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我喜歡海水魚,貼貼圖給大家分享。 [打印本頁]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5-22 02:44 AM     標題: 我喜歡海水魚,貼貼圖給大家分享。

本帖最後由 cks03128 於 2009-5-22 02:46 AM 編輯

第一幅
蝦虎魚 古b
學名:Nemateleotris helfrichi
中文名:大溪地火鳥,赫氏線塘鱧
地域:分佈於太平洋: 向東到 Tuamoto 島, 北至琉球群島。出現於相當深的水。 發現在陡峭臨海礁石的沙子,碎石或堅硬開放底部的小區塊上了。 很少發現於少於 40 公尺了與時常成對出現。 一夫一妻的。肉食性,最大體長6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5-22 02:48 AM

第二幅
學名:Nemateleotris decora
中文名:紫火鳥(國內叫紫雷達)。華麗線塘鱧
地域:分佈於印度-太平洋: 模裏西斯到美屬薩摩亞, 北至琉球群島, 南至新加勒多尼亞。在礁與沙地與碎石堆上區塊的基底發現在堅硬的開放底部上了。經常成對出現.一夫一妻的.吃浮遊動物, 尤其橈腳類的動物與甲殼類幼生。 當危險警報,衝入一個洞內。,肉食性,最大體長8公分,適合在珊瑚缸內飼養。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5-22 02:49 AM

第三幅
學名:Nemateleotris Magnifica
中文名:火鳥 (國內雷達),大口線塘鱧,絲鳍塘鳢
地域:分佈於印度-太平洋: 東非到夏威夷, 馬貴斯群島與皮特凱恩群島, 北至琉球群島, 南至新加勒多尼亞與奧斯垂群島; 在密克羅尼西亞各處。棲息於外礁斜坡的上面部分。 在底部上面盤旋, 面對水流覓食浮遊動物,橈腳類的動物與甲殼類幼生。 一些個體可能分享相同的洞。 (尤其稚魚) 有一個輕彈它的像三角旗一樣第一背鰭的習慣往前與往後. 一夫一妻的,肉食性,最大體長9公分,比前兩者大,適合在珊瑚缸內飼養。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5-22 02:51 AM

第四幅
學名:Dicordipinna griessingeri
中文名:火炬古b或紅天綫古b
地域:分佈印度洋岩礁區, 肉食性,體長最大4公分,溫馴,適合珊瑚缸,可群養。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5-22 02:53 AM

第五幅
學名:Paragobius lacunicolus
中文名:熊貓古b,黑鰭副葉鰕虎,黑鰭副葉鰕虎魚
地域:分佈於印度 塞舌爾群島和Chagos海島排行的和Tuamoto海島; 北部到Ryukyu和Bonin海島; 對Howe Island閣下的南部; 遍及密克羅西亞島。肉食性,體長最大3公分,適合珊瑚缸群居。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5-22 02:54 AM

第六幅
學名:stonogobiops xanthorhinca
中文名:妞紋古b
地域:分佈於印度洋及太平洋珊瑚區,肉食性,體長最大7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5-22 02:55 AM

第七幅
學名:Opistognathus aurifrons
中文名:香港叫美國大帆古b或大帆鴛鴦。
地域:分佈於中西大西洋: 美國佛羅裏達南部與巴哈馬到巴貝多與南美洲北部。身體淡色的藍灰色的有很多的藍灰色點; 背鰭黃色的頭部,後頸與前部; 一對黑色的斑點時常位於下巴之上。棲息於以粉碎的珊瑚或沙子製成的洞穴。 垂直地盤旋, 上方或在它的洞的附近。 雄魚藉由和他的鰭呈弧形移動追求母魚展開朝向她。 雄性口部地孵卵。雜食性,體長最大13公分,適合珊瑚缸或岩礁厚沙床飼養。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5-22 02:57 AM

第八幅
學名:lythrypnus dalli
中文名:香港叫火焰古b或籃綫鴛鴦。
地域:分佈於東太平洋: 在美國加州中部到哥德洛普島島中的 Morro 海灣外海的中北部的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發現通常在開放的岩石區但是撤退回裂縫或洞穴或者當危險時躲在海膽的棘中。 領域性。 棲息在一個洞或裂隙附近的裸露的岩石表面。 主要吃小型甲殼動物。 母魚在空貝殼中產下長方形的卵; 雄魚保衛他們。 時常與 Lythrypnus 斑馬 一起發現。雜食性,體長最大6.4公分,會區分地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5-22 02:58 AM

第九幅
學名:stonogobiops yashia
中文名:天線古b
地域:分佈於西太平洋。身體白色,有三個橘紅色斑紋。 頭部有 2個中央的頭部感覺小孔。 第一背鰭非常長, 藉由長的棘,64-109% SL; 最初 2根棘與薄膜白色。 末梢部地的在第一背鰭的中央上的黑色的斑點。 第二背鰭鰭條 I,10-12. 尾鰭圓的。出現於外礁斜坡; 時常成對發現, 盤旋在通往它的洞穴的入口在沙質底部上面的幾公分。 與紅白條紋的蝦, Alpheus randalli 共棲。肉食牲,體長最大5公分。適合珊瑚缸喜和槍蝦同生。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5-22 02:59 AM

