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正式推出第二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五幢建築包括兩個面積僅二、三百平方米的「蚊型」歷史建築物。為增加該兩幢建築物的吸引力,當局首次將物業周邊最多八千平方米用地,一併撥予中標機構使用,機構有權加建新建築物,其中法定古蹟沙田王屋村古屋,額外用地更近半屬甲級住宅用途,發展潛力可觀,政府會負擔其日常修葺費用。有立法會議員質疑政府「買細送大」是「妹仔大過主人婆」,變相以公帑資助私人發展,令活化計劃變質。 tvb now,tvbnow,bttvb" @& E0 B9 Q- }" y# o- m
沙田王屋有住宅休憩地法定古蹟王屋村古屋位於沙田圓洲角王屋花園內,總樓面面積約三百二十八平方米,發展局提出兩個活化方案,方案一包括整個王屋花園,用地面積為古屋的廿六倍,共達八千七百九十平方米,方案二只包括部分王屋花園,但用地仍達三千九百三十平方米,用地分別屬甲級住宅及休憩用途。至於九龍聯合道侯王廟新村石屋總樓面面積僅二百零八平方米,但招租活化則包括毗鄰一幅面積逾二千七百平方米的休憩用地,令項目面積增至二千八百多平方米。* B, t3 r# a! _" Y
) O& u' r. r8 \( F0 |
文物保育專員陳積志解釋,考慮到兩個項目可用空間較少,故中標機構可在空地另建建築物,例如王屋村古屋需要另建洗手間等,新加建築物要與歷史建築脗合,發展高度限建一層,覆蓋率則不可多於用地面積的百分之五。tvb now,tvbnow,bttvb& p7 o3 A. F8 U5 m3 }. ?$ U w' y.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