v$ v6 I. X4 O5.39.217.76無論是只剩下兩年多任期的曾蔭權政府,還是各下任特首熱門都應該反思,如何在各種政治局限中尋求突破。畢竟,全面的政制民主化在2017年前都難以實現,特區政府在可見將來仍需面對認受性不足及欠缺執政黨支援等問題。而透過「政策協商」推動朝野合作、增加政策認受性,始終是當前改善行政立法關係、加快落實各項立法議程的唯一出路。而當中的關鍵,在於建立制度化的協商機制、搭建「政策網絡」(Policy Network),力求在決策過程中全方位吸納立法會及公民社會的訴求,以凝聚政策共識、推動立法議程。" A) M2 |: q' \0 E1 ?4 u, W; O
公仔箱論壇/ K, u) J3 t5 {! D
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有這樣的一句名言:「管治,就要敢於抉擇(To govern is to choose)。」特區政府的責任,不是逃避爭議,而應該迎難而上,敢於推動改革,並且透過協商建立共識。否則,即使政府最終保住民望、苟延殘喘,但到任期完結之時卻一事無成,又有什麼意義? 0 Q8 k2 u$ |. h/ @* B7 x% G! F- e' [6 h- J0 [: d4 `- c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