第十幅
學名:Amblyeleotris randalli
中文名:大忛古b,倫氏鈍塘鱧
地域:分佈於西太平洋: 模裏西斯到索羅門群島, 北至琉球群島, 南至大堡礁北方; 在密克羅尼西亞的帛琉。在高刺狀的背鰭的後面基底上的特殊的眼狀斑。生活於清澈水域的礁石的碳酸鹽質沙的區塊。 用短白橫紋與一個橄欖色蝦共同生活。肉食牲,體長最大9公分。適合珊瑚缸。


作者: longha    時間: 2009-5-23 07:34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5-25 04:14 AM

第十一幅
仙魚類 首出場
學名:Holacanthus clarionensis
中文名:橙仙,塞拉裏昂刺蝶魚
地域:分佈於中太平洋東部: 下加利福尼亞的最南端, 墨西哥; 也從尖音號角, 與雷維拉吉哥多島聚集外海的墨西哥的西岸與從克利珀頓島。雜食牲,體長最大可達34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5-25 04:16 AM

第十二幅
學名:Apolemichthys arcuatus
中文名:香港叫賊仔 又名蒙面神仙,弓形阿波魚,弓紋刺蓋魚,弓背刺蝶魚
地域:分佈於中太平洋東部: 夏威夷語與詹斯頓島。全體灰白具有一個與越過對軟背鰭的後面部分的上側面從眼睛前方的一條狹窄的淺藍灰色白色的條紋接壤的寬黑色橫帶。 一個相似種寬的黑色條紋有淺藍灰色白色的邊緣跑靠近邊緣的在尾鰭與臀鰭上。常見於岩礁, 在岩架與洞穴中; 也在珊瑚區域中.對 183 公尺的海底觀察.主要吃海綿; 一些標本的腹部內容也有了藻類,水息蟲與未確認的卵痕跡。,雜食牲,體長最大18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5-25 04:18 AM

第十三幅
學名:chaetodontoplus conspicillatus
中文名:眼鏡仙, 點荷包魚
地域:分佈於西太平洋: 大堡礁的南方 (澳洲) 與新加勒多尼亞, 向南至羅得豪島,藍灰色的在身體的上半部上, 褐色到黑色的在半邊側面上。 鰓蓋與胸鰭與尾鰭鰭黃色的基部部份; 胸鰭與尾鰭鰭黑色的吻與外部部份; 唇, 腹鰭微白色的或淺藍色。 眼睛有藍色的環; 前鰓蓋骨與鰓蓋藍色的邊緣。通常居住於深的珊瑚礁區域。 在潟湖礁上的稚魚淺至 1 公尺. 吃海綿與被囊類。 成對。雜食性,水質要求高,最大體長25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5-25 04:19 AM

第十四幅
學名:Centropyge joculator
中文名:可可仙Coco,喬卡刺尻魚
地域:分佈於東印度洋: 可可島與聖誕島。與西太平洋的 C. bicolor 相似但是用它的顏色,背棘數目,尾鰭的形狀與分布的深度容易地與它區分了。 前半部的身體,從吻部向上到線從腹鰭- 臀鰭空間的第三個背棘到中央, 金黃色的; 其餘的身體, 包括毗連的背鰭與臀鰭, 對尾梗深藍色或黑色; 尾鰭與梗金黃色的。 一個不規則的淡藍色條紋環眼窩。 背鰭與臀鰭有狹窄的淡藍色邊緣,在陡峭的外礁斜坡上發現於珊瑚與碎石區域了。 獨居性或形成小群魚群四到五個個體。雜食牲,適合珊瑚缸飼養,體長最大10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5-25 04:23 AM

本帖最後由 cks03128 於 2009-5-25 04:28 AM 編輯

第十五幅
學名:Holacanthus africanus
中文名:西非仙,非洲刺蝶魚
地域:分佈於東大西洋: 塞內加爾到剛果。普遍的外海迦納在那裡它是通常發現於岩石中的。雜食性,體長最大45公分,水質要求高,適合珊瑚缸。

幼魚



成魚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5-28 02:41 AM

第十六幅
學名:Apolemichthys Xanthopunctatus
中文名:火花,金雪,金點阿波魚,金點仙
地域:分佈於太平洋: 吉柏特島到列島群島。 記錄來自克平馬拉奇島環礁 (加羅林群島東部) ,諾魯,廣東 (鳳凰島) , Howland ,麵包師傅與扇形 (列島群島) 環礁了。身體黃褐色的有很多的明亮檸檬的黃斑; 頭部黃色, 吻部帶紫色的, 前額具有一個黑色的斑點大約等於眼直徑; 背鰭、尾鰭與臀鰭黑色的有淡藍色邊緣。在峽道與外礁斜坡與峭壁深度 10-65 公尺中見到了。 吃海綿與被囊類。 單獨,成對或形成小群魚群雜食性,體長最大30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5-28 02:43 AM

第十七幅
學名:Apolemichys Griffisi
中文名:格士,霸王神仙,格裏菲斯阿波魚
地域:分佈於太平洋: 印度-馬來區域向東至列島群島。發現於外礁斜坡與陡峭的海峭壁了。 獨居性或成對或形成小群魚群; 罕見到稀有的.吃海綿與被囊類。 雜食牲,體長最大34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5-28 02:44 AM

