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健康資訊]
新冠治療不只口服藥!長效型單株抗體助洗腎等高風險族群遠離重症
[打印本頁]
作者:
soforlee
時間:
2023-4-6 12:35 AM
標題:
新冠治療不只口服藥!長效型單株抗體助洗腎等高風險族群遠離重症
& O5 r1 @9 o: K' ?
新冠治療不只口服藥!長效型單株抗體助洗腎等高風險族群遠離確診重症。
' J( R. c( x3 a7 e9 Y
8 Z k O/ z" b( n2 H$ X5.39.217.7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J5 p I& i) n$ ?, V5 d
「醫師,我每周要洗腎3次,如果確診COVID-19怎麼辦?」 「長期洗腎或身體狀況較差的患者,要如何治療COVID-19?」洗腎、器官移植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較高,而且較容易出現重症或死亡,雙和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吳美儀醫師指出,雖然已有抗病毒藥物可以使用,但是這些患者平時會使用較多藥物,在使用抗病毒藥物時,容易受到限制,治療效果也受到影響。
因為洗腎患者需要定期接受透析,所以醫院會安排隔離區域來幫確診COVID-19的病患洗腎。吳美儀醫師說,在治療方面,除了開立口服藥物之外,目前也有針劑型的單株抗體,可供共病較多、重症風險較高的患者使用。
: J8 f# E8 g& X' N( H* t公仔箱論壇
+ n; S% d7 S: v G. ^" H& \" ~# F5 r- ]5.39.217.76
' L" |1 B) F* xtvb now,tvbnow,bttvb
圖/新冠治療藥物的差異。照護線上提供
3 `3 r, I$ Z1 x( A5 |! o: w) k5.39.217.76
# T# `$ c' B: q4 V6 ztvb now,tvbnow,bttvb
2 m5 N. G- B) ^2 s+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J1 q6 g0 U P, }6 G3 v% Q
長效型單株抗體可用於治療「具任一重症風險因子,未使用氧氣且於發病五天內之成人或12歲以上且體重40公斤以上」COVID-19輕症患者。採單次肌肉注射,施打之後留院觀察1個小時就可以回去。
7 _, J8 |' I2 Ntvb now,tvbnow,bttvb
從臨床數據來看,在出現症狀後五天內給藥,能夠降低住院或死亡風險近7成(66.9%)〔1〕。若能盡早於三天內給藥,則能夠降低88%的風險,所以把握黃金時間盡早治療是關鍵。
5 ]+ M0 J3 M) P& H% u& r5.39.217.76
吳美儀醫師補充,重症風險因子包括年齡65歲以上、氣喘、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不含高血壓)、慢性肺疾(間質性肺病、肺栓塞、肺高壓、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病)、結核病、慢性肝病(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與免疫性肝炎)、失能(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腦性麻痺、先天性缺陷、發展或學習障礙、脊髓損傷)、精神疾病(情緒障礙、思覺失調症)、失智症、BMI≧30(或12–17歲兒童青少年BMI 超過同齡第95百分位)、懷孕(或產後六週內)、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HIV感染、先天性免疫不全、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使用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等。符合資格的患者,便可使用公費長效型單株抗體。
z4 X# [ @+ a6 j
公仔箱論壇, ]# \! I6 H3 _
tvb now,tvbnow,bttvb- K% |7 R8 ~0 S/ q3 B
圖/洗腎患者確診COVID-19怎麼辦?照護線上提供
6 C7 x8 H- d& P; S1 }% J
e: [0 W7 h1 R; I9 d" i. H. Q-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 p5 D" p2 y0 n+ y1 \
除了感染後的治療,長效型單株抗體也可用於COVID-19暴露前的預防。吳美儀醫師解釋,暴露前預防可用於曾在一年內接受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接受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後任何時間有急性排斥現象、曾在一年內接受 CAR-T 治療或 B 細胞清除治療、具有效重大傷病卡之嚴重先天性免疫不全病患、具有效重大傷病卡之血液腫瘤病患(淋巴肉瘤、何杰金氏、淋巴及組織其他惡性瘤、白血病)以及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且最近一次 CD4 < 200 cells/mm3 者。
7 O4 Q3 Y0 W. }( N& w7 H. Stvb now,tvbnow,bttvb
上述病患若6個月內沒有感染COVID-19且1周內與感染者無已知的接觸史,可以注射長效型單株抗體作為預防。從臨床數據來看,長效型單株抗體在接種後六個月內可降低83%感染風險〔2〕,效力與安全性已通過臨床試驗證實,證據也顯示該藥品針對台灣主流病毒株BA.5及BA.2.75具保護力。
) H5 I2 F6 y0 N; {; @
; D, c% N0 J& v" J
( Q8 V" o2 ~( U: l/ r' J+ J
圖/長效型單株抗體用於暴露前預防新冠降低感染風險。照護線上提供
9 C9 R3 w- {1 n1 W, y7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E- F# T. M# u# N, O1 }, d' j
tvb now,tvbnow,bttvb" `% ^/ o( q+ j7 U* B9 T
「在長效型單株抗體通過使用後,我們就有把一年內接受過腎臟移植的患者找回來,替他們注射單株抗體。」吳美儀醫師說,「單株抗體大約有6個月的保護效果,讓患者較不會受到感染,即使遭到感染,也較不會演變成重症或死亡。」
% A0 S. x5 x3 B4 r3 {5 J# u$ o2 n( V公仔箱論壇
單株抗體與疫苗有何差異?
接種疫苗的目的是刺激我們的免疫系統產生對抗特定病原的抗體,後續遭到感染的時候,便能發揮保護效果,屬於「主動免疫」。吳美儀醫師解釋,至於單株抗體藥物是預先製作好對抗特定病原的抗體,注入體內後,單株抗體便能夠發揮保護效果,屬於「被動免疫」。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7 B: W- u' l, h; N. I2 d9 X
免疫低下的病患,例如接受器官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劑的病人、先天性免疫不全的病人等,即便接種疫苗,免疫系統可能也無法產生足夠的抗體。吳美儀醫師說,透過注入長效型單株抗體,患者可以獲得被動免疫,對抗入侵的病原。
tvb now,tvbnow,bttvb/ X/ d0 d6 {/ c2 v( G
單株抗體是蛋白質藥物,注射後要留意過敏反應,所以會請患者在醫院觀察1個小時再離開。吳美儀醫師說,在我們的臨床經驗中,大多數患者都沒有明顯的副作用。單株抗體是被動免疫,不能取代疫苗接種,且注射單株抗體後依然要做好各項防疫措施。接種COVID-19疫苗後應至少間隔兩周再接種單株抗體,若在注射單株抗體後要接種疫苗,則沒有時間間隔的限制。
1 z. l& X0 i* A# f0 \7 x9 Y4 u: Y; U: l5 `tvb now,tvbnow,bttvb
貼心小提醒
面對COVID-19疫情,最重要的是勤洗手、戴口罩、接種疫苗。吳美儀醫師叮嚀,至於免疫不全、器官移植、血液腫瘤、使用免疫抑制藥物等,對於疫苗接種的反應較差、重症風險較高的患者,可與醫師討論,依照規定使用COVID-19長效型單株抗體,用於暴露前的預防或感染後的治療。
$ K8 [1 N, s ?* p; n, I' S公仔箱論壇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