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 f% q& @7 i, V% ['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政府最新的微調方案從正面看,是取消中中、英中的二分制,並實行鬆綁,在一定的課時限制,及學生和教師具備學習與教授英文能力之下,容許初中多一些使用英文,但最終由學校在校本精神下專業自決。 " v% H5 V) q' }0 n9 W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Y$ [; B8 l% A" w k
理論上,現有的英中與中中,在校本管理下皆可維持其原有語文政策,政府也不會強制他們用多些或少些英文;不過,在上述龐大的市場力量及家長偏向的驅使下,可以想像,將來在兩極之間會存在中英文使用上不同比例的光譜,這也是微調政策的彈性精神所容許與鼓勵的。& b. V h- h2 Y4 p. y! W
/ g# ~" x/ W0 X! U, b" G1 A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x7 ] j! ]2 W( P0 l" M
重視中文 也須維持英文優勢 8 m1 \9 K9 _, ]# p, A6 Q' f1 |原則上,政策仍舊是母語教學為主,增潤英語(文)為輔,以求最終年輕一代學生均達至一定程度的中英兼擅,符合香港兩文三語的國際大都會目標。不過,教育界內擔心的,是儘管表面上如此,但實質上會否導致中文(母語)更不受重視?在中學就學人口下降,學校面臨收生不足、縮班殺校的威脅下,會否因經濟現實利益而放棄教學原則考慮,雖缺乏足夠的英文教與學條件,而但求多用英文,以利招生?若這樣的道德風險真的全面出現,則的確會構成課堂學習上的倒退。我們固不能動輒懷疑學校校長與教師們的專業堅持,不過也不應低估當今市場壓力對學校造成的衝擊。公仔箱論壇1 }1 `9 e; U5 F8 |6 V J$ j( k {8 G
5.39.217.767 Q6 ~$ h9 g% b. R2 V' z/ ^" t
究竟微調政策會造成怎樣的後續效果——是「母語為本、增加英語」?還是「中英兼備、英語為先」?——端視乎政府教育當局、學校與教育界的共同意志,及他們如何打破社會上中英對立的二分心態。在推廣增潤英文之同時,政府應不忘對中文教學的重視與支援。 * C' V6 D$ r6 g$ e9 P" Q" C! B7 ]( Q ; }+ x. {# m& o l6 H: N從香港作為中國特區的身分言,重視中國語文、歷史、文化,乃是正常不過之事,並非什麼「政治正確」的狹隘之舉,而是建立年輕一代作為中國公民身分認同的必然。但與此同時,香港也須維持其英文優勢;起碼,年輕一代應爭取做到功能應用上的雙語者(functionally bilingual)。21世紀下,英文固然繼續作為國際通用語文,但中文也在迅速躍升為國際通用語文,香港為何要逼自己只在兩者之中擇其一呢?0 Q8 w3 C! n2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