第十八幅
學名:Holacanthus bermudensis
中文名:藍仙,百慕大刺蝶魚
地域:分佈於西大西洋: 百慕達群島, 巴哈馬與外海的美國佛羅裏達南部到墨西哥灣。 也到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背鰭與臀鰭與尾鰭的軟棘的部位有寬的黃色邊緣。 在前額上的深色的斑點缺乏鐵青色環。 稚魚藍色,帶, 最後具有突出的條紋直線.胸鰭基部地是藍色的, 清澈的末梢部地, 具有一個分開兩者顏色的寬的黃色條紋; 腹鰭是淡黃色的。棲息於岩礁或珊瑚礁。稚魚在峽道與在近海岩礁上.主要吃海綿。體長最大45公分,水質要求高。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5-28 02:47 AM

第十九幅
學名:Holacanthus townsendi
中文名:湯臣
地域:分佈於加勒比海珊瑚區,雜食性,體長最大45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5-28 02:48 AM

第二十幅
學名:Holacanthus ciliaris
中文名:太后,女王神仙,額斑刺蝶魚
地域:分佈於西大西洋: 美國的佛羅裏達與墨西哥灣到巴西。 中東大西洋: 聖保羅岩礁,尾部與胸鰭完全黃色。 在前額上的黑色的斑點有鐵青色斑點而且包圍狹窄的, 鐵青色環。 在胸鰭基底的大藍色的斑點.成魚在邊緣上發育矮棘。 大的成魚的顏色用橘黃色的邊緣到鱗片是帶紫色的藍色; 頭部眼睛上方深藍色, 下面黃綠色的; 嘴,下巴,咽喉,胸與腹部帶紫色的藍色,棲息於珊瑚礁了。 通常單獨地或成對出現。 優美地在海扇,海鞭子與珊瑚之間移動。26件標本的胃內含物指出此魚種幾乎只在被附加少量的藻類,被囊類,水息蟲與苔蘚蟲類的海綿上吃。 幼魚剔啄體外寄生動物從其它的魚身上。雜食性,體長最大40公分,水質要求高。


作者: longha    時間: 2009-5-28 10:30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aye2328    時間: 2009-6-3 05:22 AM

哇~你真的是個超級魚迷﹗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4 02:56 AM

哇~你真的是個超級魚迷﹗
maye2328 發表於 2009-6-3 05:22 AM
多謝欣賞。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4 02:58 AM

第二十一幅
碟魚科
學名:Chaetodon Tinkeri
中文名:丁卡氏碟,坦克蝶,黑丁,丁氏蝴蝶魚
地域:分佈於太平洋: 從前知道是夏威夷群島的特有種。 記錄自詹斯頓島 與馬紹爾群島了。在列島群島與馬貴斯群島中被 斜蝴蝶魚〔Chaetodon declivis〕 取代了。有別於 C. flavocoronatus 在後頸上藉著缺少寬的黃色條紋,時常發現於陡坡的鄰近區域,獨居性或者成對而且偶見於小群魚群。 吃多種浮遊生物與底棲的生物。雜食性,體長最大18公分,建議上限
水溫23度至26度。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4 03:00 AM

第二十二幅
學名:Chaetodon declivis
中文名:金丁卡氏碟,簡稱金丁,斜蝴蝶魚
地域:分佈於東印度洋: 聖誕島.中太平洋東部: 列島群島與馬貴斯群島,發現在岩質與砂質底部上了。雜食性,體長最大12公分。建議上限水溫同黑丁一樣23度至26度。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4 03:01 AM

第二十三幅
學名:Chaetodon flavocoronatus
中文名:皇冠丁卡氏鰈(被譽為鰈中皇者)簡稱皇冠丁,皇冠蝴蝶魚
地域:分佈於西太平洋: 關島的特有種。已知只來自被在深度超過 30 公尺採集到的一些標本沿著 Orote 半島,關島的水流沖刷海峭壁。雜食性,體長最大15公分,建議上限23度至26度。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4 03:02 AM

第第二十四幅
學名:Chaetodon mitratus
中文名:深水碟,西非蝶王,僧帽蝴蝶魚
地域:分佈於西印度洋: 已知只來自蘇門答臘模裏西斯,留尼旺島,馬達加斯加, Amirante ,聖誕島與可可-基靈群島環礁南方了。 可能廣泛地熱帶印度洋的島嶼周圍分佈了。這隻深棲性的蝴蝶知道的不多,但是最近的觀察指出它能形成多達 5個個體的小群魚群而且在碎石區域中或在黑珊瑚與海扇的成長之中居住於陡峭的外圍礁石海峭壁。雜食牲,體長最大13之公分,上限水溫23度至26度。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4 03:04 AM

第二十五幅
學名:Chaetodon burgessi
中文名:皇帝蝶,波斯蝶
地域:分佈於西太平洋: 菲律賓與東北方的婆羅洲到弗洛勒斯海與波納佩島。 最近記錄自東加。身體是白色的有橫過身體 , 從第一背鰭棘的起點到臀鰭的柔軟部位的第一個的寬的斜黑色的斑紋, 第二個從正好前面的垂直地越過眼從前額延伸關於胸鰭的水平的腹部後方終點在 , 與第三個連續的背鰭。出現於海峭壁柳珊瑚與黑珊瑚是豐富的哪裡。 通常在深度超過 40 公尺, 但是在一些局部地區中非常水淺的. 成對出現.它在水族館生存良好並且被輸出從菲律賓。雜食牲,體長最大13公分,上限水溫23度至26度。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5 03:02 AM

