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國策顧問能否參加十一慶典 [打印本頁]

作者: zophia    時間: 2009-10-4 08:30 AM     標題: 國策顧問能否參加十一慶典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Y7 C8 U: F* f3 J0 Q0 r4 P) j
公仔箱論壇& M' b0 L2 i1 f+ F" k
中華人民共和國十一國慶,我總統府四名國策顧問私自應邀參加慶典,在最後一刻被府方急電喊卡,終未現身在閱兵觀禮台上。不分藍綠,皆對國策顧問出席對方國慶大聲撻伐;但此事的是非複雜,未必是僅憑直覺即能論斷。
; u# t( \2 ]& j' {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T" ?* S; w6 l; \, C

5 w+ W$ e+ A# H. J- ]$ _1 H

6 U; ~; J# `+ c& d; R; i公仔箱論壇假設:我方的官員出席對方十一國慶,對方的官員也能出席我雙十國慶。這也許就不會有爭議,甚至是多數國人願意見到的場景。那麼,倘若此次四名國策顧問能在這樣的想像中做個試探,其實亦非不能理解的動作。但是,輿論均不持此種看法,主要是因北京目前不可能讓其官員出席雙十國慶;既不能「對等」,台灣輿論即難接受。
  G7 X/ O- |- n" v% D# M& _7 c4 ktvb now,tvbnow,bttvb% _: g8 Z  b$ j/ q6 [
公仔箱論壇/ j$ @3 L  S5 z+ K( B5 D3 R3 T
其實,廿年前的北京亞銀年會,當時的財政部長郭婉容,即以雙手抱胸參加演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及國家主席楊尚昆致詞的開幕儀式。當時,李登輝的想法就是:我可以承認你,但希望你也承認我。今次四名國策顧問若參加十一慶典,其實亦可做如是觀。tvb now,tvbnow,bttvb$ Z4 d* Z- l8 r

7 G# a2 i6 x+ v) T  o6 htvb now,tvbnow,bttvb

6 Z% _& h7 P. M3 I( g公仔箱論壇經過六十年的衝突激盪,兩岸關係由「不共戴天」的「相互否認」,漸漸演變至如今的「雖互不承認/但互不否認」;而所謂「互不否認」,其「潛規則」其實是建立於「在實質上承認/在名目上不否認」。例如:江丙坤在中南海見胡錦濤主席,你說其中是「承認」多,還是「否認」多?相對而言,陳雲林在台北賓館見馬英九總統,你說,其中又是「承認」多,還是「否認」多?! @0 C: r3 w: a& Q( H
5.39.217.76+ @3 Y, M5 _0 Q$ x6 _

3 C8 K3 b. d& J' b+ y+ }. @tvb now,tvbnow,bttvb相較於過去,六十年前、卅年前、十年前,甚至兩年前,兩岸交往的「實質承認」其實已經多過「名目否認」;例如,兩岸交涉其實已由政府官員直接參與、成千上萬的陸客來台、北京參加台灣聽奧閉幕式、國際運動會觀眾席上出現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及海基海協人員拜會對方「領導人」等…。如果尚有可待突破的領域,則雙方官員出席對方的國慶或許亦是一個可以努力的目標。公仔箱論壇1 f0 ?0 c) q& M. k' n9 g% `: X( k
5.39.217.76) v9 Y8 k! i7 ~

4 }7 y! K& V  c, g$ X  N2 i- \tvb now,tvbnow,bttvb近兩年來的兩岸關係,之所以會出現「和平發展/雙贏共生」的新機遇,主要即是因彼此的「實質承認」提升,且相對的「名目否認」減低。北京從「中華民國已經滅亡」、「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演化到「承認現狀/維持現狀」,到「雖然尚未統一/仍是一個中國」,到「一個中國即是台灣法典上所稱的一個中國」,到「九二共識」;台灣則從「漢賊不兩立」,演化到「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到「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這個兩岸對應的演化過程,豈不正是「實質承認提升/名目否認減低」的過程?tvb now,tvbnow,bttvb- |7 v, ]* n  w$ K  _3 [( o3 [6 y

0 j+ J9 d# s, y! l9 Y* Y% K! ]

! M- {1 x2 {  ~# H, U( p然而,此一過程卻是付出了極大代價的「試誤」所換來,包括一九九六年的飛彈危機。如果北京不願見「兩國論入憲」,就必須尊重「一中憲法」與「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如果北京不願見「正名制憲」,就必須尊重「中華民國之名」與「以中華民國為名之憲」。中華民國若不能維持,兩岸關係亦無以維持。若非異想天開,有朝一日,在蘊有「兩岸基本法」性質的「和平協議」下,中華民國官員出席十一國慶,中華人民共和國官員也出席雙十國慶,這也許正是兩岸最平衡、最具建設性的過渡方案或解決方案。
9 ]. x7 A, Q4 ]8 ~
- H3 M( r4 k; Q2 A! M/ a; ^: T5.39.217.76
1 v9 ]4 m0 t  G; d# ~9 E2 W# j
國策顧問出席十一國慶,在現在的台灣是「政治不正確」;但是,兩岸在「實質」及「名目」上的對等承認,卻是「一中各表」所追的政策目標。即使就北京的立場言,鞏固中華民國的「名」與「憲」,亦是避免「正名制憲」的唯一方案。兩岸欲「和平發展」,捨此別無他途;北京不可能用對新疆、西藏、香港、澳門的方法來解決台灣問題。
3 O$ y$ D6 y3 I% ^
* S& I2 F' p2 v0 E* T. Y

; }1 ?8 D8 f% k" z: `7 y我們不主張國策顧問於此時此際參加十一「國慶」,因為這在此刻是「政治不正確」;但我們願意想像,有朝一日在「一中各表」的「和平協議」下,雙方官員能相對參加對方的國慶。只要「解放思想」(胡錦濤十一文告語),誰說一定不可能?
* |! U" x2 B+ p% u# X5.39.217.76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