第二十六幅
學名:Chaetodon daedalma
中文名:黑蝶,繡蝴蝶魚
地域:分佈於西北太平洋: 琉球,博寧島與伊豆島與日本南部的主要島的周圍。棲息於清澈而外部的水域; 通常深地超過 10 公尺處。 成魚超過 10個個體形成魚群而且在一個寬的區域上移動。 偶然地由日本水族館畜養於繁殖場了但是被很少地輸出。雜食牲,體長最大20公分。上限水溫23度至26度。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5 03:03 AM

第二十七幅
學名:Chaetodon paucifasciatus
中文名:紅海紅尾蝶,紅尾箭,稀帶蝴蝶魚
地域:分佈於西印度洋: 紅海與亞丁灣。發現在珊瑚與碎石區域上了, 成對或形成小群魚群。 吃珊瑚蟲,柳珊瑚,藻類,多毛類的蠕蟲與小型甲殼動物。 卵生的 ,一夫一妻的.這個吸引人的魚在水族館環境方面生存良好因此高度地被玩家珍視.雜食牲,體長最大15公分,上限水溫23度至27度。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5 03:04 AM

第二十八幅
學名:Chaetodon mertensii
中文名:橙尾蝶,默氏蝴蝶魚
地域:分佈於太平洋: 琉球群島到菲律賓而且延伸至羅得豪島,拉帕島與 Tuamoto 島。 在印度洋被 馬達加斯加蝴蝶魚〔Chaetodon madagascariensis〕 取代了, 在東南亞的 紅尾蝴蝶魚〔Chaetodon xanthurus〕 , 與在紅海的 稀帶蝴蝶魚〔Chaetodon paucifasciatus〕。體色是側邊上白色的有 4-5 鋸齒形的黑色條紋。 軀幹的後面的部分,毗連的背鰭與臀鰭與尾鰭的後面的部分是黃色的。 一條垂直的黑色橫帶越過眼跑 (不間斷的) 。棲息於深的潟湖與臨海礁石。 各別地或成對出現。 吃藻類與小型底棲的無脊椎動物. 卵生的.可以和 C. xanthurus 雜交。雜食牲,體長最大15公分,較常見的品種。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5 03:05 AM

第二十九幅
學名:Chaetodon semilarvatus
中文名:紅海黃金蝶,金蝶,黃色蝴蝶魚
地域:分佈於西印度洋: 紅海與亞丁灣。一種常見的種 發現於區域了在哪裡有豐富的珊瑚成長。 時常出現成對或小群魚群。 偶然地觀察一個靜止的位置中盤旋長時間 Acropora 碟珊瑚的岩架下。雜食性,體長最大23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5 03:06 AM

第三十幅
學名:Chaetodon mesoleucos
中文名:白面蝶,中白蝴蝶魚
地域:分佈於西印度洋: 紅海與亞丁灣。棲息於珊瑚礁而且通常成對被見到。雜食牲,體長最大16公分。


作者: wep1543    時間: 2009-6-6 02:45 AM

thx ........ 上左堂海鱼课 ............ 加油 .........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9 01:54 AM

第三十一幅
刺尾魚科,吊類
學名:Zebrasoma gemmatum
中文名:珍珠吊,寶石高鰭刺尾魚
地域:分佈於西印度洋: 莫三比克與南非; 也馬達加斯加,留尼旺島 與模裏西斯。棲息於珊瑚礁與岩礁。稚魚在淺水區。 非常具有領域性與獨居性的雜食牲,體長最大14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9 01:55 AM

第三十二幅
學名:Acanthurus triostegus
中文名:班馬吊,綠刺尾鯛,條紋刺尾魚,橫帶刺尾魚
地域:分佈於印度-太平洋: 在區域各處除了阿拉伯半島周圍的海洋。東太平洋: 加州灣下遊到巴拿馬, 包括雷維拉吉哥多島,可可島,克利珀頓島與加拉巴哥群島。身體橄欖色的灰色, 有四個垂直的斑紋 (在黃色的眼對面的頭部上的 1條斑紋; 1 在尾梗上); 顏色變化成腹側白色的, 時常具有一個劃界的銳利線。 銳利地, 朝向前面的, 在進入一個凹槽之內摺疊下來的尾柄的每個側邊上的直立硬棘。 鱗片細小的。 在側邊與頂端上牙齒有小齒狀突起。 在前面的列中鰓耙 18-22,19-24 在後列中。出現在潟湖與臨海礁石,有堅硬的底部; 幼魚豐富的在潮池中時常攝取食物的特定藻類長在岩石上的近的淡水溢流那是啃食. 偶然地形成魚群; 較大時吃絲狀的藻類群集。 在產卵的時候,大量的卵與精子被鷹魟捕食時常那是在產卵期間出現。 形成產卵群集。從後幼生期到稚魚的銳變的大小是 3.2 公分。藻食牲,體長最大27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9 01:57 AM

第三十三幅
學名:Zebrasoma Xanthurus
中文名:紫吊,紫高鰭刺尾魚
地域:分佈於西印度洋: 紅海到波斯灣; 從馬爾地夫記錄。在珊瑚礁繁盛的區域  中經常被成群發現或在岩石底部上.它小又多的咽齒建議一個食性以主要地菌絲藻組成。藻食牲,體長最大22公分,適合珊瑚缸。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9 01:58 AM

第三十四幅
學名:Acanthurus Coeruleus
中文名:大西洋紫吊,紫藍吊,藍刺尾魚,黃刺尾魚
地域:分佈於西大西洋: 美國的紐約州與百慕達群島到墨西哥灣與巴西。 東大西洋: 阿森松島,一個身體縱深刺尾魚 (體高 1.7 分之一標準體長) 具有一個顯著的黃色尾棘。 有所有大西洋西部刺尾魚的最特殊顏色。棲息於珊瑚礁,近海草地或岩石區域。 形成小群魚群。 主要日行性。 完全地吃藻類。在西南方的大西洋的 Fernando de Noronha 列島,稚魚支撐 , 清潔的區域伴隨著魚醫生 ( 小帶刺尾魚〔Acanthurus chirurgus〕 ) 與魚少校 ( 岩豆娘魚〔Abudefduf saxatilis〕 ) 而且啃食藻類以及剔啄脫皮來自綠海龜 ( Chelonia mydas) 的皮膚與寄生蟲. 這行為進行通常被跟隨著的一個特殊的檢查咬食海龜的皮膚 (頭部,肢翼與尾部), 以及甲殼。 最檢查而且清理身體部份是鰭狀肢.在尾梗的兩邊上的棘可能施放令人痛苦的創傷。藻食牲,體長最大39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9 01:59 AM

第三十五幅
學名:Ctenochaetus hawaiiensis
中文名:夏威夷吊,火焰吊,夏威夷櫛齒刺尾魚
地域:分佈於太平洋: 在大多數的大洋洲各處, 從密克羅尼西亞,維克群島與馬克斯島到夏威夷群島與皮特凱恩島。在後列 25 上,鰓耙在前面列 21-25 。 稚魚非常不同於成魚。 他們有較深的身體而且是鮮橘色的-紅色的有很多的深色鋸齒形。 成魚顯得均勻黑色從遠處但是實際上有很多的深綠色的水平細條紋。居住於臨海的岩礁或珊瑚礁的一個稀有的種. 稚魚發現於相當深的珊瑚豐富的區域了。雜食牲,體長最大25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11 03:17 AM

第三十六幅
學名:Paracanthurus hepatus
中文名:藍吊,剝皮羊,擬刺尾鯛,黃尾副刺尾魚
地域:分佈於印度-太平洋: 東非,包括到吉爾巴斯的瑪斯科林島,北至日本南部, 南至大堡礁的南方,新加勒多尼亞與美屬薩摩亞。淡藍色﹐黃色的與黑色的.出現於臨海礁石的清澈又水流沖刷臺地。 形成鬆散的魚群在底部上面的 1 或 2 公尺了; 稚魚與亞成魚典型的成群靠近隔離了 Pocillopora eydouxi 珊瑚頂部而且當危險警報在分支之中緊緊地隱藏他們自己。 吃浮遊動物。相當稀有的而且高度地本土化.一個非常受歡迎與強韌水族館魚。雜食牲,體長最大26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11 03:19 AM

第三十七幅
學名:Zebrasoma rostratum
中文名:絲絨吊
地域:分佈於中太平洋東部: 對皮特凱恩島群 (迪西島) 的列島群島,馬貴斯群島,社會與 Tuamoto 島. 顏色深褐色的到幾乎黑色.(活著時在鱗片列之後有模糊的不規則的縱向藍色的線) 吻伸出。 體高 1.9 到 2.1 標準體長比率。 下顎齒 5 小齒狀突起, 一個中央的兩次與毗連的一些  一樣大。棲息於潟湖與臨海礁石。 它的小又多咽齒建議一個食性以主要地菌絲藻組成。藻食牲,體長最大25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11 03:20 AM

第三十八幅
學名:Zebrasoma flavescens
中文名:黃三角吊,三角倒吊,黃高鰭刺尾魚
地域:分佈於太平洋: 琉球,馬裏亞納群島,馬紹爾群島,馬克斯,維克群島與夏威夷群島。 曾經報告在中西大西洋的外海佛羅裏達的海岸,鮮黃色的整體.(灰白的在標本保存狀態下) 肉梗棘白色的鞘。 身體非常深的, 它的深度 1.4 到 1.75 標準體長比率。 吻一般伸出。 嘴小的; 齒竹片狀的, 靠攏在一起, 邊緣有小齒的。 12 上面的與在稚魚中的 14個下顎齒, 與 18 上面的與在一個成魚 15 公分 SL中的 22個下顎齒.棲息於潟湖與臨海礁石的珊瑚礁繁盛區域從下方湧浪區到大約 46 公尺.各別地生存或者在鬆散的魚群中而且吃菌絲藻。 一個受歡迎的水族館魚與頂級海魚從夏威夷輸出。 追求經過的雌性的具有領域性的雄性群體產卵與成對產卵被觀察。藻食牲,體長最大19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11 03:21 AM

第三十九幅
學名:Acanthurus achilles
中文名:雞心吊,心斑刺尾魚
地域:分佈於太平洋: 加羅林群島西部與 Torres 海峽到夏威夷,馬貴斯群島與迪西島, 南至新加勒多尼亞; 馬裏亞納群島與密克羅尼西亞的馬紹爾群島。 中太平洋東部: 下加利福尼亞的最南端,墨西哥.深褐色的, 幾乎黑色。 在進入一個凹槽之內摺疊下來的尾柄的每個側邊上的直立的硬棘 (銳利的而且朝向前面的)。 嘴小的, 吻顯著地延伸。 下巴的周圍淺藍色環而且在鰓蓋上有相同顏色的斑點在突出部位上鰓裂。 背鰭有軟棘的部位超過硬棘的部分有較長的基底。 稚魚在尾部的區域上缺乏大的橘色斑點。出現於清澈的臨海礁石, 通常成群.吃絲狀而小的肉質多的藻類。 一夫一妻的.在尾柄的棘可能是有毒的。 來自後期仔魚階段到稚魚的銳變的大小是 6 公分。這種有時與 A. nigricans 雜交。藻食牲,體長最大28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11 03:22 AM

第四十幅
學名:Acanthurus tristis
中文名:虎紋吊,暗體刺尾魚
地域:分佈於印度洋: 孟加拉灣與安達曼海西至馬爾地夫與查戈斯群島, 而且東至印尼南部至少到巴裏島的島。尾鰭的邊緣狹窄與白色的。 沒有橘色的區域在後鰓裂而且在胸鰭基底鰭 (擬態蓋刺魚 虎紋刺尻魚〔Centropyge eibli〕 的稚魚)後面腹地延伸,在混合珊瑚,岩石或沙子的區域中, 出現於潟湖淺灘與臨海礁石。 稚魚擬態善於隱藏的 虎紋刺尻魚〔Centropyge eibli〕 。藻食牲,體長最大25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12 02:06 AM

第四十一幅
隆頭魚科
學名:Halichoeres iridis
中文名:香港東菲火焰龍,烈焰龍,虹彩海豬魚
地域:分佈於西印度洋:東非海岸南至南非的納塔爾; 也從馬達加斯加,塞錫爾群島與查戈斯群島。頭部橘黄色的有呈绿色的条纹與一個黑色的斑点在後眼;身體褐色, 雌性具有一個红色的条纹背面.在沙子與碎石區中, 栖息於陡峭的临海礁石。肉食牲,體長最大11.5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12 02:08 AM

第四十二幅
學名:Pseudocheilinus ocellatus   
中文名:五線龍
地域:分佈於中及西太平洋水域,雜食牲,體長最大10.3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12 02:09 AM

第四十三幅
學名:larabicus quadrilineatus
中文名:紅海四線龍,紫龍,四線拉隆魚
地域:分佈於西印度洋:紅海與亞丁灣。出現於礁裙, 在珊瑚頂部之中而且在有稠密的珊瑚區成長的區域中.成魚吃珊瑚蟲而稚魚如其他魚的清潔工的行為。肉食牲,體長最大11.5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12 02:10 AM

第四十四幅
學名:Coris aygula
中文名:雙印龍,紅喉盔魚 ,鰓斑盔魚
地域:分佈於印度-太平洋: 红海與東非到列岛群岛與迪西岛, 北至日本南部, 南至罗得豪岛與拉帕群岛。尾鳍在雌性中略圆的, 截形而且有丝状的鳍条在大的雄性中; 雄性的腹鳍非常长的。大的雄性也變成全身深绿色而且發育一個隆起的前额與一根细长的第一背鳍棘。稚鱼有明显的被遮蔽的假眼橘色的.常见於半裸露的涌浪區中出现於沙子的邻近區域或者出现於裸露外礁平台,泻湖礁與临海礁石的碎石堆。成鱼独居性。稚鱼常见於水浅的潮池。主要吃包括甲壳動物,软件動物與海胆的具有硬壳的無脊椎動物。肉食牲,體長最大120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12 02:12 AM

第四十五幅
學名:Macropharyngodon meleagris
中文名:豹龍,珠斑大咽齒魚 ,真珠大咽齒魚
地域:分佈於印度-太平洋: 東印度洋中的可可群島-基靈群島到西太平洋與大洋洲的島嶼。 颜色活着时微白色的幼鱼與雌性到呈绿色的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 雄性橘红色的具有黄绿色的斑点;(边缘是蓝色与黑色的, 每鳞片) 頭部有斑点與有条纹的。 前面的侧线鳞片有 2-4 孔。 腹鳍短,不達到肛门。栖息於亚潮间带的礁石平台與泻湖外部與临海礁石。通常在有混合沙子,碎石與珊瑚的區域。主要吃腹足動物,其他的具有硬壳的猎物與有孔虫。肉食牲,體長最大12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14 03:14 AM

第四十六幅
學名:Anampses Chrysocephalus
中文名:紅尾珠龍,金頭阿南魚
地域:分佈於太平洋: 夏威夷語與中途島。栖息於临海礁石。肉食性,體長最大17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14 03:15 AM

第四十七幅
學名:Anampses meleagrides
中文名:珍珠龍,北斗阿南魚,黃尾阿南魚
地域:分佈於印度-太平洋: 紅海而且東非到美屬薩摩亞與 Tuamoto 島, 北至日本南部。發现於临海礁石的混合珊瑚,碎石,坚硬的石灰石與沙子的區域了; 也在软珊瑚或海绵栖息地 ,雜食性,體長最大15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14 03:16 AM

第四十八幅
學名:Coris frerei
中文名:深水龍,台灣龍,台灣盔魚,費氏盔魚
地域:分佈於西印度洋: 紅海到南非的納塔爾南部而且東至斯里蘭卡。最后阶段的雄鱼淡红的到淡紫色的颜色; 尾鳍有小的,黑色邊的,和蓝绿色斑点,后缘淡的橘红色的.稚鱼橘色的, 頭部與身體下半部深褐色的; 3 大的,细长垂直的,和明显黑色的-邊缘, 白色的斑点在身體的背部部份上成鱼发现於雜草,岩石與珊瑚區域了; 稚鱼在水浅的潮池。通常獨居性的,主要吃具有硬壳的猎物,包括甲壳動物,软件動物與海胆。肉食性,體長最大60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14 03:18 AM

第四十九幅
學名:Pseudocheilinus hexataenia
中文名:六線龍,六帶擬唇魚
地域:分佈於印度-太平洋: 紅海南至南非的納塔爾而且東至 Tuamoto 島, 北至琉球群島, 南至羅得豪島與奧斯垂群島。分佈包括聖勃蘭敦的淺灘與塔朱拉灣。在尾鳍基底上鉴定特徵为明亮色彩被线的图案與小的眼状斑了。出现於在珊瑚分支之中的临海礁石。也在清澈的沿岸水域,水浅的礁石顶冠上稠密的珊瑚栖息地或斜坡到深度大约 20 公尺中。通常出现於小的松散鱼群中。一个害羞的種, 通常游泳在珊瑚分支的保护中.主要吃小型甲壳動物。躲躲藏藏的,肉食性,體長最大6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14 03:19 AM

第五十幅
學名:labroides phthirophagus
中文名:夏威夷醫生,食蟲裂唇魚
地域:分佈於中太平洋東部: 夏威夷群岛與詹斯顿岛.發现於大多数的珊瑚礁栖息地了除了涌浪區專性的清潔工,剔啄寄生的甲壳動物從其它的鱼身上。 一夫一妻的.以一個倏地飛舞蹈的運動游泳。 它度過夜晚一個像氣球一樣的黏液囊袋中休息。肉食性,體長最大8公分。


作者: pepsi321    時間: 2009-6-14 03:31 AM

Love the color of salt water fish .. but expensive and hard to take care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16 02:20 AM

第五十一幅
小丑科
學名:Amphiprion ocellaris
中文名:香港叫小丑,國內叫公子小丑,眼斑雙鋸魚,眼斑海葵魚
地域: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東印度洋包括安達曼群岛與尼古巴群岛,泰国,马来西亚與澳洲到新加坡西北部,印度尼西亚與菲律賓; 范围北至台湾與琉球群岛。容易地鉴别特徵為橘色的颜色與三条白色的条纹了, 擴大的一個中央的在中心向前到頭部。尾鳍圆的。栖息於浅滩而且平静舄湖。雄性先熟的雌雄同體是.明显的對是一夫一妻的。最受歡迎的海洋觀赏鱼之一。對於水族贸易人工地在佛羅里達繁殖。伴随着卷曲异辐海葵了: Heteractis magnifica , Stichodactyla gigantea 与 Stichodactyla mertensii.曾经後面在繁殖场.已經達成一個 12 年的年齡在繁殖場 (Alexandre Fontayne , pers. comm。, 2006)。雜食性,體長最大15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16 02:21 AM

第五十二幅
學名:Amphiprion percula
中文名:香港叫黑背心,國內叫背心小丑,海葵雙鋸魚,太平洋雙鋸魚
地域:分佈於西太平洋:昆士蘭省與美拉尼西亞包括大堡礁北方,新幾內亞北部,新不列顛,索羅門群島與萬那度。已知不來自新加勒多尼亞與斐濟島,雖然 Fowler(1959) 記錄了它從較後者的區域。時常與 Amphiprion ocellaris互相混淆。全體橘色的有三条黑色-毗邻了垂直的白色条纹。者组成。在每個群里面有一個以大小为基础的階级组織:母鱼大,雄鱼是第二的大,而且當階级组織是 desceded 的時候,非養育者渐進比较小。如果母鱼死亡, 雄鱼改變性别而且成为繁殖母鱼,然而大的非養育者變成繁殖期的雄鱼。因为属下不變成的威胁,所以大小不同的维護可能避開冲突他们的優势.似乎超过 A. ocellaris 出现在深度较浅的地方。雜食性,體長最大11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16 02:26 AM

第五十三幅
學名:Premnas biaculeatus
中文名:香港叫火公,茶公,棘颊雀鲷 ,有黃間的叫金茶公。國內叫透紅,有黃間的叫金透紅。學名是一樣的。
地域: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 印澳群島包括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幾內亞,新不列顛,索羅門群島,萬那度與澳洲 (昆士蘭省北部).有一個越過頭部延伸的特殊的突出前鳃盖骨棘-横带。 稚鱼與雄性鲜红色, 雌性變成褐红色的到幾乎黑色.雄性是遠於雌性。栖息於被主要發现於遮蔽的沿岸水域與泻湖的泻湖與临海礁石。典型地成對發现了在那一個雄性是遠小於雌性.主要吃浮游動物與水底的藻类。雜食性,體長最大13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16 02:28 AM

第五十四幅
學名:Amphiprion percula var
中文名:香港叫黑小丑,國內黑白公子小丑
地域:分佈於澳洲珊瑚區,雜食性,體長最大15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6-16 02:29 AM

第五十五幅
學名:Amphiprion leucokranos
中文名:白帽,白額小丑,黃水晶,白罩雙鋸魚
地域:分佈於中西太平洋: 巴布亞新幾內亞,手島,D'Entreceasteaux 島,新不列顛與索羅門群島。栖息於泻湖與外礁斜坡。雜食性,體長最大8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7-3 03:41 AM

第五十六幅
學名:Amphiprion polymnus
中文名:香港叫黑武士
地域:分佈於印度洋珊瑚區,雜食性,體長最大12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7-3 03:42 AM

第五十七幅
學名:Amphiprion ephippium
中文名:紅蘋果,大眼雙鋸魚
地域:分佈於東印度洋:安達曼群島與尼古巴群島,泰國,馬來西亞與爪哇與印尼的蘇門答臘。橘色的在在大小方面改變的软背鳍的前部之下具有一個黑色的斑块從大约两倍於眼直径到幾乎包含的身體的整個後半段。稚鱼缺乏黑色的斑块但是有一個白色的横带连续在頭部正後方。發现於能见度時常缩小的淤泥的沿岸水域與有遮蔽的海湾了。通常成對出现。雜食性,體長最大7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7-3 03:43 AM

第五十八幅
學名:Amphiprion bicinctus
中文名:金蕃茄
地域:分佈於紅海珊瑚區水域,肉食性,體長最大12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7-3 03:45 AM

第五十九幅
學名:Amphiprion frenatus
中文名:香港叫蕃茄,國內叫紅小醜,白條雙鋸魚,白條海葵魚
地域:分佈於西太平洋: 到西南方的帛琉泰國灣, 北至日本南部, 南至印尼爪哇。整體的色彩是橘色的, 具有一個黑邊橫帶在頭部正後方。身體有時黑色的尤其在較年長的個體裡面。第二個黑邊白色的橫帶可能是在身體中央。發現於潟湖礁與灣了。一夫一妻的, 雄性先熟的雌雄同體 ,雜食性,體長最大12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7-3 03:46 AM

第六十幅
學名:Amphiprion sandaracinos
中文名:橙公,白背雙鋸魚
地域:分佈於西太平洋: 聖誕島與澳洲西部到琉球群島,台灣,菲律賓,新幾內亞, D'Entrecasteaux 島,新不列顛與索羅門群島。區別的特徵為從吻部整個背部延續的白色粗的線了。出現於潟湖與外海岩礁。成對出現與小群魚群.一夫一妻的.一個雄性先熟的雌雄同體. 雜食性,體長最大14公分。


作者: henrysuncpu    時間: 2009-7-3 10:59 AM

好多各式各样的鱼。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7-18 03:35 AM

第六十一幅
雀鯛科 魔類
學名:Hypsypops rubicunda
中文名:香港叫加州寶石,國內叫紅雀,高歡雀鯛
地域:分佈於中太平洋東部: 到在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南部與哥德洛普島島 (外海的中北部的下加利福尼亞) 的在美國加州中的蒙德勒海灣。生活在清澈的水域中的岩石底部之上,時常在裂隙附近與小的洞穴,偶见於海藻。成鱼防護家领土。主要吃附着的無脊椎動物。雜食性,體長最大30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7-18 03:42 AM

第六十二幅
學名:Microspathodon dorsalis
中文名:鑽石魔,長背小葉齒鯛
地域:分佈於東太平洋: 到 Malpelo 島(哥倫比亞) 的加州灣中部,包括雷維拉吉哥多島,可可島與加拉巴哥群島.栖息於岩礁,在海浪區之下。主要吃低矮又附着的藻類。藉由驅逐其他的魚與靠得太近的潛水者防護進食與生殖領土。雜食性,體長最大23公分。
圖一、公
圖二、母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7-18 03:44 AM

第六十三幅
學名:Chrysiptera taupou
中文名:美國黃底魔,陶波金翅雀鲷  
地域:分佈於西太平洋:珊瑚海 (包括大堡礁北方) 到薩摩亞。栖息於瀉湖與外薩達姆瑚礁。雜食性,體長最大8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7-18 03:46 AM

第六十四幅
學名:Chrysiptera starcki
中文名:深海魔,黃背雀,斯達克雀鯛 ,史氏刻齒雀鯛,史氏金翅雀鯛
地域:分佈於西太平洋:反赤道分佈。從琉球群島到台灣與從澳洲的昆士蘭省到新加勒多尼亞。最近記錄自東加。栖息於岩石的露頭與裂縫時常那是位於外礁斜坡上的砂質峽道之中。常見於外圍礁石的較深的區段大約 20 到 60 公尺深。雜食性,體長最大7公分。


作者: cks03128    時間: 2009-7-18 03:47 AM

第六十五幅
學名:Pomacentrus caeruleus
中文名:菲濟魔,黃底魔,淡黑雀鯛
地域:分佈於西印度洋:東非(南至德爾班) 到馬爾地夫。栖息於瀉湖與外礁斜坡, 通常在礁的基底附近的碎石上面.雜食性,體長最大6公分,跟美國黃底魔分別,美國黃底魔後尾有一點,菲濟魔無一點較肥大。


作者: jai911    時間: 2009-7-31 10:43 PM

Very nice collections, I do have a 300L marine tank, my favour fish is pacasso trigger, she does bite, but ill not bite me, because she know if she bite me then no mussle for a week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